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智慧工地建设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9-04
/ 2

建筑工程智慧工地建设探讨

邹黎明

522126199309056015

摘要:建筑业是我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和保障人民生活品质的主要力量。随着建筑行业信息化的发展,建设工程质量监管部门已逐渐开始运用智慧工地系统开展施工项目现场监督管理,以加强建设工程的进度质量控制,提高建设工程项目的现场安全管理水平,规范现场施工人员的操作行为,防止施工现场的违章操作,极大地防止事故的发生。

关键词:建筑;建筑工程;智慧工地建设;探讨

引言

在目前的阶段,智慧工地系统已经渐渐得到了建设工程管理人员的重视,它与BIM技术、物联网技术、大数据技术等结合起来,建立起了建设工程管理的现代化模式。本文通过对智慧工地建设的目标及体系结构进行了分析,并对其在施工过程中的应用进行了探讨。

一、智慧工地的特点

(一)应用集成化

智慧工地系统的应用可以让建设工程项目整合信息技术应用的目标得到满足,从而可以合理地分配建筑项目中的各种资源,充分满足建设工程的施工需要,从而保证信息化管理系统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二)专业高效化

智慧工地系统的建立,是以建设工程项目施工现场的生产活动为基础,在与信息技术高度融合的情况下,实现了对建设工程项目信息资源的集中管理,进而为企业管理者的各项决策提供支撑,并妥善解决建设工程施工现场所面临的各类问题。

(三)数字平台化

在使用智慧工地系统的过程中,可以实现对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现场实施全过程、全要素的数字化管理。通过建立一个虚拟化的数字空间,可以对所积累的庞大的信息数据资源展开深度化的分析,并以数据分析的结果为依据,来解决工程项目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除此之外,在使用智慧工地系统的过程中,可以充分满足建筑工程管理人员对信息收集和处理的需要,保证信息数据获得的实时性和共享性,从而让各个部门之间的协作能力得到进一步提升。

二、智慧工地系统的主要架构

目前,国家正在积极推进“智慧工地”系统的应用,并对其网络体系结构进行了探索和改进。根据当前的构建情况,一个比较完备的智慧工地系统主要由四个部分组成:信息采集层、网络传输层、数据处理层和用户应用层。其中,信息收集层包括感知技术,定位技术,自动识别技术,图像收集技术等。其中,传感器技术被用来测量周围的环境,并对周围的危险进行感知,同时也可以对建筑的能量消耗进行监测。定位技术主要包含了GIS技术和GPS技术两部分,可以准确定位施工人员的具体方位和施工项目,帮助施工人员更精确地管理施工现场。自动识别技术主要应用在对现场人员以及相应设备等信息进行识别,所使用的技术具体包括了RFID、人脸识别等,与此同时,还可以与图像采集技术、视频监控技术相结合,从而实现全方位的跟进识别和控制。

三、建筑工程智慧工地建设策略

(一)BIM技术的应用

1.面向对象的协同管理。建筑工程项目具体现场作业面较多,分包单位数量较多,因此可选择利用BIM技术自动统计任意时间点下,各个专业在同一工作面的所有施工作业,规范建筑项目各个施工作业环节的施工。

2.安全管理设计。在使用BIM技术开展智慧工地建设的过程中,首先要从施工现场布置入手,通过BIM技术建模,来对施工场地的各个功能区进行划分,对施工现场的塔式起重机进行定位,对施工项目的施工道路和大型机械进出场等展开模拟布置,从而达到对塔式起重机进行有效管理的目的,保证在高峰期的施工现场仍然能够高效有序地进行工作。安全管理者可以通过BIM模型对建筑施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危险部位和危险来源进行分级。同时,在建设工程项目的建设过程中,安全管理人员可以按照BIM云计算所提供的施工进度,对施工材料进行合理化的准备,提高周转料具进离场时间的准确性,从而有效降低了建设工程项目的施工成本。

(二)人脸识别系统设计

使用ID人脸采集设备新技术,在建筑行业中,对进场务工人员面部信息进行采集。通过建立完善的劳务人员信息系统,对工程现场人员信息展开汇总与采集,让管理人员对劳务组的进出场情况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因此,对工作人员的年龄、性别等信息进行了系统化的收集,并对员工的信息展开了深入的分析,对团队的工作内容进行了优化,使劳务团队的工作效率得到了全方位的提高,并对施工现场的人数与班组、工种分布情况进行了实时的了解。

(三)环保除尘联动系统设计

在建筑工程项目的施工过程中,必然会产生粉尘,它给施工现场的环境带来了污染和破坏,在此基础上,利用环境监测以及智能喷洒降尘系统,进行了自动联动运行。利用智能降尘除霾监测系统,24小时不间断地对施工现场的环境进行监测,将采集到的数据信息输入到系统中,最大限度地保证工人的身体健康。

(四)构建远程视频监控系统

1.远程视频监控。通过在施工现场的作业面、仓库、停车场、出入口以及加工厂等区域安装高清摄像头,全面掌握施工人员的施工情况,有效保障主体建筑与施工人员的个人安全。同时也能及时发现工人的求救信号,采取必要的救援措施。除此之外,还需要将远程监控系统与质量安全控制系统结合起来,让监督人员可以通过三端对施工现场进行监控,从而可以实时地看到生产情况,并迅速地锁定工人的具体位置。

2.对塔吊和升降机的工作状态进行监测。塔吊和升降机的安全管理水平直接关系到整个建设项目的建设质量。建设项目具有大量的施工人员,当塔式起重机与升降机运行阶段发生运行故障时,会在施工现场造成大面积伤亡。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就需要利用物联网技术,构建并完善设备运行动态监控系统。技术人员需要将黑匣子放置在建筑工程项目施工现场的塔机起重机与升降机装置上,在设备运行的过程中,需要对操作人员的操作动态进行记录。当设备运行出现超重、超时以及安全距离不够等情况时,智能系统则可以立刻向管理人员以及技术操作人员发出报警声,从而保证建筑施工现场的安全性。

(五)物料验收系统设计

项目的材料管理直接影响到了项目的整体施工质量,因此,可以在本工程的智慧工地建设中,选用广联达材料验收管理系统,来提高材料验收过程中的管理水平。案例工程中所使用的物料验收系统,主要是通过对前端地磅称重和多个摄像头进行拍照取证,并将所获得的数据信息及时上传到后端服务器,在系统接收到数据之后,以项目设计表单为依据,发出物料验收单,物料管理人员只需打印验收单,并签字验收就可以了。

结语

在智能化管理的背景下,建设项目管理者应该对智能工程管理系统保持清醒的认识,不仅要积极地运用它,提升管理效率,同时也要重视运用它时需要考虑的一些问题,防止滥用而造成管理失灵。在具体的运用过程中,管理者要根据项目的实际状况,与专业的技术人员一起对智慧工程建设系统进行优化,建立一定的逻辑关系,将有参考价值的数据集中起来,并将其与项目管理平台相联系,为管理者提供精确的决策依据。

参考文献

[1]刘志刚.浅谈智慧工地系统在建筑工程发展前景[J].四川建材,2023,49(05):224-226.

[2]刘刚,占升,贾潇.建筑工程智慧工地建设[J].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2023(02):121-123.

[3]焦亚东,孙佳昊.智慧工地系统在城中村改造项目的应用[J].建筑施工,2022,44(11):2766-27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