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资料管理系统中分布式数据库技术的融合运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8-31
/ 2

图书资料管理系统中分布式数据库技术的融合运用

任丽光

河北省邯郸市图书馆 河北省邯郸市  056000

摘要:面对我国经济发展建设日益蓬勃的形势下,科学技术也得以不断进步,而面对这样的形势分布式数据库技术在图书资料管理中得到有效应用,大大提升了工作质量与效率。书馆综合服务工作全面创新。文章从图书馆图书资料管理系统的建设入手,简要介绍了分布式数据库技术,然后对分布式数据库技术的应用进行了探究,旨在为优化图书资料管理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图书馆;图书资料;管理系统;分布式数据库技术

引言

实施图书资料管理信息化建设策略,可以有效改善以往图书资料管理效率低、质量差等问题,使图书馆运行有序,更好地满足读者多种图书借阅需求。同时,它能有效地实现阅读形式的创新与改进,突破时空限制,为人们提供阅读的机会,节约阅读时间,使阅读更加方便,符合新时代人们的阅读需求。

1分布式数据库的内涵

多数专家及技术人员都习惯将分布式数据库称为分布式数据库系统,是一种使用若干个小型计算机系统组建而成的数据库。每台计算机都能够单独放在一个地方,而且都具有完整拷贝副本、形成自己局部数据库的功能,不同计算机系统在网络支持下相互连接成一个完整逻辑、全局逻辑上的大型数据库,该数据库可呈现出物理分布状态,因此被称为分布式数据库。

2分布式数据库技术

2.1应用垂直拆分

数据库按照业务应用进行垂直拆分是最传统的分布式理念,实现方式主要有两种:第一种是将应用拆解为多个独立子服务,每个子服务对应整体中的一部分数据;第二种是一个服务对接多个数据库,在应用内部根据特定的业务规则来选取不同数据源。例如,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的营业账务数据可根据用户城市归属属性进行切分,A城市属性的用户存在数据库A,B城市属性的用户存在数据库B,以此类推。

2.2透明压缩技术原理及特点

透明压缩技术能够强化分布式数据库系统的数据信息分类功能及压缩功能,能够将海量数据压缩到一个较小存储系统中,从而实现对海量数据的集中化处理及储存。其原理在于先利用计算机编程技术设置压缩功能指令,然后根据压缩要求设置指令的灵活性、操作规范及流程等,最终实现对海量数据的有效压缩。透明压缩技术具有内容依赖性高、压缩操作简单、数据空间比小等特点,而且还能够强化数据信息查询功能,使查询过程中能够实现同时多次响应,提高查询结果准确度。

2.3中间件分库分表

中间件分库分表是通过引入数据库中间件软件来构建应用程序和数据库之间的SQL解析器服务,将传统的SQL进行解析翻译成底层各数据库所对应的子查询,然后将子查询下发给各传统数据库进行执行。中间件分库分表架构体系的优势是底层数据可以继续基于传统的关系型数据库不变,但无法实现对上层应用的100%完全透明无感知。

3图书馆图书资料分布式数据库系统设计应用措施

3.1应注重系统信息容量的灵活性

图书馆将分布式数据库系统技术引入到图书资料管理系统中,不仅能够增加图书资料数据库系统的管理弹性,优化信息扩充效果和信息更新效能,还能在复杂环境中针对图书资料和相关信息实施有效管理,保障图书资料管理工作的高水平推进。相较之于集中式数据库系统,分布式数据库系统在信息容量方面更具灵活性,能结合图书资料信息变化情况对系统运行状态和功能进行调整,从而可更好地支持图书馆图书资料管理工作,使系统的应用价值得到充分彰显。

3.2加强网络安全管理

尽管网络环境为图书的资料管理带来了更多的便捷化手段,但机遇与风险并存,网络安全问题给图书资料管理带来了一定的安全威胁。如果信息安全性无法保证,很可能出现信息泄露、遭窃等情况。因此,在网络环境中,网络安全管理工作是必不可少的,规范相关人员的图书资料网络操作管理流程,要求相关人员必须依照相关制度进行操作,降低人为因素而产生网络安全问题的发生概率。此外,不断引进先进的技术优化管理系统,可以聘请专业技术人员安装并更新杀毒软件,并设立较高安全级别的防火墙,这样不但可以防止病毒入侵,而且能有效抵挡黑客的攻击,为今后的图书馆信息化发展提供网络安全保障。

