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剂管理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与优化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9-14
/ 2

药剂管理在肿瘤治疗中的应用与优化策略

刘洋 曹荣

宁夏石嘴山市第二人民医院 宁夏 石嘴山 753000

摘要:目的:探究医院药剂科对于规范临床上抗肿瘤药物的安全性管理的必要性,指导临床上合理使用抗癌药物。方法:300例肿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50例。对照组采用一般的传统药物的安全性管理;观察组采用规范性的抗癌药物的安全性管理新模式。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用药种类、治疗花费以及住院时间等均要高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50.7%(76/150)高于观察组的35.3%(53/1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院药剂科室对于抗肿瘤药物采取安全合理的管理模式,能够显著减少患者的住院时间,同时还能够降低患者的医疗费用,减少其不良反应,最大程度上的增强治疗的效果,获得临床用药的安全、有效。

关键词:药剂科室;抗肿瘤药物;规范安全管理;临床用药

肿瘤药剂科作为医院的基础科室,主要职责是根据医院科研和教学的的需求,撰写基本用药目录计划,了解药品相关信息,为病人提供优质廉价药品;检测药物不良反应,指导临床合理用药,制定院内制剂及相关科研方案。随着用药安全和药品价格等相关问题的持续升温,加强药事管理也是所有医院的必由之路,做好药剂科药事管理是做好药事管理的关键。今年来,随着社会的进步,药剂科药事管理的侧重点已经逐渐从以药品为中心向以病人为核心转变。医院药事管理是将药学与管理学相结合,摸索与探讨医院的运行规律和管理内容,使医院的管理更科学合理。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20年4月~2022年4月本院收治的300例肿瘤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50例。对照组中,男76例,女74例;平均年龄(42±9)岁;观察组中,男75例,女75例;平均年龄(41±9)岁。患者的肿瘤种类主要有:胃癌、肺癌、乳腺癌、肝癌以及结肠癌等。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在一般性的传统药物安全性的管理模式下进行临床药物治疗。观察组患者则使用本药剂科室的规范性的针对于抗肿瘤药物的安全性的管理,其内容包括:①医院药剂科室的工作人员的应改变固有观念,增强对抗癌药物的认识度,采取正确的态度;②对药剂科的工作人员加强其培训,对其进行不定期的考核,经考核合格以后才可以上岗;③药剂科专门成立工作小组,针对医生开的处方,进行审核,避免用药错误;④工作人员应向患者的家属详细讲解用药的注意事项以及可能发生的副作用,帮助患者的家属以及患者本身逐步建立起良好的用药习惯;⑤建立相关的患者信息表,对患者的临床情况进行记录。

1.3观察指标

根据《临床用药指导原则》以及抗肿瘤药物的使用说明,为患者制订抗癌药物的调查表。对两组患者的病理书进行统计分析,其内容主要有: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住院时间、治疗花费以及用药种类等四个方面。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治疗情况对比

对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治疗花费以及用药种类进行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两组患者的药物治疗情况对比(x-±s)

组别

例数

治疗花费(元)

住院时间(d)

用药种类

对照组

150

61242±1621

25.8±4.7

4.1±1.3

观察组

150

43652±920

18.6±2.4

1.9±0.5

2.2两组不良反应对比

对照组患者的发生率为50.7%(76/150),观察组的发生率为35.3%(53/15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2.828,P<0.05)。见表2。

表2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对比(n,%)

组别

例数

消化系统

心血管系统

泌尿系统

血液系统

其他系统

发生概率

对照组

150

25

14

18

10

9

50.7

观察组

150

18

11

8

8

8

35.3

3讨论

临床调查发现,抗肿瘤药物的使用存在非常多的安全隐患。例如一些药物的适应症不明确,药理机制不清楚。此外,医生对于药物缺乏足够的了解,尤其是药物的作用机理,药物相互作用,使得在对患者进行用药时出现偏差,增加了不安全因素。所以,急需对抗肿瘤药物进行规范化、安全性管理。本研究选取300例肿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150例。对照组采用一般的传统药物安全性管理;观察组采用规范性的抗癌药物安全性管理新模式。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显示:对照组患者的平均用药数量及种类、治疗花费以及住院时间等均要高于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对照组患者的发生率为50.7%,观察组的发生率为35.3%,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规范性的安全管理,不仅是针对抗肿瘤的药物本身的管理,还要求对药剂科室的工作人员进行安全性的教育,增加其安全意识,提高其对于抗肿瘤药物的认识程度,真正做到以患者为中心,以科室为家庭的观念。药剂科室作为临床抗肿瘤药物的管理以及配发部门,是非常重要的环节,肩负着患者的用药安全使命,对于规范用药,责无旁贷。

综上所述,医院药剂科室对于抗肿瘤药物采取安全合理的管理模式,在癌症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能够显著减少患者的入院时间,同时还能够降低患者的医疗费用,降低其不良反应发生率,最大程度的增强治疗效果,使得临床用药更加安全、有效。

参考文献:

[1]徐程.增敏药剂联合放疗在肿瘤治疗中的效果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5(06):39.

[2]吴草治.药剂科规范抗肿瘤药物安全管理的必要性[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5,10(02):188-189.

[3]胡俊霞.药剂科规范抗肿瘤药物安全管理的必要性探讨[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9(02):242-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