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透析过程中护理操作的常见问题及紧急处理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9-12
/ 2

血液透析过程中护理操作的常见问题及紧急处理分析

侯军莉

上海市静安区市北医院 单位邮编:200435

摘要:目的 探究在血液透析中,护理时易出现的问题,以及问题出现之后的紧急处理方法。方法 选择2020年6月至2023年6月,至我院所收治的989例次血透治疗的患者,进行观察分析。对护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一一记录并总结,探究了对应的处理方法。结果 通过紧急处理之年,患者的血透护理未受影响,基本顺利完成。结论 在患者进行血液透析时,对于一些常见的问题及时采用针对化的处理方法,可以确保血液透析治疗的顺序进行,并达到良好的透析效果。

关键词:血液透析;护理操作;常见问题;紧急处理

紧急血透析是处理急性肾衰、慢性衰竭有紧急透析指征及外源性毒物急性中毒患者有效治疗法,但因为原发病因、治疗因素等影响,患者在透析中可能发生各种意外。当这些意外来临时,需要护理人员掌握相应的紧急处理方法,快速解决问题,帮助患者顺利完成治疗。

1 临床资料

选择2020年6月至2023年6月,至我院所收治的989例次血透治疗的患者,进行观察分析。对护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一一记录并总结,探究了对应的处理方法。

2 血液透析过程中护理操作的常见问题及紧急处理

本次共发生血肿、静脉压增高等问题,具体如下表所示:

表1 血液透析过程中护理操作的常见问题

序号

问题

例数

1

血肿

20

2

穿刺点渗血

49

3

透析器破膜

6

4

静脉压增高

30

5

血流量不足

57

6

透析器堵塞

10

7

空气进入血液,机器出现警告

6

2.1 血肿

由于穿刺不成功,造成患者的血管被穿破而引发的。处理方法:①如果所穿刺破的是静脉,其渗血量不大,为了减少由于拔针加压固定影响静脉通路重新选择,可以在穿刺点上贴上止血贴,将穿刺针封好口,并留下在愿位,一直到患者完成了透析之后再拔出。②如果肿胀还在不断扩大,又或是穿破了患者的动脉,此时应该快速将针拔出并按压,固定好后采用冷敷法处理,这样能有效防止血肿的扩大。第二日可以敷上硫酸镁或土豆片。

2.2 穿刺点渗血

穿刺点渗血可能原因是由于内瘘缺乏弹性,或是由于没有把穿刺针固定牢固造成的。由于内瘘弹性的缺乏,或是因为针头松动而造成的。出现这个问题,可以通过以下几点方法处理:①穿刺的时候,一定要注意避免出现定点穿刺,当完成了之后需要做好固定。②如果穿刺点涌血,可以在穿刺点撒上一些云南白药粉,将无菌棉球覆盖好,使用胶布做好固定,并进行适当的按压。

2.3 透析器出现破膜的问题

本次调查过程中,发现有6例出现了透析器破膜的问题,其中机器本身问题1例,其他问题5例。设备出现了漏血警告,从设备里流出透析液是淡粉色,或是未见变色的情况,通过Hemastix实验为“+”,这就说明了仪器出现了破膜漏血的问题。原因可能是仪器本身的问题,或是透析时压力过大所导致的,也可能因为静脉端突然出现了阻塞的问题。在处理方面,可从如下几方面进行:①如果漏血量较少的情况,需要改变透析液室压力,一般定位在-50mmHg以下即可,这样可以有效减少细菌或是其他产物从透析液进入到血液一侧。②如果出现漏血不止的情况,需要立刻停止透析并更换其他设备处理。

2.4 静脉压增高

出现静脉压增高的原因比较多,可能是因为静脉回路管的管夹被夹住了,又或是静脉血路出现受压而导致弯曲的情况。或是在实际操作中,静脉针的尺寸小了,但血流量又开得比较大。也可能与患者的静脉狭窄有关,或是护理人员在进行静脉穿刺时,穿刺针位置不良所造成的。

出现的静脉压增高的情况,可采用如下方法处理:①检查患者的管路,如果是管夹没有打开,则要立刻打开。如果出现了管路弯曲的问题,则要将其理顺。静脉穿刺位置不当的则要调整好。如果患者的穿刺部位出现了肿胀则要立刻将机器停掉,另外找穿刺点再进行处理。②滤器凝血的需要对透析器进行冲洗,一般使用生理盐水处理。如透析器的纤维清晰,没有凝血的情况,需要更新静脉血路。先用生理盐水预冲之后,调整肝素的用量,尽快恢复透析。③检查静脉针,以及静脉是否出现了阻塞的情况,使用止血钳,快速将静脉回路夹住,注意其阻力的情况,如果阻力过大可能出现静脉阻塞或是静脉针不以通的情况,需要更新新的穿刺针重新 处理。