3.3图书馆资源载体多样化

公共图书馆具有多样性以及科学性,需要满足学术研究需求。公共图书馆的文献保存数目较为庞大,并且保存的内容也更为多样化。伴随着文献数量的不断攀升,公共图书馆在发展的过程中,现有的藏书规模也在不断地扩张。对于公共图书馆而言,想要将庞大的文献资源进行保存,必然需要更大的空间,但是图书馆内的空间是有限的,无法满足当今的数据扩张需求。而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通过信息化平台建设,将所有的信息转化为电子信息,能够有效保存资源。节省图书馆内部的文献资源占用空间。利用网络技术能够将文件进行信息化处理,保存在云网络。信息化时代之下,文件资料存储更加多元化。在公共图书馆的发展过程中,公共图书馆能够利用网络平台,产生更大的存储空间。尤其是一些年代久远,保密性较强的文献,有效保护珍贵的文献的完整。鉴于在网络平台的建设过程中,能够通过计算机的保存技术,使得文献查找更为方便方便工作人员进行查找。

3.4提供图书资料管理信息化配套设施

为提升图书资料管理效率和服务质量,设置自动化、智能化设施,为读者提供便利条件,同时为图书资料管理工作奠定坚实基础。引入智能机器人设备,利用人脸识别功能搜寻读者身份,并根据采选规则、读者积分信誉等指标,为读者推荐书单,智能机器人可以根据完整的出版信息、学科分类、资料类型、价格、出版社权值等数据,帮助读者生成智能书单,节省读者的选择时间。读者可以向智能机器人询问相关业务,机器人开启自动处理程序,为读者提供针对性服务,例如机器人可以根据读者的资料名称,引导读者准确确定资料存放位置,若读者通过机器人在系统中下载图书资料,机器人可以主动调取读者的资料,并将其下载的图书资料传送至邮箱或指定位置,为读者提供良好服务。根据图书资料管理工作,引进智能机器人等信息化配套设施,使读者的问题在第一时间被解决,满足服务需求。

3.5创新图书管理体系和理念

当前,图书馆在开展图书资料管理工作的过程中,信息化技术得到更为广泛的应用,而为了能够使读者不断增长的需求得到充分的满足,图书馆就必须创建起与之相匹配的制度来作为保障,并在日常工作实践中对其进行不断的完善。管理体系的创新应围绕着信息化展开,通过技术革新推动制度变得更加完善,明确划分工作人员各自的职责范围,使他们能够全身心地投入工作中。与此同时,还应对图书资料管理理念进行创新,只有如此才能够紧跟时代的发展步伐,将全新的理念运用到各项工作中。例如,完善文献资源的共享机制,借助先进技术为读者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在使馆藏资源真正发挥作用和价值的同时,也能够获得读者的广泛认可。

结语

图书馆应该高度重视分布式数据库技术,以分布式数据库技术应用为基础促进图书资料综合管理工作的全面创新,争取在科学管理和系统建设的基础上,使各项管理工作取得良好的成效,真正为用户群体提供高质量的服务。

参考文献

[1]陈丹琳.分布式数据库技术在图书资料管理系统中的应用[J].青春岁月,2018,25(13):232,231.

[2]成迎秋.试析图书资料管理系统中分布式数据库技术的应用[J].赤子(上中旬),2016,32(22):119.

[3]罗伟,饶冰,蒋破荒,等.基于X86的分布式存储的数据库平台架构[J].控制工程,2020.

[4]胡利明.分布式数据库在金融行业的应用和展望[J].金融科技时代,2020.

[5] 奂玲 . 信息化技术优化图书馆资料管理路径探索 [J]. 文化产业 ,2020(36):138-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