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建筑叠合板铝模拼缝防漏浆技术与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9-05
/ 3

装配式建筑叠合板铝模拼缝防漏浆技术与应用

姜万里

中国一冶集团有限公司  湖北武汉  430081   

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与建筑业的创新,我国的房屋建筑也实现了快速的发展与进步,近年来,很多城市都出台了推进装配式住宅建筑发展的指导意见,都要求在保障房建设中采用装配式建筑的施工方式来建设。在现场装配式施工中,叠合板拼缝是工程质量控制的关键点之一。装配式建筑叠合板拼缝只有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叠合板与其他构件(如剪力墙,框架柱、梁)之间拼缝;另一类是叠合板相互之间的拼缝。

关键词:装配式、拼缝、防渗浆、封堵

本文主要是对叠合板相互之间的拼缝施工技术进行改良并形成一种新的施工工艺技术。传统的施工方式主要是施工现场在叠合板吊运装配完成后,采用普通木质模板进行后浇模板支设,预制构件叠合板与后浇模板沿拼缝采用粘贴双面胶带等措施进行防漏浆封堵。但是由于木质模板本身强度的原因,不能很好的与叠合板顶靠密切,浇筑混凝土是容易产生移位、漏浆等问题,后期需要花费大量人力物力进行二次处理;同时因为普通木模板的重复周转使用,表面难清理,后期施工完成的拼缝混凝土成型质量较差。为此,我们在施工过程中采用一种装配式建筑叠合板铝模拼缝防漏浆封堵施工技术,该技术选用铝模拼缝体系,利用BIM技术建模,并在叠合板底部预埋内螺纹套筒,将铝模用螺栓固定在叠合板上,同时采用盘扣式脚手架,通过盘扣式脚手架支撑的整体性,保证叠合板安装时水平度。该技术提高了叠合板拼缝处的混凝土浇筑质量和安全,加快了施工进度,同时降低项目成本。

一、工艺技术研究应用方面

(一)利用BIM技术铝模定制化研究应用

根据项目施工图纸,通过BIM技术建模,虚拟施工,统计各个叠合板拼缝的尺寸,合理定制铝模,减少铝模的模数,每栋楼指定专业生产厂家定制三套模板周转使用,原则是拼缝宽度两边各增加100mm用于后期支模和固定。减少模板模数,增加模板的周转率,减少施工成本。

(二)铝模安装固定技术研究应用

根据铝模的定制模数,在叠合板加工场预制时在楼板底部预埋内螺纹套筒,施工时在铝模对应的位置钻孔,将铝模用对拉螺杆固定在叠合板预埋的内螺纹套筒上。利用对拉螺杆将叠合板和铝模牢固连接,确保后浇混凝土时叠合板不移位,叠合板拼缝处不漏浆。

(三)叠合板找平支撑技术研究应用

采用定型化盘扣式脚手架作为叠合板吊装安装时的水平支撑,代替传统的满堂脚手架,水平定位更加精确,使得叠合板安装更加平整,楼层高度更加精确。同时盘扣式脚手架的搭设更加简单快捷,效率更高,拆除时更加方便。

二、工艺原理

通过利用BIM技术铝模定制化研究、铝模安装固定技术研究、叠合板找平支撑技术研究确定一种新的叠合板拼缝防漏浆封堵施工技术。

选用铝模体系,并提出设计方案;利用BIM技术建模,虚拟施工,定制化铝模和盘扣式脚手架,提高铝模和盘扣式脚手架的周转使用率;再次,在叠合板底部预埋内螺纹套筒,将铝模用螺栓固定在叠合板上,有效控制叠合板拼缝连接处混凝土浇筑时叠合板浮起导致的漏浆情况。同时因铝模强度大,表面光滑,砼成型效果更好,避免二次处理;然后,采用盘扣式脚手架,通过盘扣式脚手架支撑的整体性,并通过调节盘扣式脚手架上端的顶托,保证叠合板安装时水平度。同时使得盘扣式脚手架、铝模、叠合板顶靠密切,确保浇筑混凝土时不移位,不漏浆。

三、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

(一)工艺流程

装配式建筑叠合板铝模拼缝防漏浆封堵施工工艺流程如下:

施工准备→搭设定型化盘扣式脚手架支撑→铝模清理、冲孔、贴双面胶→叠合板吊装找平→铝模安装固定→叠合板后浇层钢筋绑扎、水电管线安装→混凝土浇筑→模板支撑拆除→预埋内螺旋套筒封堵→施工完成。

(二)操作要点

1、施工准备

施工前应进行施工图纸会审、设计交底、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及审核确认,组织技术和施工安全及技术交底。利用BIM技术进行建模,虚拟施工,统计各个叠合板拼缝的尺寸,合理定制铝模,减少铝模的模数,同时对定制化盘扣式脚手架进行合理定制配型,包括横杆、立杆及支撑等。

2、根据BIM模型,搭设配型好的盘扣式脚手架,利用盘扣式脚手架的整体性作为的叠合板吊装时支撑,同时调节好盘扣式脚手架上端的顶托,保证脚手架整体的支撑高度,方便叠合板吊装时的找平。

3、清理铝模,并根据预埋的在叠合板底部的内螺旋套筒位置在向对应的铝模上进行冲孔,同时在叠合板拼缝对应的位置弹线,然后再铝模上铺贴双面胶。

4、装配式预制构件厂家生产时,在叠合板底部预埋内螺纹套筒,用于固定铝模,然后对叠合板进行吊装。

5、安装铝模,将铝模用对拉螺杆固定在叠合板预埋的内螺纹套筒上。利用对拉螺杆将叠合板和铝模牢固连接,确保后浇混凝土时叠合板不移位,叠合板拼缝处不漏浆。

6、再通过调节盘扣式脚手架顶托的高度,使得盘扣式脚手架、铝模、叠合板顶靠密切,确保浇筑混凝土时不移位,不漏浆。

7、叠合板吊装安装完成后,在后浇层进行钢筋绑扎和水电管线预埋。

8、在叠合板后浇层进行混凝土浇筑。

9、在后浇混凝土层达到一定强度后,经过验收合格对下层的铝模和盘扣式脚手架进行拆除。

10、使用封堵料,对预埋在叠合板底部的内螺纹套筒进行封堵。完成叠合板吊装以及后浇层楼板浇筑全过程。

(三)关键技术操作要点

1、铝模的生产配型加工都是在工厂完成,施工现场无法对成品的铝模进行二次加工,所以在生产过程前,需要利用BIM技术进行建模,进行模拟施工,统计各个叠合板拼缝的尺寸,合理定制铝模,减少铝模的模数,提高模板的周转率。

2、铝模安装前需要对模板表面进行清理,涂上一层界面剂,方便使用后处理,提高铝模的使用率。同时铝模的冲孔位置和预埋在叠合板底部的内螺纹套筒的位置要严丝合缝,可以利用BIM技术建模,使得铝模的冲孔位置和内螺纹套筒的预埋位置参数化,模数化。

3、定制化盘扣式脚手架的搭设安装需要在立杆底部设置垫块,同时在吊装叠合板的过程中,需要调节上端的顶托对叠合板进行找平找正。同时安装固定铝模时,要求固定牢靠,使得盘扣式脚手架、铝模、叠合板顶靠密切,确保浇筑混凝土时不移位,不漏浆。

4、装配式建筑叠合板铝模拼缝防漏浆封堵施工的关键是过程控制与检查。施工人员必须按照交底内容认真落实,注意叠合板吊装、盘扣式脚手架搭设、铝模安装、后浇层混凝土浇筑等各个环节的施工要点,按照交底进行各部分的施工作业。

四、质量控制措施

1、选派优秀项目经理及高水平的技术质量管理人员实施项目管理,项目部选择具有丰富施工经验的作业队伍负责现场施工任务。

2、成立各级质量管理小组,配备质量工程师和质检员,制订明确的项目质量管理目标,建立健全质量管理制度,落实岗位责任制,强化施工全过程质量控制,确保分项工程合格率100%。

3、坚决杜绝违章违规、野蛮施工现象,加强质量管理的程序化、制度化和标准化工作,努力做到工程质量“全过程、全方位”监控,定期进行检查考评,奖优罚劣。对工程质量达不到合格要求的,坚决返工重做。

4、服从政府、业主和监理工程师对工程质量进行的监督、检查和指导,切实提高工程施工质量。

5、组织技术、质检人员熟悉设计文件和技术规范,了解设计意图,明确施工重点和难点。编制科学合理、切实可行的施工技术方案,做好各级技术交底工作,使操作人员了解和领会各项技术质量要求,严格按照设计图纸、施工技术规范和施工操作程序组织施工,以保证施工操作准确性。

