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建筑中的混凝土结构施工方法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9-18
/ 2

土木工程建筑中的混凝土结构施工方法分析

丘振杰

身份证号:441425197810294156

摘要:近年来,随着社会建设的不断发展,在土木工程项目建设中,混凝土是主要的施工材料,混凝土材料在可塑性、抗压性、耐火性与整体性等方面都具有显著的优势,并且制作混凝土的材料易于获取,因此在土木工程建筑施工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在土木工程建筑中大面积应用混凝土能够提高建筑的稳定性。混凝土结构施工对土木工程建筑质量有着直接影响,在具体施工中,要加强对于混凝土结构中各项施工工序的重视,对混凝土结构施工中的技术要点进行详细分析,提高混凝土结构的整体质量。本文对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施工要点展开了探讨。

关键词:土木工程;混凝土结构;施工方法

引言

土木工程混凝土结构是建筑工程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结构形式,具有优良的物理、力学性能,广泛应用于住宅、商业、道路、桥梁、隧道等建筑领域。然而,混凝土结构的施工管理存在着许多挑战和问题,如施工质量难以保证、工期延误、安全风险等。随着现代建筑技术的不断发展,建筑工程的施工管理也越来越重要。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管理研究是为了解决施工管理中遇到的问题和挑战,有效的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管理可以提高施工质量、缩短工期、降低成本,并提高建筑工程的安全性和可持续性。本文旨在探讨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管理的重要性和方法,并以某国际广场混凝土结构施工的工程概况为例,分析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原因,提出一些有效的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管理方法和措施,包括选择低热混凝土材料、控制混凝土水灰比、设定伸缩缝及缓凝剂及均匀浇筑等,保证混凝土密实度,验证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管理的实际效果和可行性。总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管理是建筑工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通过深入研究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管理,可以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效率和可持续性。

1关于混凝土的详细阐述

混凝土工程施工是现代建设中基本和关键的施工项目之一,其浇筑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和决定了整体质量的好坏,尤其是由于高楼大厦的增加,大尺寸混凝土结构日益增多。这就必须进一步改善混凝土浇筑的工艺方法,防止和处理各种混凝土浇筑的质量缺陷,从而保证整体施工的质量,从源头上防止各种建筑施工安全事故的出现。因此,建筑从业人员在建筑设计、施工时,应十分重视混凝土施工问题,尤其对发生裂纹的情况应及时处理,进行修正。

2土木工程建设中钢筋结构存在的问题

2.1混凝土材料质量的问题

水泥在制造的过程中,是由各种物质所组成的复合材料,所以,水泥品质和建筑材料的品质有着直接的联系,唯有提高水泥材料的品质方可获得优秀的水泥。混凝土材质可以分为细砂、水泥、混凝土及其他胶合剂,所以,在水泥制造中,首先要确定这些水泥材料的质量,对水泥产品进行严格检查认证,比如,在对混凝土的检验中,要仔细审核其制造时间和生产厂家的情况,以确定其来源的正规性质,而在对砂的检验时,也需要对于砂的粒径尺寸进行严格规范检验,另外,也要检测细砂的含水泥成分。

2.2混凝土强度不足

混凝土强度由原材料配比与混凝土保养效果决定。因此,施工单位必须根据土木工程建设的具体要求来选择合适的原材料,保证材料配比合理、质量合格,这样才能有效提高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抗渗性等性能。在不同类型的土木工程中,在混凝土原材料配比方面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在制备混凝土之前,必须了解土木工程对混凝土的硬度要求,按照要求制备混凝土。在制作完成之后必须要检测混凝土的强度,若检查结果显示混凝土强度不足,未达到技术指标,则在项目建设要禁止使用这些混凝土。另外,为了保证混凝土质量的安全性,必须要做好混凝土硬化后的养护工作。