2.5 血流量不足

出现血流量不足的问题可能是由于动脉压过低的问题,造成这种问题的原因可能是因为动脉针、管道凝血,或是动脉针位置不当,或是动脉针不在血管内,或针面向上贴住了血管壁。或是患者血压下降,也会导致血流量不足的情况。

一般来说,可以通过如下方法处理:①测量患者血压。如果血压低减少超滤率,或推葡萄糖(50%)40-200ml左右,可让患者的血压稍回升。②减慢血流量。③如果患者的血压正常的情况下,可以调整动脉针的位置。④将血流量稍提升,若仍出现抽吸者,还要继续调整针头的位置。⑤上述方法都试过,均无效的情况下更换穿刺针。

2.6 透析器堵塞

本次调查共发现出现透析器堵塞的有10例,其中因为肝素用量不足的有1例,血流过慢的有9例。由于肝素用量不足,或是因为血流太慢,造成透析器内出现了凝血的问题,又或是透析器内,血液颜色部分或全呈现出暗红色,静脉管血的颜色变暗了,血泵之后肝素管的压力继续增加所造成的。一般来说,如果是由于肝素用量不足的,可以增加肝素用量,未见起效则要更换透析器。若是血流太慢造成的,要加快血流,或做其他处理。

2.7 空气进入到血液且出现了机器警告

出现这个问题可能是因为动脉穿刺和血路连接不当,或是在泵前管道输前或是输液,泵前动脉管出现了破裂。在处理的时候需要将气泡和患者间的静脉血路快速夹住,防止空气进入到体内。找到气泡的来源并快速消除。如果仍存在泵前动脉管破裂的情况,还需要夹住动脉穿刺针,以及透析器的静脉端管道,将破裂的动脉管道分享,或是换上一个新的,使用生理盐水预冲,连接上动脉穿刺以及透析器,放开穿刺针以及透析器的静脉端的管道夹子。将静脉注射管打开,轻轻敲打管道,将空气一直“挤”到静脉腔,从静脉注射管后排出。当所有气泡去除之后,将静脉血路的夹子放开,再恢复透析。

3 结语

综上,血液透析是治疗各急性、慢性肾功能衰竭和药物、毒物中毒最有效的治疗方法。紧急血液透析可以快速将人体内过多代谢毒物及废物清除,纠正水电解质紊乱,以及酸碱失衡,让体内的环境更稳定,减少出现各种严重的并发症。但要注意血液透析采用的是一种体外循环的方式,对于一些急症病例而言,有极大风险,需要做好适应证的控制。特别是需要紧急血透患者,因为症状重且发病急,还合并重要器官功能不全的问题,再加上患者短期内接受透析治疗,在思想上的准备工作不完善,心理有着极大的负担,情绪不稳定,还可能存在恐惧、不安的症状,透析的耐受性比较低。再加穿刺带来的疼痛,以及管道内充满的血液,都可能加重患者的恐惧感,以及不愿意合作的行为。再加上透析的过程中,可能出现各种意外,如设备问题,血肿等,患者的心理压力成倍增长。所以在开展透析之前,一定要做好患者基本情况的评估,心可能给予必要支持,确保呼吸以及循环功能的稳定。例如补充血容量,采用吸氧或升压药的方法,必要的时候还需要利用呼吸机辅助处理,若有异常出现,及时告知医生。还需要注意,透析效果对于患者的治疗质量有着最直接的影响。所以在透析时一定要加强工作的责任心,牢固掌握系统的理论知识,以及熟练的操作技巧,定期巡视,多关心患者。如果发现故障尽快处理,确保透析的理想效果,让患者的痛苦可以降到最低,大幅度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刘永玲.互动式教学模式在血液透析室护理带教中的应用[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20,8(36):155+164.

[2]刘蓉.在血液透析患者护理中应用链式护理操作流程的满意度与差错率分析[J].当代护士(上旬刊),2020,27(06):117-119.

[3]刘琪.血液透析护理中护理流程管理的应用分析[J].心理月刊,2019,14(12):105.

[4]李白非.血液透析护理操作常见不良事件清单的设计和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18,16(28):22-24.

[5]李秀娟.优质护理对肾病血液透析患者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8,6(27):150.

[6]钟萍莲.普通血液透析机血浆置换操作护理体会[J].基层医学论坛,2018,22(18):2584+2586.

[7]赵英娜.链式护理操作流程在血液透析患者护理中的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05):223-224.

[8]汤黛玲.糖尿病肾病患者血液透析的护理分析[J].系统医学,2016,1(10):136-138.

[9]张娟,万艳,王雪枚等.一次性血透护理包与常规血透物品在临床应用中的效果对比[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27(08):1566-1567.

[10]杨文君.血液透析过程中护理操作的常见问题及紧急处理[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5,9(15):255.

[11]焦明岩.浅析血液透析护理面临的风险及对策[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4,1(09):1654+1658.

[12]冯红梅.血液透析中护理操作的规范化探讨与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3,8(13):228-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