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护理学课程思政建设的实践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9-13
/ 2

基础护理学课程思政建设的实践探究

董璐

三峡大学附属仁和医院 湖北宜昌 443000

摘要:基础护理学作为护理专业的核心课程,在为社会培养护理人才的教学过程中,专业技能与思想素养同样重要。因此将课程思政纳入专业教学,以立德树人为目标,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水平和职业素养显得尤为重要。基于此,本文结合基础护理学的教学实践,从多个角度探讨了基础护理学课程思政建设的实践路径,以期为广大专业教师提供一定的教学参考。

关键词:基础护理学;课程思政;建设实践

引言:

基础护理学是高职护理专业的必修课程,同时也是核心基础课程。基础护理学主要涵盖了基本护理知识和相关技能,是进一步学习其他课程的基础与前提,同时也关乎学生将来的就业状况。在课程思政的要求下,高职院校需要深入挖掘课程本身的思政元素,教学过程中重视德育培养,既要培养具有综合素养的专业技能人才,又要重视人才的思想政治素养,真正培养德才兼备的护理人才。

1明确教学方向,重视爱国主义教育

职业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为社会培养专业技术人才,为国家培育社会主义接班人。从这一教育目标可以看出,课程思政的首要任务就是帮助学生明确政治方向。在基础护理学的“课程的基本任务和学习目的”一章中,教师可以带领学生共同了解我国护理事业的发展历史。如在国家的领导和推动之下,我国的护理事业蓬勃发展,护理从业人员总量也从建国初期的3万余人发展到了如今的400万余人,这从根本上解决护理人员不足的现状;在国家的推动之下,越来越多的新兴技术在护理领域得到了应用,同时护理模式也在逐渐优化等。通过对护理事业的发展回顾,不仅可以让学生深刻认识到行业自身的发展历史,同时也能够让学生认识到国家在推动护理事业发展时所做出的贡献,强化学生的爱国之情,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护理工作对于社会发展、国家建设的重要价值,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斗志[1]

2转变职业观念,加强职业素养教育

从教学实践中可以发现,部分学生在报考护理专业之前对护理工作的认识程度不足,而当学生进入工作岗位后才发现护理工作的艰辛,这就导致其将一些负面情绪带到工作中,甚至会选择直接离开工作岗位。针对这种情况,高职院校应当加强学生对于专业、工作本身的认识,转变错误的职业观念,加强职业素养教育。如在学习“护理学的基本概念”时,教师需要从多个角度向学生介绍护理学,包括人、环境、健康和护理的四个基本点,强化各个要点之间的联系,以让学生对护理学形成客观认识。与此同时,教师还可以结合社会时事,带领学生回顾抗击新冠中护理人员发挥的巨大作用,突显不怕困难,无私奉献的精神,逐步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2]

护理工作的主要对象是“病人”,而护理工作的任何细节均可能直接关乎病人的身体健康。在学习“护士工作与法律”的相关内容时,可以穿插一些真实的案例,如某护理人员未按照医院的巡视制度及时巡查病房,导致患者病情发生变化后未及时发现等;某护理人员在交接班时忽略了医嘱内容,导致患者病情加重等。通过一个个的实际案例,一方面可以强化学生对于护理工作的正确认识,认识到护理工作所承担的社会职责。另一方面则能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向学生强调认真负责、恪尽职守的职业素养,要求学生在将来踏入工作岗位后能够严格遵循工作制度,规范护理行为,培养学生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

3加强临床护理思维教育

护理学具有极强的实践性,实际工作过程中要求护理人员结合自己的专业知识,运用好护理思维,针对患者的实际情况设计护理方案,从而保证护理质量。在“静脉输液”实践课上,学生完成静脉输液练习后可以使用问题导向法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思考每一项操作的作用和意义。如输液之前为什么要对药物酸碱度、渗透压和浓度进行评估?为什么要控制输液的速度?为什么要在患者输液时定期巡视。通过教师的问题引导,学生结合所学知识能够给出正确答案。评估药物的目的在于选择合适的血管;控制输液速度可以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概率;输液巡视则是为了及时判断患者的状况和反应,从而预判并发症,保证患者安全。通过实践过程中的思维引导,学生不仅掌握了基本的操作技能,同时也逐步形成了护理思维,能够独立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

4创新教学方法,丰富教学手段

长期以来,思想政治教育以独立课程的形式而存在,主要通过课堂教学的方式来向学生灌输思想政治知识。在“重专业”思想的驱动下,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对于思想政治课程的重视程度严重不足,且课程本身采取了灌输式的教育方式,学生缺乏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导致形式效果大于实际效果。而在课程思政背景之下,专业教师应当创新教学思维,积极应用多种教学手段,以促进学生积极性,提高教育效果。

4.1转变学生角色

转变学生角色可以让学生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例如:将“输液故障”视为主题,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去研究这一主题,利用课余时间整理相关知识内容。在课堂上,教师与学生进行角色互换,每个小组选出一名代表上台讲解自己的研究内容,最后再由教师引导学生提炼总结。在这一过程中,课前准备环节就是学习的过程,主题的设定能够激发学生的主动思考,引导学生去了解相关知识,同时也培养了团队合作能力、思考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而在课堂上的讲解阶段,教师作为“学生”角色可以向学生进行提问,适当穿插思政内容,引导学生将输液故障与思政知识结合在一起,从而实现思政教育的渗透

[3]

4.2组织社会实践活动

社会实践活动具有直观性的特点,一方面可以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护理工作,另一方面则可以实现思政教育的渗透。教师可以向地方医院提出申请,带领学生走进医院,让学生近距离观察护理人员的工作情况,直观了解到护理工作的具体内容,同时也能够感受到护理人员的爱岗敬业精神。在参加社会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把握好教育契机,有意识地渗透责任意识、劳动意识和服务意识等教育内容,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有所收获。

5结语

综合来看,加强基础护理学课程思政建设是时代发展对护理专业教育提出的基本要求。专业教师应当重视课程思政的渗透,从专业教育角度出发,深入挖掘思政教育元素,把握教育契机,在培养学生专业技能的基础上,不断提升学生的思想政治水平。

参考文献:

[1]韩华丽.中职护理专业《护理学基础》课程思政建设的实践探索[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教育科学, 2021(10):3.

[2]陈调调,朱海燕,候卿,等.高职"护理学基础"课程思政建设的实践探索[J].科教文汇, 2020(4):2.

[3]张艳云.基础护理学与思政教育相融合的课堂教学设计及应用[J].现代教育论坛, 2018, 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