2.3对混凝土结构的养护不足

土木工程建筑当采用了混凝土构件时,需要对浇筑过混凝土的项目部分加以及时合理的浇筑,以此来提高混凝土中热能的散发和提高混凝土构件的刚度,使其能达到施工要求。但是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比如施工好钢筋构件后,如果没有有效地给钢筋进行浇水养护或是直接把这一过程忽略,这些都会对钢筋构件的质量造成直接的冲击,从而使建筑物无法适应人们的要求。

3土木工程建筑混凝土结构施工方法

3.1合理配置原材料

在各个地区甚至是建筑的各个结构,对于混凝土结构的需求也多种多样,所以这就要求有关人员经过对情况的具体分析,对水泥的各种原料进行科学合理的搭配,合理使用各种原料,避免浪费建筑材料,节约成本的同时使其满足建筑需要。有些不良建筑队伍为了降低成本,在水泥中添加硅粉强化水泥自缩值,建筑队伍在混凝土结构施工过程中也要避免这一点。虽然在水泥中添加硅粉可以提高水泥的自缩值,但是这也会对水泥的品质产生不良影响,使建筑出现安全隐患。所以建筑施工队伍在混凝土构件浇筑过程中,要使用合适的原材料配置来增加混凝土构件的自缩值。

3.2加强混凝土养护

在混凝土结构养护中,温度控制是一项重点内容,在混凝土施工的全程都要重视温度控制,包括原料选择、配比设计和混凝土拌和、运输、浇筑与保养。在冬季,混凝土入模温度要高于10°C,夏季温度较高时,入模温度大于30°C。具体养护方法如下:混凝土表面达到终凝以前,施工人员进行喷雾、洒水并覆膜,同时进行二次收面处理,避免收缩裂缝的出现,使用土工布覆盖基础顶面,起到保温保湿的效果。对于具备表面蓄水养护条件的工程,蓄水深度不得低于15cm。冬季浇筑时,必须注意控制好环境温度和湿度。采取长时间的保温保湿、缓慢降温措施,有助于应力松弛,增加冷却循环水的通水时间,将内部温度降至低于40°C,这样能够有效地避免由于温差过大而出现开裂。在工期紧且满足温差条件时,可提前拆模,必须选在白天拆模,不可在夜间或温度过低的环境下拆模,拆模完成后,及时做好包裹措施,建立混凝土表面的小环境,达到温差要求。

3.3科学应用浇注技术

第一,在项目进行前对浇筑地进行了现场检查,并对施工现场进行了清洗,同时应用清水湿润施工物的表面,为混凝土的进行施工创造了优越的条件,以确保浇筑项目的成功进行。第二,根据项目的施工对钢筋的大小进行了多次检查、校准和验证,以保证所有数据都达到了项目的施工要求。第三,建筑工程施工的技术人员也要根据浇筑图进行布置作业,并按照具体的施工部分实施了浇筑施工,即:在楼梯的浇筑中要按照由下至上的规律,首先对楼板的钢筋进行振实,然后再与踏步的钢筋一起浇筑,逐层向上完成了施工工作,在浇筑中注意对踏步的钢筋进行抹平,并采用了严格的施工程序,以确保质量。

结语

综上所述,土木工程建设过程之中,混凝土构件的浇筑技术的高低水平和整体施工的进展都有着非常紧密的关联。而由于中国近些年市场经济的发达以及科技的进步,在建筑行业中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不过,从总体来看,中国和发达国家相比还是有不小的差别,这影响着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进一步提高。因此,我们必须要不断探索,提升自身的技术水平,从而使混凝土施工技术再进一步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刘娴.土木建筑工程中的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分析[J].四川建材,2022,48(12):117-118.

[2]梁小英,丰瑛,张小利,郭博,赵丽萍.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在土木工程建筑中的运用[J].建筑科学,2022,37(09):183.

[3]郭晓娜,张玉林.土木工程建筑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的应用[J].砖瓦,2022,(02):172-173.

[4]刘向梅,王克强.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在土木工程建筑中的实践探析[J].中国建设信息化,2022,(18):6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