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建筑现场施工技术与现场标准化管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9-11
/ 2

房屋建筑现场施工技术与现场标准化管理

张敏

371421199210190025

   单位:山东中任工程检测有限公司

摘要:当今,随着我国经济的加快发展,我国各种房屋建筑工程层出不穷,时代发展对其技术应用和管理举措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从实际情况看,部分工程在实际实施阶段依然存在一定的不利因素,基于此,有必要对其展开更深入的探究。

关键词:房屋建筑;现场施工技术;现场标准化;管理

引言

现代住房建设工程的范围和复杂性一方面要求确保工程的质量,另一方面要求选择和采用适当的建筑技术,并要求在建筑工地建立和实施安全生产的标准化管理机制。只有与建筑技术的应用和安全管理相结合,才能提高建筑水平。事实上,安全生产的标准化建筑技术和管理必须是相辅相成的,最终目标才能逐步实现。

1质量管理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重要性

质量管理是建筑施工中最核心的考量因素,同业主、施工单位、监理单位之间有着直接的利益与社会效益关系。建设高质量的施工项目,是各有关单位所要做的工作,也是政府、社会的重点关注的内容。施工企业应立足于施工质量管理的特征,以人民和社会为己任,不断强化施工质量管理。建筑施工与其他行业相比,结构复杂,施工投资大,工期长,施工不可复制。建筑质量如果出现了问题,受到影响的不仅是施工单位的利益损失,更是会对建筑的居住者和使用者有着更大的危害,严重的甚至会影响到他们的生命安全,因此在建筑施工质量管理方面不能有丝毫的松懈。加强施工项目的质量管理,既是国家对社会的需求,也是我国基本建设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是从施工单位、监理等方面提出的,以确保施工质量达到施工与管理双方利益共赢的目标;是施工企业和使用单位的需求,高品质的建筑物在安全的使用寿命上更加持久。

2房屋建筑现场施工技术

2.1施工测量技术

房建施工场地的施工技术参数如果要得到合理的界定,那么必须建立在科学进行房建施工测量的保障前提下。在目前的现状下,构建房建施工场地的规范化测量体系应当采取专业测量仪器,其中关键在于全面实施房建场地的高程控制测量、平面控制测量与竖向轴线控制测量措施。对于整个的房建施工现场必须要完整覆盖测量控制网络,并且需要保证准确计算各项相应的定位测量数据。对于房屋建筑测量中的轴线交点进行准确的界定,在平面控制测量的实施阶段中应当做好主要轴线的桩基定位操作。现阶段的房建测量仪器与建筑测量技术存在多样化的改变转型趋势,那么房建施工的工程测量技术人员需要妥善做好房建专业化的施工测量操作。

2.2现场施工的墙体砌筑

关于建筑工程墙体砌筑,有几个方面需要注意:第一,完成垫层作业和基础的砌筑砖工作,同时确保完成各种相关手续和许可,以确保工程顺利进行;第二,完成第一层的砌墙工作前,也需要完成相关的手续。第三,所有建筑砌筑工作开始前,相关地梁浇筑工作和相关手续办理也必须完成。第四,在首层砌砖之前,必须确保顺利完成室内的填土工作的进行和室外的回填土工作,并提升墙体的防潮能力。第五,必须确保按照施工的顺序有效完成砖墙砌筑和回填土工作。第六个方面是砂浆工作,这是一项技术工作,要确保配料的精确性。第七个方面是,在建筑工程完成后,砖体的浇水工作,要确保砖体有足够的含水量。第八个方面是在砌体施工前的轴线上建立控制,通过有关部门检查,核实工程的要求是否得到满足,然后再进行后续工作。

