疼痛护理在老年骨质疏松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9-04
/ 2

疼痛护理在老年骨质疏松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观察

王明娟

黔西南州人民医院 贵州 黔西南州562400

摘要:目的:研究老年骨质疏松患者护理中应用疼痛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参与本次研究的80例老年骨质疏松患者选自于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随机将患者平均分成了对照组(40例,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40例,常规治疗及护理+疼痛护理)。对两组患者疼痛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及护理有效率。结果:对比两组患者疼痛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及护理有效率这几项指标,可以发现观察组患者各项指标都表现更好一些(P<0.05)。结论:老年骨质疏松患者治疗期间落实疼痛护理措施,可以降低患者疼痛感、改善其生活质量。

关键词:疼痛护理;老年;骨质疏松;护理

近几年,我国老年骨质疏松患者在逐年增多,此疾病会影响患者生活质量[1]。与健康人群相比,老年骨质疏松患者骨密度比较低[2]。老年骨质疏松患者骨关节脆性比较大,患骨关节病变几率比较高。随着老年骨质疏松患者病情的加重,患者会出现腰背部疼痛等症状。若患者不能及时进行治疗,会引发脊柱变形等问题[3]。老年骨质疏松患者大多以药物进行治疗,通过服用药物可以有效控制病情进展,提升患者密度。本文选择80例老年骨质疏松患者为例,分析老年骨质疏松患者护理中应用疼痛护理的效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由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我院收治的所有老年骨质疏松患者中抽取80例作为研究对象,80例患者被平均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中有23例是男性患者、17例是女性患者;患者最低、最高年龄值分别是65岁及84岁;患者病程最短、最长时间是2年及7年。观察组中男性、女性患者比例是28:22;患者年龄区间段是65岁-85岁;患者病程区间段是2—8年。对两组患者临床资料进行比较,发现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没有明显差别(P>0.05)。纳入标准:(1)患者年龄在60岁以上。(2)患者存在全身或者腰背疼痛感。(3)患者临床资料完整。(4)患者在参与研究前1个月内没有服用镇痛药物。排除标准:(1)患者并发严重脏器疾病。(2)患者并发椎体骨折。(3)患者并发腰背部器质性病变。

1.2方法

在接诊患者后,给予患者阿伦磷酸钠,用药量为10mg,以口服方式用药,每天早上空腹用药;同时给予患者钙尔奇D片,用药量为600mg,以口服方式用药,每天晚饭后用药。两种药物都连续应用12周。

1.2.1对照组

对本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即:患者入院后对其进行入院指导;为患者及其家属讲解疾病发病原因、主要临床症状、治疗方式、相关注意事项;叮嘱患者多参与体育锻炼,以提升其身体素质;叮嘱患者定时入院进行复查等。

1.2.2观察组

(1)评估患者疼痛感。护理人员在与患者沟通过程中,可以利用NRS量表指导患者绘制其疼痛程度。(2)非药物镇痛方式。第一,放松身心。为缓解患者疼痛感,护理人员可以为患者播放其喜欢的音乐、戏曲等,转移患者注意力、保证其放松身心。第二,转移患者注意力。第三,为患者按摩身体。由于老年人身体素质比较差,护理人员以适当的力度为其按摩腰部、背部,以改善患者腰背部血液循环质量、降低其疼痛感。第四,照射护理干预。依据患者疼痛感,对红外线等参数进行合理调整(3)药物镇痛方式。在给予患者镇痛药物时,需要遵守梯度原则。(4)饮食干预。护理人员叮嘱患者多吃一些富含钙的食物、保证饮食合理性,以摄取足够营养、促进患者康复。

1.3评价标准

(1)疼痛程度。在干预前、干预后以NRS量表评估患者疼痛感。评分越高表示患者疼痛感越强。(2)生活质量。以WHOQOL-100量表评估患者生活质量,评分越高表示患者生活质量越好。(3)护理效果。依据患者腰背疼痛症状缓解效果、生活质量评估患者护理效果,将护理效果分为显效、有效及无效几个等级。

