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介入治疗后接受心脏康复护理的效果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9-12
/ 2

冠心病介入治疗后接受心脏康复护理的效果分析

杨翠琳

天水市中西医结合医院  甘肃天水741020

【摘要】目的:探究对于接受介入治疗的冠心病患者实施心脏康复护理的作用价值。方法:限定时间为2022年7月~2023年6月,以我院接受介入治疗的58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样本,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区分为两组,平均纳入29例患者,参照组以常规护理为主导,试验组以心脏康复护理为主导,比对两组患者心功能改善情况。结果:试验组LVESD低于参照组,LVEF高于参照组,组间对比存在统计学验证意义(P<0.05)。结论:介入治疗后冠心病患者采用心脏康复护理能有效改善其心脏功能。

【关键词】冠心病;介入治疗;心脏康复护理

    冠心病作为心血管疾病的常见类型,主要表现为乏力、呼吸困难及心绞痛等症状,可通过介入治疗改善冠状动脉环境,提高心肌供血,进而改善其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1]。尽管介入手术能改善冠脉血流,有助于调节血脂及提高心肌功能,可预防心肌梗死及心力衰竭等严重并发症,但仅凭介入治疗无法维持长久的疗效,需要配合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提升治疗效果[2]。据文献[3]了解,心脏康复护理是临床具有针对性护理模式,可针对冠心病介入治疗后患者制定系统且完善的康复护理计划,适当通过运动锻炼促进心肌半暗带血液循环,对恢复心脏功能有促进作用。为此,本文将我院接受介入治疗的58例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心脏康复护理的作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基础资料

    所有研究样本均来源于既定时间2022年7月~2023年6月内在我院接受介入治疗的冠心病患者,共计58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区分为两组,平均纳入29例。参照组年龄最小值与最大值分别为41岁、76岁,均值为(59.36±4.53)岁;男17例,女12例。试验组年龄最小值与最大值分别为43岁、77岁,均值为(59.62±4.68)岁;男16例,女13例。整理基础资料后将其列入数据分析软件中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为P>0.05时,则证明入组患者资料之间有可比性。

1.2方法

    参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包括用药指导、生活护理、环境护理及健康教育等措施。试验组除常规护理外应用心脏康复护理,具体措施:(1)康复初期:患者在卧床期间可指导其在床上进行简单的肢体及关节锻炼,配合被动按摩及体位变换调节肢体活动能力,可适当通过坐位训练为预后康复训练打下夯实的基础。(2)康复中期:协助患者完成床旁站立并过渡至绕床行走,走动期间要保持良好的呼吸节奏,由护士与家属全程陪同,待肌力恢复后可指导其进行上下肢伸展训练,可用手机播放有氧保健操相关视频,引导患者模仿视频动作增加肢体活动量。(3)康复后期:引导患者根据其运动习惯开展有氧运动锻炼,如慢走、慢跑、骑车、八段锦及太极拳等,注意控制运动时间与强度,在运动期间要适当休息,不要多度劳累,同时指导患者在运动过程中配合有效的呼吸方法避免出现缺氧症状。(4)出院指导:叮嘱患者坚持良好的运动习惯,每周运动不得少于5日,保持规律的生活作息,合理规划膳食,遵循低盐、低脂饮食,建议少食多餐,多饮水,按照医嘱要求定期安排复查与体检。

1.3观察指标

    通过心脏彩超检测患者护理前后心功能改善情况,具体包含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

1.4 统计学方法

此次研究中采集的全部信息均在统计学软件SPSS25.0展开处理分析,计量资料包括心功能,其表达方法为(±s),其组间差异检验方法为t检验。两组数据检验结果以P<0.05代表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试验组与参照组护理前心功能相关指标经比对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试验组LVESD低于参照组,LVEF高于参照组,组间对比存在统计学验证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心功能改善情况

组别

LVESD(mm)

LVEF(%)

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

试验组(n=29)

49.21±2.85

41.26±1.74

59.27±3.16

67.52±4.49

参照组(n=29)

49.53±2.92

46.82±2.18

59.63±3.35

62.41±3.72

t

0.4223

10.7345

0.4209

4.7194

P

0.6744

0.0000

0.6754

0.0000

3 讨论

    冠心病是中老年人群高发的心血管疾病,作为基础疾病随着病情进展会引发心衰、心梗及心源性猝死等危重症,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临床可通过介入治疗改善冠状动脉血流动力,可提高心肌供血维持正常的心功能,但术后仍需要必要的护理措施进一步改善心脏功能[4]。心脏康复护理临床比较新颖的护理模式,能结合冠心病介入治疗后患者实际康复进程安排针对性的运动锻炼方案,通过机械性的锻炼提高机体血液循环,循序渐进开展有氧运动锻炼不仅能改善患者心肺功能,还能增强患者体质与免疫力,让患者逐渐养成健康、规律的生活习惯,提高自我护理能力,使血压、心率、呼吸频率等生命体征各项指标处于稳定状态,全面提升治疗效果,改善生活质量

[5]

本文研究数据显示,试验组LVESD低于参照组,LVEF高于参照组,组间对比存在统计学验证意义(P<0.05)。

综合以上结论,心脏康复护理应用于冠心病介入治疗后患者能有效改善其心脏功能,有助于提升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孟德娥,刘霞,李孝芳. 患者参与心脏康复护理计划对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自护能力、心功能康复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 国际护理学杂志,2023,42(5):889-893.

[2]王晓梅,孙宁. 早期心脏康复护理对冠心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患者生活质量及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的影响[J]. 中国实用医药,2021,16(28):197-199.

[3]吴淑芳,雷华冰. 早期多维度心脏康复护理模式对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术后再发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影响分析[J].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21,11(7):66-68.

[4]黄群. 心脏康复护理在冠心病介入治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2021,2(19):97-100.

[5]郑燕,常莉,刘桂玲,等. 常规护理联合心脏康复护理对冠心病介入治疗后心功能的改善作用[J]. 贵州医药,2020,44(10):1662-16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