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雷电灾害频发的原因及防御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9-08
/ 2

农村雷电灾害频发的原因及防御措施

杨再奎

贵州嘉安检测有限公司 556000

摘要:近年来,面临着雷电灾害的频繁发生,给农村地区的人民生命财产带来了严重威胁。这一现象背后存在多种原因,必须认识到农村雷电灾害的严峻形势,加强预警监测能力,采取有效措施减少灾害对农村社会经济的影响。

关键词:农村雷电灾害;频发原因;防御措施

引言

雷电灾害对农村地区的农业生产和社会发展造成了巨大影响。保护农村地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责任,要认真研究雷电灾害的防御措施。提高农民的防雷意识和自救能力,通过开展防雷宣传教育,培训农民掌握基本防雷知识和技能;完善灾后救援机制,及时组织力量进行抢救和恢复。

1农村雷电灾害特征

1.1高发性

农村地区由于大面积开阔的土地和缺乏高大建筑物的遮蔽,成为雷电灾害的易发区域。农村地区通常拥有广阔的耕地、田园风光和大片树林,这些地貌特征提供了更多吸引闪电击中的条件。

1.2农作物受损

雷电灾害对农作物的破坏性较大。闪电击中作物会引起火灾,造成作物受损甚至毁灭,对农村地区的粮食生产和农业经济带来严重影响。

1.2家畜伤亡

雷电灾害也常常导致家畜的伤亡。农村地区通常养殖大量牲畜,而雷电灾害会对牲畜造成伤害甚至死亡,给养殖业带来巨大损失。

1.4物质设施破坏

雷电灾害还会对农村地区的物质设施造成破坏,农舍、村庄建筑物和农田排灌设施等,增加了农村地区的修复和重建负担。

1.5人员伤亡

雷电灾害不仅对农作物、家畜和物质设施造成威胁,还可能对人员安全构成危险。人们在农田劳作、农舍生活以及户外集市等活动中容易受到雷击伤害,造成人员伤亡和意外事故发生。

2农村雷电灾害频发的原因

2.1农村防雷设施欠缺

由于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较低,资金和技术投入相对有限,导致了防雷设施的建设进展缓慢。城市地区则得到了更多的关注和投入,使得城市建筑物以及公共设施能够更好地抵御雷击风险。农村地区的宅基地、农田等广阔空地往往缺乏明确的防雷安全措施。这些空地上的建筑物和农作物容易成为雷电击中的目标,而缺乏有效的避雷装置和接地装置,使得人们在雷电天气下面临着巨大的安全风险。尤其是农田,由于缺乏避雷装置,常常受到雷电的袭击,导致农作物减产甚至毁损。农村地区的家庭设施也普遍存在防雷设施欠缺的问题。由于缺乏相关的宣传和引导,许多农户并没有意识到居住环境中必要的防雷安全措施。以家庭住宅为例,缺乏良好的接地装置和避雷装置,家庭成员在雷雨天气下往往处于较大的生命财产安全风险之中。

2.2农村防雷减灾管理工作不到位

相关的防雷减灾法规、标准和管理制度在宣传、推广和实施方面仍然存在不够充分的问题。这导致了农村地区对于防雷减灾工作的认识不够深入,执行力度也不够强烈。由于缺乏行业管理和监督机制,农村地区的防雷减灾工作实施不到位,无法有效提升防护能力。这也使得一些农村地区依然存在雷电风险,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带来潜在威胁。

2.3农村雷电灾害预警传播手段有限

在农村地区,由于通信设施和预警传播渠道的相对有限,导致农村雷电灾害的预警信息传递存在一定困难。这种情况下,预警信息的传递往往不够及时、准确,使得农村群众无法得到及时警示和指导,从而丧失了采取有效防护措施的宝贵时间。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还存在一定的差距。这导致了农村地区的信息传播渠道相对薄弱,信息传递的速度和准确性无法与城市地区相媲美。在雷电灾害爆发之际,通常需要及时向农村群众发送预警信息,让他们有足够时间做好防护和撤离准备。由于通信设施有限,预警信息往往难以迅速传递到农村地区,造成了预警信息的延误,使得农村群众在面临灾害时无法及时做出反应。

