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管理模式在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9-14
/ 2

优质护理管理模式在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探讨

李伏琴 张辉

宁夏石嘴山市第二人民医院 宁夏 石嘴山 753000

摘要:目的:分析优质护理管理模式在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探讨。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0月某市人民医院内科收治的9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服务。比较两组满意度、生活质量、心理状态。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6)。施护后,两组生活质量量表评分均高于施护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焦虑、抑郁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管理模式在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提高患者满意度及生活质量,缓解患者不良情绪。

关键词:优质护理管理模式;内科护理管理;应用

引言

内科系统解构复杂,且根据病情特点及生理特点有明显的变化,掌握内科系统要点对开展护理工作有重要意义。为提高本院内科临床带教水平,本研究了优质护理管理模式在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取得满意效果。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0月某市人民医院内科收治的9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5例。观察组男23例,女22例;年龄41~89岁,平均(62.7±3.6)岁;病程1~25年,平均(10.6±2.7)年;对照组男24例,女21例;年龄40~88岁,平均(62.8±3.5)岁;病程1~24年,平均(10.5±2.8)年;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患者及家属对本研究内容知情同意[1]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指导患者正确服用药物、卧床休息,并加强疗效观察以及生命体征监测,发现异常情况及时上报。观察组采用优质护理服务。①构建优质护理小组:以护士长为组长,构建针对内科患者的优质护理小组,小组成员须接受优质护理服务理论知识和业务技能培训,不断提升其专业知识水平,树立服务意识,做好患者的病情监测、护患沟通,为患者提供专业、及时、优质、高效的护理服务。②责任化护理:住院患者由指定护理人员为其开展全程护理服务,从而确保护理工作的持续性以及连贯性,护理期间了解患者的病情及相关问题,更好地给予针对性护理和管理。③情绪管理:与患者交流过程中,向其介绍良好的情绪状态有利于维持病情稳定以及加快疾病康复,全面掌握患者的病情状况和心理状态,沟通时合理运用语言,并具有一定的目的性,及时发现患者不良情绪;耐心解答患者或家属的问题,及时了解患者内心感受,充分把握其心理动向,及时提供心理疏导,确保患者情绪状态稳定;向患者介绍自我情绪管理的方法,不断改善其心理状态,提升自信心。④饮食管理:向患者讲解患病后科学合理膳食对改善病情的重要性,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给予其细致、全面的日常饮食指导,为其制定个性化的食谱,鼓励和督促患者严格遵循饮食方案,满足患者的营养摄入需求,确保营养均衡,避免不良饮食行为。鼓励患者通过腹部按摩、多饮温水、定期排便的方式改善肠道蠕动情况,预防便秘等并发症。⑤病情管理:做好患者病情的密切监测和管理,确保临床疗效,强化护理巡视,细致观察患者症状表现,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及时跟进相关检查结果并做好记录,全面细致地分析相关信息,与主管医生加强沟通并及时反馈;关注药物应用后的疗效和不良反应,并详细记录。开展健康宣教,向患者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同时通过科普讲座、病友交流会、微信平台推送、PPT展示等多种形式全方位提升患者对于疾病的认知度,使其了解病因病机、自身病情状况、常见并发症等,进而引导患者不断规范日常行为,使其积极主动地配合各项医护工作[2]

2结果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6)。见表1

表1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n(%)]

组别

n

非常满意

满意

不满意

总满意

观察组

45

37(82.22)

8(17.78)

0

45(100.00)

对照组

45

21(46.67)

20(44.44)

4(8.89)

41(91.11)

Χ2

5.392

0.026

3结论

优质护理服务紧密围绕患者的病情和需求,积极优化各项基础护理,开展责任制护理,不断对护理内涵进行深化,是对常规护理模式的进一步拓展和升级,可更好地结合患者的病情状况、心理状态以及护理需求等制定护理方案并严格落实,能够满足患者的个性化服务需求。优质护理服务紧密围绕患者的病情和需求,能够进一步满足患者的个性化服务需求。具体措施如下:

(1)做好护理人员个人防护

内科应根据科室情况,向医院相关部位,申请防护用具,做好自我防护管理。护理人员在配置化疗药物或接触化疗药物时,应做好个人防护工作,如配带口罩、护目镜、防护衣等。正确佩戴口罩,规范隔离衣穿脱方式,皮肤破损者佩戴双层手套,并严格按照规范进行各项操作,以免感染情况的发生。增加化疗药物的管理力度,尽可能避免直接接触化疗药物。对化疗药物进行配置时,应先对药物包装瓶颈部、底部轻轻敲击,确保瓶颈处无药物残留。安瓿等需要用手掰开的药物,应用纱布衬垫,以免药物飞溅。严格按照规范配置化疗药物,接触化疗药物后,规范洗手步骤,以免化疗药物残留,进而影响护理人员的身体健康。

(2)提高护理人员专业素质

针对新入职内科的护理人员,由于刚入职,缺乏临床护理能力,难以将学校学习的知识与临床实际相结合。对此,刚入职的护士,应给予系统性、全面性岗前培训,培训内容包括规章制度、护理操作、患者健康教育等内容,促进相关知识掌握程度提升,并且能在临床护理中灵活使用。培训结束后,对其进行考核,考核不合格者,需要重新补考,直至考核合格,方可独立上岗工作。同时,还应根据科室实际情况,定期组织内科相关知识培训,并以实际病例举例,结合病例进行讨论,不断提升护理能力。鼓励护理人员继续教育,分批次、计划性组织护理人员进修学习,使其专业理论知识、专科护理操作技能不断提升与完善。要求每一位护理人员均应熟练掌握内科常用化疗药物的适应证、禁忌证、用量和用法等,要求严格按照说明书内容对患者使用药物,以保证药物疗效良好[3]

综上所述,优质护理管理模式在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显著,可提高患者满意度及生活质量,在缓解患者不良情绪中具有重要价值。

参考文献:

[1]刘清林.优质护理管理在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9,13(18):219-220.

[2]周桂林.优质护理管理模式在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探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57):322-323.

[3]刘先容.优质护理管理模式在内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探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49):238+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