1.4统计学分析

数据信息都利用统计学软件SPSS25.0处理,计量资料利用(X±S)表示,以t进行组间对比,计数资料以(%)表示,以X2进行组间比较。P<0.05表示两组之间数据差异显著。

2结果

2.1疼痛程度

干预后两组患者疼痛评分都明显降低,但是观察组患者疼痛评分更低一些(P<0.05)。

表1疼痛程度

组别

干预前

干预后

对照组

7.66±0.94

6.00±0.79

观察组

7.69±0.98

4.10±0.52

t

0.077

4.847

P

0.942

0.002

2.2生活质量

对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各项指标进行对比,确定观察组患者各项生活质量评分都明显更高(P<0.05)。

表2生活质量

组别

生理

社会

环境

信仰

心理

独立

对照组

75.45±4.89

78.61±4.77

76.93±4.28

75.79±4.06

72.34±4.05

75.52±4.92

观察组

82.76±4.00

85.57±4.22

83.42±4.74

84.63±4.09

70.73±4.29

83.66±4.75

t

8.128

7.676

7.138

10.167

9.972

8.365

P

0.001

0.001

0.001

0.001

0.001

0.001

2.3护理效果

通过评估可以发现,观察组中护理效果未达到显效及有效标准的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

表3护理效果

组别

例数(n)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对照组

40

15

17

8

32(80.0)

观察组

40

20

19

1

39(97.5)

X2

5.416

P

0.001

3讨论

老年骨质疏松指的是在多种因素影响下引发的骨密度及骨质量降低,此类患者骨脆性比较大,患骨折疾病概率比较高[4]。内分泌病变、肾脏病变、胃肠疾病等都会引发骨质疏松。在这些疾病的影响下,导致机体骨骼内有机物含量降低,微量元素流失量过高,这些都导致矿物质间隙增大,进而引发了骨质疏松。在发病初期,患者并不存在明显症状,随着病情的加重,患者会出现腰背部疼痛等症状。骨质疏松症患者在夜间的疼痛感会更强一些,严重影响其生活质量。

护理人员依据患者实际情况为其制定功能训练方案,可以提升患者身体素质、促进患者康复。护理人员可以鼓励患者外出散步、打太极,这些对提升患者身体素质、改善其骨质量也有一定效果。老年骨质疏松患者还需要重视饮食的合理性,避免食用辛辣或者油腻食物,多吃一些富含钙质、维生素的食物[5]。本次研究发现,观察组患者疼痛评分明显更低一些,两组差异明显(P<0.05)。由此可见,老年骨质疏松患者治疗期间落实疼痛护理干预,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疼痛感。观察组患者各项生活质量评分都明显更高一些(P<0.05)。可见,以疼痛护理方案对老年骨质疏松患者进行干预,可以促进患者生活质量改善。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护理有效率明显更高一些(P<0.05)。可见,落实疼痛护理措施可以提升老年骨质疏松患者临床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骨质疏松是老年人常见疾病,此类患者患骨折疾病的概率更高一些。老年骨质疏松患者大多存在腰背部疼痛等临床症状,对患者生活质量影响比较大。在治疗期间落实疼痛护理方案,可以降低患者疼痛感、改善其生活质量、提高临床护理效果。

参考文献:

[1]项小荣.疼痛护理对老年骨质疏松症患者腰背疼痛的影响[J].养生大世界,2021,(16):230.

[2]周慧.疼痛护理管理模式在老年骨质疏松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卫生产业,2021,18(29):95-98.

[3]黄琼.疼痛护理方案在老年骨质疏松效果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探讨[J].母婴世界,2021(6):244.

[4]李贤玲.疼痛护理行为干预在老年骨质疏松患者中的应用[J].东方药膳,2021(16):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