2.4缺乏防雷意识

一些农村居民对雷电的认识和防护意识较低,缺乏相关知识和技能。这导致他们无法及时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增加了雷电灾害发生的风险。许多农村群众对雷电灾害的形成原理、预警信号以及防护措施了解不足。缺乏相关知识,难以判断何时出现雷电灾害,也不知道应该采取怎样的措施进行防范。农村居民通常更关注种植、养殖等日常生计,对雷电灾害的重视程度较低。他们往往将防雷防灾工作放在次要位置,对于信息的关注度和保护意识较差。

3农村雷电灾害防御措施

3.1加大农村防雷知识的宣传力度

为了提高农村群众的防雷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需要通过多种渠道加强对农村群众的防雷知识宣传和教育。除了传统的广播、电视宣传方式,还可以利用宣传栏、社区讲座、移动应用程序等新形式,更加全面地向农民普及雷电灾害的危害性、发生规律以及有效的防护方法。可以介绍雷电灾害给农村地区带来的巨大危害,破坏农作物、损坏农业设施、伤害生命安全等。

3.2加强农村雷电灾害风险评估与区域划分工作

农村雷电灾害是一项具有重大影响的问题,为了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必须加强对农村地区雷电灾害风险的评估与区域划分工作。通过采用科学技术手段,可以更加准确地评估不同地区的雷电灾害风险,并将其进行区域划分,明确易受雷击区域和重点防护区域。在高风险区域,需要采取更加严格的防雷措施,以最大程度地减少雷电灾害造成的损失。

3.3做好农村地区雷电灾害监测预警工作

致力于建立全面、完善的农村雷电监测网络,通过使用先进的雷电监测设备和技术,实时监控雷电活动的情况。及时发布高效的雷电灾害预警信息,提醒农村居民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以确保人身安全和财产免受损失。为了保障农村地区的安全与稳定,高度重视并优先进行农村地区雷电灾害的监测预警工作。为此,致力于建立一套完善的雷电监测系统,借助现代化的设备和技术为农村地区提供准确的实时监测数据。将广泛布置雷电监测站点,覆盖农村各个角落,实现全方位、多层次的雷电监测。通过不断改进和升级设备,加强信息传输和处理能力,将确保雷电活动的精准监测和预测。

3.4加强农村防雷服务的组织工作

为了加强农村地区的防雷工作,要建立起一个健全的农村防雷服务机构,其主要职责是负责组织和推动农村地区的防雷工作。还需要加强与农村居民、农业生产单位以及村委会等的沟通和合作,形成共同推进防雷工作的合力。为了确保农村地区的居民生活和农业生产的安全,将采取一系列措施,建立农村防雷服务机构,设立专门的防雷指导中心。这些措施旨在提高农村地区对雷电灾害的预防能力,并及时应对突发的雷电天气。在组织农村防雷服务工作时,将注重与农村居民和农业生产单位的沟通与合作。通过定期举办防雷知识宣传活动、开展防雷技术培训和组织防雷演练等方式,加强农村地区的防雷意识和技能培养。

结束语

为了防止农村雷电灾害频发,必须加强科学防雷技术宣传教育,推动农村地区的雷电防护设施建设,提高农民自救能力,以实现农村雷电灾害的有效预防与减灾。只有通过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才能保障农村地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促进乡村振兴和农业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黄辉辉,梅重扬.关于农村雷电灾害成因分析及其防雷减灾对策探讨[J].科学技术创新,2019(15):25-26.

[2]雷琳,朱婷婷,苏明创.农村雷击事故原因及防雷工作开展情况[J].能源与环境,2019(02):110-111.

[3]郑国强.农村雷电灾害多发的原因分析及安全防护措施[J].农村实用技术,2019(04):7.

[4]刘海华,秦建宁,何先耀.农村雷电灾害日益严重的原因分析与防御对策[J].农村科学实验,2019(10):93+97.

[5]刘卓翰,刘赛.农村雷击事故多发的原因分析及防御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9(02):141-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