6、重视设计图纸自审、会审及设计交底工作,在对设计图纸审查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主动上报监理、设计和业主单位,杜绝盲目施工现象。

7、重视工程测量与试验工作,加强测量与试验人员的责任心,提高其专业技术水平。加强试验和测量仪器设备的使用管理,严格按相关规定的要求对仪器设备进行鉴定,确保其精度符合要求。加强测量与试验的复核工作,确保测试结果的正确性。妥善保管好测量和试验资料,确保测试数据的可追溯性。

五、主要安全措施

(一)建立项目健全安全管理体系,结合本工程的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安全生产管理办法。

落实各岗位安全职责,加强安全教育及安全交底。8.0.4 严格执行岗位、工种安全操作规程,严禁违章作业。特殊岗操作手必须持证上岗。

(二) 进场的操作人员、施工人员、技术员持证上岗,作业人员应配有合格的个人防护用品,做好施工过程中安全防护。

(三)机械、工器具使用前,要对使用的机械工器具进行检查、试验,保证使用的每个机械、机具都是安全可靠的。定期检查吊索、扣索是否有磨损,表面有裂纹、严重磨损或危险断面有永久变形时应予更换。

(五)预制构件吊装过程中,要求专人在吊装施工范围内进行警戒,吊装范围内不得有人员通行或施工;严禁起吊预制墙板长时间悬挂在空中,作业中遇突发故障,应采取措施将预制墙板降落到安全地方,并关闭发动机或切断电源后进行检修。遇有六级以上大风或大雨、大雪、大雾等恶劣天气时,应停止露天作业;每次起吊前,检查一遍对起预制构件的捆绑是否满足要求,起吊要缓慢进行。

(六)安装人员高空作业时,要佩戴安全绳,并对安全绳进行定期检查,发现安全绳有磨损的情况要及时更换。

六、效益分析

(一)经济效益

装配式建筑叠合板铝模拼缝防漏浆封堵施工技术的应用,不仅仅保证了叠合板拼缝处的混凝土浇筑时浮起漏浆的问题,同时更能迅速准确的对叠合板吊装安装进行找平找正,保证整个装配式建筑的施工质量。

对于目前的建设工程中,二次处理质量上的问题可以说是很常见的现象,一些建造时候产生的问题都会留给小业主交付使用后的装饰装修阶段来解决。其实对于整个建筑的预制楼板的找平找正而言,是需要得到及时修正的,否则会造成很大的质量隐患,影响整个建筑的结构和使用功能。本工法的应用,利用盘扣式脚手架的整体支撑性,通过可调节的顶托来实现叠合板的找平找正,整个楼层高度和楼板水平度的控制得到显著提升,有效降低了后期二次处理费用的支出,实现多放经济效益的共同获取。从工程实际效果(消耗的物料、维护、造价等)上,与传统做法相比,节约综合成本35%左右,缩短工期30%以上。

(二)社会效益

装配式建筑叠合板铝模拼缝防漏浆封堵施工技术的使用简化施工流程,有效地减少了资源重复使用和浪费,同时也减少了后期维护产生的建筑垃圾。使用铝模代替木质模板,减少了树木的砍伐使用,对环境保护间接起到了作用,具有良好的环保性能,从而达到非常高的环保经济效益。

六、结语

通过该技术的应用,不仅仅保证了该项目叠合板拼缝处的混凝土浇筑时浮起漏浆的问题,同时更能迅速准确的对叠合板吊装安装进行找平找正,保证整个装配式建筑的施工质量。而且该技术施工安全可靠,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工作效率。经在实际工程中运用后综合测算,采用本工法与传统工艺相比,缩短工期、节约材料费、人工费效果显著。实践证明,该工艺具有很大的推广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相关装配式叠合楼板设计文件及图纸说明。

[2]《装配式混凝土建筑技术标准》GB/T 51231-2016

[3]《装配式混凝土结构连接节点构造》(15G310-1/2)

[4]《装配式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JGJ 1-2014

[5]《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GB/T 51129-2017

[6]《桁架钢筋混凝土叠合板(60mm厚底板)》 15G36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