同型半胱氨酸、糖化血红蛋白、C反应蛋白、尿微量白蛋白联合检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29
/ 2

同型半胱氨酸、糖化血红蛋白、C反应蛋白、尿微量白蛋白联合检测

对糖尿病肾病诊断的价值研究

刘得峰  李晓晓

山东协和学院 山东济南  邮编   250109

摘要:探究同型半胱氨酸、糖化血红蛋白、C反应蛋白、尿微量白蛋白,这四项指标联合检测后对糖尿病肾病的病情判断研究。随机选定历城区人民医院就医者,随机选取2022年9月—2023年2月临床被诊断为糖尿病肾病的患者77例为糖尿病肾病组,统计被确诊为糖尿病的患者77例为单纯糖尿病组;随机选定同院同期相应的77例健康体检者设定为健康对照组。对三组患者均进行血清C反应蛋白、同型半胱氨酸、糖化血红蛋白、尿微量白蛋白四项指标的检测,三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综合各项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然后加以评定。经检测研究发现,单纯糖尿病组、糖尿病肾病组的血清C反应蛋白、同型半胱氨酸、糖化血红蛋白、尿微量白蛋白各项水平相对于健康对照组明显提升(均<0.05)。健康对照组、单纯糖尿病组、糖尿病肾病组血清C反应蛋白、同型半胱氨酸、糖化血红蛋白、尿微量白蛋白水平相对提高,各组之间检测的生化指标水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0.05)。同型半胱氨酸、C反应蛋白、糖化血红蛋白、尿微量白蛋白对以上四项指标共同检测对糖尿病肾病的诊断具有一定的价值研究。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  同型半胱氨酸  糖化血红蛋白  C反应蛋白  尿微量白蛋白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本实验中,选取历城区人民医院2022年9月至2023年2月临床确诊糖尿病肾病患者77例为糖尿病肾病组,统计糖尿病患者77例为单纯糖尿病组;另选取同院同期相应的77例健康体检者为健康对照组。均进行血清同型半胱氨酸、糖化血红蛋白、C反应蛋白、尿微量白蛋白检测,对各组数据进行对比。糖尿病肾病组男性34例,女性33例,年龄范围在55 ~75岁,本组年龄平均值为( 63±3)岁;单纯糖尿病组男性36例,女性31例,年龄范围在53 ~74岁,本组内年龄平均值为( 63±3) 岁;健康对照组男性数量33例,女性数量34例,年龄在54~76岁,本组组内平均值为( 63±3) 岁。我们对三组参与实验的受试者的基本数据(性别、年龄)进行分析,其差异性并不显著,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次实验不受性别、年龄等基础因素影响,使得结果具有可比性,特异性。

1.2研究方法

在本次实验中,研究对象分为糖尿病肾病、单纯糖尿病组、健康体检三组对象。糖尿病肾病组为随机选取的77例糖尿病肾病患者,单纯糖尿病组为随机选取的77例糖尿病患者,健康对照组为随机选取的77例健康人。对三组数据进行整理比较分析联合后的指标是否与糖尿病肾病早期发病有密切的关系。其次,我们在控制其他无关变量一致的情况下,然后所有患者均于晚饭(21:00)后禁食,第二天早上7:00空腹抽取静脉血,取5mL静脉血,分离出血清,用于HCY的检测;取5mL静脉血用于CRP、HbA1C检测;清晨取晨尿20mL,用于尿UmALB检测;实验过程严格执行操作流程,标准化完成该实验,观察各生化指标的水平变化。

2实验结果

2.1三组Hcy、HbA1C、CRP 及UmALb水平比较

经比较发现,糖尿病肾病组受试者体内Hcy、HbA1C、CRP及UmALb的水平高于单纯糖尿病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单纯糖尿病组受试者体内Hcy、HbA1C、CRP、UmALb的水平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四项指标单一检测及联合检测的敏感度与特异度比较

联合检测尿Hcy、HbA1C、CRP及UmALb对于糖尿病肾病的敏感度与特异度最高,与单一检测Hcy、HbA1C、CRP及UmALb的敏感度与特异度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

9


3 讨论

3.1单项指标检测对糖尿病肾病的价值

我们前期采用 Hcy、HbA1C、 CRP和U-mALb等方法对 DN进行了诊断,发现单项指标对 DN的敏感性都在60%以上,说明这四种方法都可以反映 DN的轻度肾脏损害。HCY为一种由肾分泌的硫化氨基酸,是甲氨酰胺-半胱氨酸代谢的关键中间体。HCY的浓度在人体内一般都很低。主要的或次要的因素都会对它的代谢产生影响,从而引起它的浓度增加。HCY(HCY)含量异常增高,可导致微血管内皮细胞清除氧自由基的能力下降,导致机体微血管损伤,是DN发生发展的重要原因。糖尿病肾病的发展与肾脏的微血管病变有很大的联系,因此,HCY水平的检测对糖尿病肾病的临床诊断有一定的指导作用[25]