3房屋建筑现场标准化管理方式

3.1安全管理

安全管理是房屋建筑现场至关重要的管理内容之一,主要体现为两方面。一方面是安全事故预防,通过事前管理消除各种施工安全隐患,降低安全事故出现的可能性。同时采取安全技术措施,以便及时应对事故,最大限度地降低危害。具体而言,管理人员在施工过程中要动态开展安全预防工作,全面分析各种潜在的安全隐患,并作出相应的危险性评估,形成良好的安全意识。一旦出现安全事故,要在短时间内迅速排除安全隐患,落实对事故的控制,确保所采用措施的合理性,有针对性地完善现有的安全规定,避免事故危害进一步扩大。另一方面则是针对施工安全事故的处理。尽管全面的事故预防措施可以减少事故,但并不能杜绝事故,有些安全事故隐患不易发觉,一旦出现却会造成难以挽回的恶劣后果。因此,在意外产生之后,应严格按照管理规章抢救生命,最大限度地减少经济损失。

3.2完善管理监督体系

健全的管理和监管制度能促使职工的行为得到有效的约束。首先是综合的,包括了所有的建筑工人。从设计项目经理到生产现场的工作人员,再到采购原料的采购员等等。在这个过程中,高层要做好表率,而领导者就是表率,只有领导好了,下面的人就不会乱套。各部门职责明确,一旦出现意外情况,各方都不会相互推卸,从而更好地承担责任。同时,要建立健全的奖励与惩罚机制,以激发职工的工作热情。要加强对企业的制约,防止行政体制成为一纸空文、走过场。

3.3加强质量意识,提高人员素质

意识决定行动。质量意识是人们对质量的认知与态度的全面体现。其质量包括决策、管理、作业能力和职业道德等各方面的能力。施工队伍的质量水平,直接关系到施工质量的实现,是施工质量的关键。加强施工质量意识是确保工程质量的先决条件。加强工程建设质量管理,必须加强对工程质量的认识,加强员工的素质。首先,要加强管理人员对施工质量的认识。要以身作则,提升自己的质量意识,注重施工质量管理工作。其次,要与经济挂钩,通过科学的奖惩机制,对表现良好的管理人员进行精神与物质奖励,对于质量意识差、责任意识不强的人员给予相应的惩罚。建立建筑工人准入制度,实行持证上岗,对建筑工人进行不定时的培训,以提升工人的综合水平。

3.4做好现场施工技术管理的工期进度管理

对项目工期的管理对所有项目工作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这一管理过程特别包括以下三个组成部分:施工前、施工中和施工后阶段。必须在施工前完成相关的筹备工作,首先是将设计和施工要求纳入项目,并确定在施工过程中应使用的技术,以便在具体施工工作未能满足相关要求的情况下,能够及时加以修改和改进。将项目施工的理论要求与实际施工的实地情况相结合,加上有针对性地管理现场施工技术,尽可能提高项目工程的质量,同时确保施工取得进展。此外,施工前阶段的准备工作包括核查施工方案的合理性,核查相关设备和建筑材料,执行施工人员,并在确定问题时及时予以纠正。质量问题仍然是所有项目工作的首要问题,必须在现场施工技术管理的范围内加以解决。项目工程设计管理的各个方面,主要体现在对图纸的评估和审查上,这些图纸需要聘用专家,从屋顶到周边地区,再到建筑的结构图,每个环节都不能忽视。项目施工前准备工作主要包括根据建筑设计选择适当的建筑技术,制定科学的建筑方案,确定施工时间表,分配建筑设备和材料以及施工人员。第二个组成部分是及早选择和采购装饰材料,准备随后的施工设备,部署工作人员,并确保施工进度。

结语

灵活使用施工技术开展房屋建筑施工能切实提高其施工质量,标准化的施工管理能从安全、进度等多维度着手给予其相应的保障,对房屋建设成效的提高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基于此,工程管理人员应树立良好的岗位道德和责任意识,深入各环节,通过动态监管和各项技术的使用,为房屋建设工程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提升创造良好的条件。

参考文献

[1]李伟峰.房屋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及质量控制探析[J].智能城市,2018(4):75-76.

[2]成龙.房屋建筑施工现场技术质量管理与控制探讨[J].砖瓦世界,2021(16):184-187.

[3]赵红兵.论房屋建筑现场的施工技术质量管理与控制[J].建材与装饰,2020(5):201.

[4]刘志刚.房屋建筑现场施工技术质量管理的分析思路[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0(5):255-2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