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项心肌损伤标志物对于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作用与临床价值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29
/ 2

三项心肌损伤标志物对于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作用与临床价值

李扬,宋芹

山东协和学院 山东济南    邮编   250109

     摘要以三项心肌损伤标志物(肌红蛋白、肌钙蛋白I、肌酸激酶同工酶)为主要研究对象,探究单一心肌损伤标志物及三者联合应用对急性心肌梗死诊断的影响。采集患者血清,应用干式的免疫荧光法检查血清中肌红蛋白、肌钙蛋白、肌酸激酶同工酶水平,分析两组结果各指标的表达差异。肌红蛋白、肌钙蛋白、肌酸激酶同工酶等三项指标是急性心肌梗死早期发现的特异性标志物,三者联合应用价值更高。

关键词:心肌损伤标志物  急性心肌梗死  肌红蛋白  肌钙蛋白I  肌酸激酶同工酶

急性心肌梗死(AMI)作为急性冠状脉联合征的一类,因为其斑块碎裂导致了血栓、冠动脉发生抽动等缘由致使心肌细胞发生坏死。随着时代发展,急性心肌梗死的病患越来越多,有向着年轻态发展的形势。由于心肌细胞是不能再生的细胞,所以尽早的判断、尽快的治疗意义尤为重要。心肌损伤标志物是一种心肌受损时注入到外周血中可以被观测到的蛋白质酶类物质,通过对该类物质的检测可为急性心肌梗死及其他合并心受损的疾病的具体判断、病况的层级分等有警示作用。心肌损伤标志物的检测在急性心肌梗死的早期诊断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许多临床实践指南强调心肌损伤标记物是急性心肌梗死诊断和风险分层策略的核心[1]。随着医学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心肌损伤标志物被发现,CK-MB、Myo、cTnI等尤其突出,因为对于心肌损伤的判断更准确,也有很高的特异性,所以将心肌损伤标志物变为判断急性心肌梗死的方法被临床重视[2]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选取宁阳县中医院2022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符合标准的急诊初筛为心梗的患者30例作为心梗组,另取30例健康对照组。采集患者血清,应用干式的免疫荧光法检查血清中肌红蛋白、肌钙蛋白I、肌酸激酶同工酶水平,分析两组结果各指标的表达差异。

1.2  研究方法

仪器选用基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Getein1600荧光免疫定量分析仪,配套肌酸激酶同工酶/肌钙蛋白I/肌红蛋白三合一检测试剂盒(干式免疫荧光法);采用免疫层析试验,通过双抗体夹心法与配套仪器进行荧光发光定量检测人血清中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I(cTnl)和肌红蛋白(Myo)的含量。

1.3  统计学方法

将患者的肌钙蛋白I (cTnI) 、肌酸激酶同工酶 (CK-MB) 以及肌红蛋白 (Myo) 相关指标等数据记录于统计学软件SPSS 26.0中,其中患者数据中的计量资料采取 (n, %) 进行表示,如果科学处理后的结果显示P<0.05, 即代表具有统计学意义。血清标志物异常值结果,单一检测与联合检测组相比较,采用 SPSS 26.0进行数据录入和整理,根据所记录的结果分析、讨论,并进行总结得出结论。如果P<0.05,说明数据有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单一心肌损伤标志物的指标情况

两组心肌损伤标志物比较: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心梗组肌钙蛋白I (cTnI) 、肌酸激酶同工酶 (CK-MB) 以及肌红蛋白 (Myo)三项均有显著升高(P<0.05)。

组别

例数

Ctnl

Ckmb

Myo

心梗组

30

24.50±9.10

48.20±24.50

479.50±213.60

对照组

30

0.08±0.03

0.62±0.34

38.50±5.80

t

9.6613

12.433

3.125

P

0.05

0.05

0.05

2.2 心肌损伤标志物联合应用的指标情况

单一心肌损伤标志物与三项心肌损伤标志物联合相比:三项心肌损伤标志物灵敏度、特异性均高于单一心肌损伤标志物。

组别

敏感度(%)

特异度(%)

Ctnl

80.00(24/30)

86.66(26/30)