HbA1c为血红蛋白、血糖结合不可逆产物,它的产生速率与葡萄糖的浓度呈线性关系,能够准确、客观地反映出最近2-3个月身体内葡萄糖的浓度在发生的变化,它不仅是一种常见的检测糖尿病病人的血糖的方法,还可以用于评估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和发展。HbA1c作为糖尿病肾病(DN)的独立危险因素,其与 DN发病机制、肾脏损害程度、治疗效果等密切相关。对于糖尿病肾病CRP检测不受年龄、性别、种族差异影响,对于糖尿病肾病患者, CRP检测可在病情发展到晚期时作为病情监测的指标。在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较差、血压控制也不好时,可引起肾脏功能损伤。此外,糖尿病患者还易出现胰岛素抵抗,肾脏中出现的细胞碎片或炎症因子也会导致 CRP升高。另外, CRP检测可用于评价急性肾小管坏死,在肾脏疾病早期或严重肾功能不全时,CRP可升高。CRP测定是一项能够对 DN进行早期诊断的标志物,有报道表明 CRP测定可以使 DN病人的死亡率下降50%。对 DN病人有较好的疗效。

尿液中的微量白蛋白可以作为糖尿病肾病最早的诊断标志物,对于糖尿病肾病的防治非常重要。尿液中的微量白蛋白(mALB)水平对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治、防治、预后判断等具有重大的临床价值。所以,在最近几年里,尿液中的微量清

10


白的测定逐渐被人们所关注。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人们对UmALB的认识不断加深。在糖尿病肾病中,UmALB主要是早期发现并诊断糖尿病肾病,以便及时治疗,防止病情加重。但在临床实践中,仍有部分患者在体检或门诊检查时发现微量白蛋白尿,但此时已进展至糖尿病肾病中晚期。这部分患者往往不能得到早期治疗,效果较差,因此明确UmALB的诊断也非常重要。

3.2四项指标联合检测对糖尿病肾病诊断的价值

糖尿病肾病主要发生于血糖控制不良的患者,但在血糖控制良好的患者中亦可发生。近年来,我国糖尿病肾病患病率呈上升趋势,但临床上对该病重视不足,部分患者在确诊时已有肾脏损害。此外,大多数患者因害怕并发症而延误诊断或治疗。糖尿病肾病(DN)是一种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重大疾病,也是患者的首要死因。糖尿病肾病不仅对肾脏造成伤害,还可引发多种并发症,它给人们的生命和身体带来了极大的危害。这种疾病是因为长期的高血糖,从而造成了肾脏的代谢紊乱和血流动力学的改变,从而造成了肾的损害。如果病情进一步恶化,就会造成肾功能衰竭、尿毒症等情况,从而加大了治疗的难度,还会威胁到病人的性命[24]。所以,及早诊治,是控制与治疗该病的关键。除了药物治疗外,早期筛查也是防治本病的一项重要措施。所以,多个检测指标的联合应用对该病的诊断是非常必要的。

4 结论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与糖尿病肾病患者相比,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清 Hcy,HbA_1C, C反应蛋白和U-mALb显著降低(P<0.05);与单纯糖尿病组相比,正常组 Hcy,HbA1C, C反应蛋白和U-mALb显著降低(P<0.05)。可以看出,健康者和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肾病患者 Hcy、HbA1C、 CRP及U-mALb水平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差异。在临床诊疗中,可根据各指标水平变化判断患者的肾损伤情况,并加以有效的治疗和控制。但是,仅通过单一的指标,分别进行诊断也有很大的不足,而且准确度并不理想。像是HbA1c指标仅能反应血糖的控制,而不能直接反应肾病变。但是,将四种指标进行结合,可以有效地提高诊断的准确率。从这篇文章中可以看到,联合检测 Hcy、HbA1C、 CRP及U-mALb,在糖尿病肾病早期的敏感度与特异度都比单独检测要高(P<0.05),这表明联合检测的价值更高。

结论:糖尿病肾病患者的C-反应蛋白、 Hcy、HbA1C、U-mALb较正常健康对照组显著升高。将 CRP, Hcy,HbA1C,U-mALb等结合起来,可以将其用作对糖尿病肾病进行早期诊断的标志物。对该病的判断、治疗和控制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参考文献]

[1]Journal | [J] Journal of King Saud University - Science. Volume , Issue prepublish . 2021. PP 101367-

[2]李佳颖,钟智威,蒋红双.糖尿病肾病治疗进展[J].右江医学,2022,50(07):542-546.

[3]兴芝博,孙亚东.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生物标志物的研究进展[J].吉林医学,2022,43(11):3104-3107.

[4]戚风毅,独海玲,高瑞东.血清C肽、尿微量白蛋白及糖化血红蛋白联合检测在糖尿病肾病患者中的临床价值分析[J].糖尿病新世界,2022,25(21):59-62.

[5]MaX,MaJ,LengT,YuanZ,Advances in oxidative stress in pathogenesis of diabetic kidney disease and efficacy of TCM intervention. Ren Fail. 2023 Dec;45(1):2146512.

[6]尹赛南,张晶,吴慧哲等. 基于量子点荧光探针的糖尿病肾病早期检测方法[C]//中国药理学会化疗药理专业委员会.中国药理学会第十三届全国化疗药理学术研讨会会议论文集.

发表论文来源:2023届毕业论文

作者简介:姓名:刘得峰 性别:男 民族:汉 学历:全日制本科 研究方向:诊断学

指导教师:李晓晓 职称:讲师 学位:硕士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