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来临前,会经历这个阶段!千万别不当回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9-05
/ 1

胃癌来临前,会经历这个阶段!千万别不当回事

王祥  

四川省绵阳市三台县塔山镇中心卫生院  四川绵阳  621100

癌症是一种令人谈之色变的疾病,癌症的高死亡率也引起了人们的广泛重视。胃癌是我国癌症中比较高发的类型,也是死亡率较高的癌症之一,但是很多人并不知道胃癌来临之前会发生哪些变化,在发现身体有不适感后前往医院进行体检,发现已经到了中晚期,耽误了最佳的治疗时间。其实,在胃癌来临之前,患者并不是没有任何感知的,只是这些症状容易被患者忽略而已。那么,什么是胃癌呢?胃癌来之前有哪些阶段呢?接下来就给大家科普一些胃癌相关知识,希望为大家提供帮助。

什么是胃癌?

癌症是一种恶性肿瘤,具体是指恶性肿瘤所处的部位在患者胃部的疾病。根据调查研究结果显示,胃癌在世界中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处于较高水平,其中发病率处于癌症的前五名,而死亡率已经攀升至癌症的第三名。根据胃癌的病理类型,可以将胃癌分为髓样癌、未分化细胞癌、鳞腺癌、印戒细胞癌和腺癌,其中我国胃癌患者大多数都属于腺癌;根据恶性肿瘤所处的位置不同,可以将胃癌分为胃食管结合部癌、胃下部癌、胃中部癌和胃上部癌;根据疾病发展的进程,可以将胃癌分为早期胃癌和进展期胃癌。很多原因都会引起胃癌的发生,其中饮食因素、环境因素、遗传因素、癌前病变以及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是引起胃癌的最主要因素,在这些因素的作用下,患者胃部会出现不同类型或不同程度的疾病,如果没有得以良好控制,则会慢慢转变为胃癌。

胃癌来临前的阶段

胃癌是一种比较严重的疾病。在胃癌早期,很多患者都不会出现任何异常的现象,与正常生活保持一致,等到出现症状后已经进展到的胃癌中期或晚期。其实,在胃癌来临之前,患者并不是没有任何症状的,而是一些症状容易被患者忽视。比如,癌前病变是胃癌来临之前的重要阶段,那么怎样辨别癌前病变阶段呢?

  1.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

    在前文中提到,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是胃癌最主要的致病因素之一。在感染幽门螺旋杆菌之后,细菌能够在强胃酸的环境下生存许多时间,而长时间的细菌感染也会导致胃部逐渐出现溃疡或炎症,进而转为胃癌。

  1. 慢性胃炎

胃炎是我国高发疾病之一,尤其是慢性胃炎,约3成左右的人都会患有慢性胃炎。同时,胃炎也是引起胃癌的主要致病因素,但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不同的是,胃炎并不会直接引起胃癌,而是一步一步病变导致胃癌出现的。一般来说,慢性胃炎到胃癌的发展历程中,先表现于慢性浅表性胃炎,再转化为慢性萎缩性胃炎,再发展到肠上皮化生,从而引起胃部异型增生,最终导致胃癌。在这一过程中,如果发展到慢性萎缩性胃炎,就已经非常危险了,可以将其看作胃癌之前的病变。

胃癌来临前有哪些征兆?

在胃癌来临之前,并不是完全没有征兆的。在癌前病变阶段,患者可能会出现腹胀、恶心或烧心等现象,此时需要提高警惕,判断是否属于胃癌来临之前的征兆。

  1. 经常出现腹胀

    经常出现腹胀可能是胃癌来临之前的征兆,此时表示患者可能已经进入癌前病变状态。比如,患者在生活中可能会经常感觉到上腹部有一种闷胀感或饱胀感,长时间无法缓解,尤其是坐着和躺着的时候更为明显。此时,患者需要高度警惕癌前病变阶段,表示患者可能已经发展到慢性萎缩性胃炎。

  1. 吃饭很容易饱

    吃饭很容易饱同样属于胃癌来临之前的征兆。一般来说,每个人的饭量都是相对均衡的,但是如果发现在某一段时间开始,经常出现饭前没有食欲,没有胃口,吃饭只吃一点就饱,并且吃完饭还会经常恶心、想吐,此时需要高度警惕癌前病变阶段,可能会存在慢性萎缩性胃炎。

  1. 经常出现烧心、反酸

慢性萎缩性胃炎同样会引起烧心、反酸的现象。在人体胃部有一层胃黏膜,能够对胃部起到保护作用,即使胃酸的正常分泌也不会影响胃部感受。但是,如果胃黏膜已经被损伤,胃酸能够直接刺激到胃部,此时患者可能会经常出现烧心、反酸的症状,则需要高度警惕癌前病变阶段,可能会存在慢性萎缩性胃炎。

怎样预防胃癌?

胃癌是一种死亡率很高的疾病,胃癌的预防也是非常重要的。首先,在日常生活中,患者应当定期体检,尤其是出现上述症状的患者,一定要前往医院进行检查,判断是否属于癌前病变阶段,从而做到胃癌的早发现和早治疗;其次,在日常生活中,大家需要规律饮食,尽量多吃一些清淡且富含营养的食物,不要经常吃一些对胃部造成刺激的食物,比如麻椒、辣椒、雪糕等等,长期对胃部的刺激可能会引发胃炎,最终发展为胃癌;最后,在日常生活中,大家还应当加强对胃癌疾病的重视,多学习一些胃癌疾病的相关知识,根据胃癌的病因进行针对性的预防。

以上就是胃癌的相关知识,你都知道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