CK-MB

86.66(26/30)

83.33(25/30)

Myo

90.00(27/30)

76.66(23/30)

Ctnl+CK-MB+Myo

96.66(29/30)

93.33(28/30)

3讨论

3.1 单一心肌损伤标志物的临床意义

本研究结果显示单一心肌损伤标志物各不相同,主要是因为肌酸酸激酶(Creatine Kinase, CK)是细胞的能量代谢酶,主要有CK-MB、CK-MM、K-BB三种同工酶,其中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主要存在于心肌细胞中,是心肌酶谱中最具特异性的标志物。心肌发生损伤后3-4小时后,即可见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的升高。当缺血或其他原因(如心肌炎)引起心肌损伤后,心肌肌钙蛋白I(cTnI)会在血液中升高。肌红蛋白是一种结合蛋白,严重的充血性心力衰竭和心脏外科手术病人或其他原因引起的心肌损伤都会引起肌红蛋白(MyO)的升高[3]。肌钙蛋白是心肌细胞分泌出的一类独特调节蛋白,于临床被应用到心肌损伤或者心肌梗死的早期诊断中[4]

3.2  心肌损伤标志物联合应用的临床意义

本次研究显示,与对照组相比,心梗组三项心肌损伤标志物明显高于对照组,且三项心肌损伤标志物联合应用特异性、灵敏度更高。

对于三种心肌受损时产生的指标含量的综合检测发现,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肌钙蛋白(cTnI)和肌红蛋白(Myo)等三类指标发挥了它们各自的作用,有各自的临床意义,其检测原理为抗原抗体反应、荧光免疫层析技术,定量检测被测物质的浓度。三者联合检测具有更高的灵敏度和特异性。然而单独的指标应用在临床中存在一定局限性。如CK-MB、 cTnI、 Myo之间具有不同的结构与理化性质,肌红蛋白(Myo)的半衰期比 cTnI和CK-MB更短。三项心肌损伤标志物各自有其优缺点,结合实际临床才更具有诊断价值。所以在进行心肌损伤标志物检测时应该同步检测相关标志物。三种标志物Myo、cTnI、CK-MB释放的时间是不同的,同时快速测定三种标志物,比单独测定更方便,更快速,时间上同步更利于对结果的分析和判断,从而更能够做到快速、准确诊断在临床实践中应将三者联合检测作为一项独立指标来使用,更利于患者诊断和预后判断。

结论

将心梗组与健康组进行比较可以得出:心梗组三项心肌损伤标志物检测结果明显高于健康组,这意味着三项心肌损伤标志物有利于检测急性心肌梗死的发生。单一心肌损伤标志物与三项心肌损伤标志物联合相比可以总结出:三项心肌损伤标志物联合应用特异性、敏感度明显高于单一标志物。综上所述,心梗患者进行三项心肌损伤标志物检测可以对其病情及疗效进行判断,从而使医生对病情治疗和预后作出指导,由于本次研究的样本数量相对较少,因此临床实验室人员可以进行更多样本的收集并继续研究,来为临床诊断提供更准确的依据。

[参考文献]

[1]赵星. 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在急性冠脉综合征中的临床应用进展[D].重庆医科大学,2019.

[2]魏洁,蔡雪莲,徐杏安.心肌损伤标志物检测在早期急性心肌梗死诊断中的应用体会[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4,25(19):4493-4494.

[3]孙嵘,赵阳,郭丽丽等.心肌肌钙蛋白I/肌红蛋白/肌酸激酶同工酶定性检测试剂盒(胶体金免疫层析法)技术审评规范要点概述[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13,19(05):1-9+25.DOI:10.15971/j.cnki.cmdi.2013.05.008.

[4]丁红香,倪孔海,邵美娟等.葛根素对创伤性休克兔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J].浙江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03):145-147.

发表论文来源:山东协和学院2023届毕业论文

作者简介:

姓名:李扬 性别:男 民族:汉 籍贯:山东省宁阳县 出生年月:2000.06.28 学历:全日制本科 研究方向:医学检验技术

指导教师:宋芹 职称:副教授 学位:硕士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