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毒供应室护理工作的安全隐患及对策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9-13
/ 2

消毒供应室护理工作的安全隐患及对策研究

杨兴琴

南漳县中医医院消毒供应室  湖北襄阳  441500

摘要:目的探讨消毒供应室护理工作的安全隐患及对策。方法选取工作人员50例为对象,分为参照组、研究组,每组各25例,参照组应用常规管理,研究组应用综合防范管理,对比管理效果。结果研究组职业暴露发生率低于参照组,差异P<0.05。研究组管理后器械管理能力、职业暴露防范能力、综合能力评分均高于参照组,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工作人员的回收效率评分、包装质量评分、供应及时性评分高于参照组,差异显示为P<0.05。结论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实施综合防范管理,有效预防职业暴露,提高综合能力,得到满意评价。

关键词:职业暴露;消毒供应中心;综合防范管理;

前言

职业暴露表示因职业关系在危险因素中暴露,危害自身健康,或者降低生存质量[1]。医护人员在诊疗与护理时接触有害物质、有毒物质、传染病病原体,对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产生威胁,即为职业暴露。消毒供应中心为临床常见科室,由于工作人员缺乏防护意识,受到化学性、物理性、病原微生物等危害,继而造成职业暴露。研究数据表明,消毒供应中心的职业暴露发生率高,需重视原因分析,加强管理。本文以近年来50例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为对象进行研究,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工作人员50例为对象,研究时间是2020年11月-2021年11月,分为参照组、研究组,每组各25例。纳入标准:年龄为18岁以上;工作时间超过年 ;熟知本研究,并自愿参加。排除标准:轮转护士;进修护士;不配合研究者。参照组,19例女性,6例男性;最小年龄是22岁,最大年龄是49岁(31.64±1.23); 17例大专,8例本科;11例护士,14例第三方外聘人员。研究组,20例女性,5例男性;最小年龄是21岁,最大年龄是50岁(31.53±1.19); 16例大专,9例本科;13例护士,12例第三方外聘人员。两组工作人员的一般资料对比分析,P>0.05,有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参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完善科室有关规章制度,优化消毒灭菌流程,向护理人员讲述职业暴露有关知识,强调危害性要求工作人员严格依照规章制度执行各项操作。

研究组实施综合防范管理:(1)加强培训学习,供应室人员需实施专业知识培训,包括有关文件与制度。加强岗位安全培训,包括医疗器械、手术衣、手术室敷料等物品消毒灭菌技能,以及感染知识,并强化职业安全意识,提高自我防护意识。(2)完善专业制度,依照国家专业规范与有关标准,完善职业暴露的预防体质,指导与约束工作人员的行为,确保规范化工作。如进入污染区时需佩戴口罩、佩戴圆帽、穿隔离衣等。(3)环境管理,合理零空间,详细分类消毒、清洁等用品,实施分区管理,对无菌区域、清洁区域、污染区域范围进行明确,设置责任人,做好工作安排、工作检查与监督。(4)加强重点环节防护管理:其一,科学使用和保存化学消毒剂,由经验丰富人员配置消毒剂,做好自身防护,房间保证大空间,安装空气净化装置或通风换气系统,有效换气。其二,防护环氧乙烷,环氧乙烷灭菌器指定专人管理,定点发放,专岗操作。其三,烫伤防护,在灭菌完毕以后,工作者需在门口处站立,避免高温蒸汽烫伤。在卸载物品时取防烫伤手套佩戴,不可直接接触高温物品。其四,预防锐利损伤,消毒灭菌锐器时穿戴手套,清洗过程动作轻柔,避免出现锐器指人现象,工作者在操作过程中不可使用手分离针筒与针头。(4)加强心理管理,提高护理人员协调性、合作性,营造良好工作氛围,缓解心理疲劳。完善有关机制,释放压力,消除不良情绪。

1.3 观察指标

(1)对比职业暴露发生率。(2) 评估工作人员管理前后职业暴露知识掌握情况,包括发生原因、防范措施、注意事项等,量表满分为100分。(3)后评估工作人员综合能力,包括器械管理能力、职业暴露防范能力、综合能力评分,其中器械管理能力、职业暴露防范能力分别为50分。

1.4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数据采用SPSS19.0分析,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

2 结果

2.1 两组职业暴露发生率比较

研究组职业暴露发生率低于参照组,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如表1所示。

表1:两组职业暴露发生率比较(n/%)

组别

n

消毒剂损伤

其他

锐器损伤

发生率

研究组

25

0(0)

0(0)

1(4.00%)

1(4.00%)

参照组

25

2(8.00%)

1(4.00%)

3(12.00%)

6(24.00%)

X2

/

/

/

/

4.3423

P值

/

/

/

/

0.0431

2.2 两组管理人员管理能力比较

研究组管理后器械管理能力、职业暴露防范能力、综合能力评分均高于参照组,差异P<0.05。如表2所示。

表2:管理人员管理能力分析(X±S)

组别

器械管理能力

职业暴露防范能力

综合能力

参照组

25

41.23±4.52

42.78±3.41

83.89±5.54

研究组

25

47.81±4.15

48.09±1.23

95.23±5.12

X2

5.1214

5.6745

6.7845

P

0.0000

0.0000

0.0000

2.3 两组管理质量比较

研究组回收效率评分、包装质量评分、供应及时性评分高于参照组,差异显示为P<0.05。如表3所示。

表3:两组管理质量比较(X±S)

组别

n

回收效率

包装质量

供应及时性

研究组

25

9.23±0.45

9.31±0.54

9.42±0.53

参照组

25

8.36±0.37

8.28±0.49

8.15±0.42

T值

/

4.2739

4.6796

5.0856

P值

/

0.0000

0.0000

0.0000

3 讨论

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接触有害物质、有毒物质、传染病病原体,极易发生职业暴露,对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产生威胁[2]。针对消毒供应中心所存在的安全隐患实施预防管理,确保器械消毒质量,并预防职业暴露,具有显著应用价值。护理标识可提醒与警示护理人员。大量临床实践表明,消毒供应中心应用综合防范管理,有助于预防风险事件,降低职业暴露发生率,有助于提高工作人员综合能力,具有显著应用价值[3]。本次研究中,研究组应用综合防范管理,结果显示,研究组职业暴露发生率低于参照组,差异P<0.05。研究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参照组,差异P<0.05。综合防范管理为新型管理方案,加强岗位安全培训、完善专业制度、做好内容防护、加强心理管理等,提高预防与安全意识,不断学习,并补充工作人员新技能,促使行为规范性有效提高,降低职业暴露发生率[4]。另外,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管理后职业暴露有关知识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管理后器械管理能力、职业暴露防范能力、综合能力评分均高于参照组,差异P<0.05。研究组管理质量评分高于参照组。表明综合防范管理可提高工作人员综合能力,具有显著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实施综合防范管理,有效预防职业暴露,提高综合能力,得到满意评价。

参考文献:

[1] 张淑慧. 消毒供应室护理工作的安全隐患及对策[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20,7(52):181,185.

[2] 曾金晶. 消毒供应室护理工作的安全隐患及对策[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20,7(42):116,136.

[3] 苏健,邹芳. 消毒供应室护理工作的安全隐患及对策[J]. 特别健康,2020(4):221-222.

[4] 姚月华. 消毒供应室护理工作的安全隐患及对策[J]. 饮食保健,2019,6(14):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