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化皮肤护理在危重症患儿压力性损伤预防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9-18
/ 2

结构化皮肤护理在危重症患儿压力性损伤预防中的应用

范苏红

常州市儿童医院重症监护室    江苏常州    213000

【摘要】目的:探讨结构化皮肤护理在危重症患儿压力性损伤预防中的应用。    方法:选取本院重症监护室于2022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患儿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34例,对照组予常规皮肤护理,观察组则实施结构化皮肤护理。观察并比较两组患儿住院期间压力性损伤的发生情况。   结果:观察组患儿住院期间压力性损伤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对危重症患儿实施结构化皮肤护理方案,可有效预防并减少患儿住院期间压力性损伤的发生,减轻患儿的身心痛苦,提高护理质量。

【关键词】结构化皮肤护理;小儿;危重症;压力性损伤

儿科重症监护室多收治患有各种危重症疾病的小儿,患儿多病情危重,喂养困难,免疫力较低,循环较差,需严密的监护并遵医嘱予以各类治疗。由于小儿皮肤较薄,角质层仅为成年人的1/4~1/3,极易发生压力性损伤。压力性损伤又称压疮,指皮肤和(或)皮下组织长期受到压力和(或)剪切力的作用,发生局部组织缺血、缺氧,进而发生皮肤发红且压之不褪色、水疱、皮肤破损等[1],包括医疗器械相关压力性损伤,即因氧气面罩、各类管道、血压计袖带、气管插管等医疗器械因长时间附着并压迫于皮肤或软组织表面而造成的皮肤损伤。压力性损伤的发生不仅造成患者的痛苦,增加治疗费用和治疗难度,还可能因此诱发全身性感染,严重影响预后,甚至因此引发医疗纠纷[2]。结构化皮肤护理方案指基于循证医学,通过多学科协作,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及需求制定出个性化的皮肤护理方案,从而有效预防并改善皮肤问题的一种皮肤护理方案[3]。本文将结构化皮肤护理方案应用于危重症患儿中,有效预防并减少了患儿住院期间压力性损伤的发生。报道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本院重症监护室于2022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患儿6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各34例,对照组中男19例,女15例,年龄1个月~12岁,平均年龄(3.8±1.3)岁;对照组中男17例,女17例,年龄3个月~13岁,平均年龄(4.0±1.5)岁。纳入标准为:(1)皮肤完整;(2)能配合治疗;(3)排除合并有严重皮肤疾病者;(4)排除入院前已发生压疮者或严重皮肤损伤者;(5)患儿家长知情同意本研究。两组患儿年龄、性别、疾病诊断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对照组予常规皮肤护理,观察组则实施结构化皮肤护理。实施如下:(1)风险因素分析:回顾性分析我院新生儿科过去一段时间内新生儿医源性皮肤损伤的发生情况,识别并分析其中现存及潜在的风险因素,以及护理流程、操作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经讨论总结出以下几点:护士缺乏责任心和风险意识;粘胶产品及医疗器械选择和使用不当;操作不规范;观察和巡视不到位;缺乏预见性护理措施。根据以上因素,结合本科室实际情况,制定出可行性、预见性、针对性的护理计划。(2)导管及器械管理:使用各类医疗器械,留置各类导管时,应妥善固定,在其压迫的皮肤下方使用泡沫敷料、水胶体敷料等加以衬垫,以免直接压迫皮肤表面。在不影响医疗器械使用的情况下,可定时移动医疗器械或管道的位置,使压力重新分布。因潮湿可削弱皮肤抵抗力,因此受压局部皮肤应保持干燥,及时擦干汗液、分泌物等。严格交接班,每班必须检查患儿全身皮肤情况,尤其是所使用医疗器械或留置管道下方受压部位的皮肤,并做好记录,发现异常及时处理。(3)局部减压护理:卧床患儿床头抬高不超过30°,以避免剪切力和骶尾部受压。搬动患儿时避免拖、拉、推等动作。对于限制仰卧患者,护士应指导并督促患儿间断抬臀,以减轻局部组织长期受压。此外还可使用气垫床,以有效降低局部受压面积及垂直压力,对于预防压力性损伤效果明显。(4)皮肤护理:注意保持被单的平整、干燥及清洁,以有效减轻物理刺激与患儿皮肤受到的摩擦力,并注意保证皮肤的干燥,及时对大小便进行清理,清洗后可给于爽身粉或尿湿粉,油剂等涂抹,放置便器,监护仪导线的安置应注意平整,防止强行抽拉。对难免性压力性损伤高危患者,可使用泡沫敷料、水胶体敷料等粘贴于患儿受压皮肤表面,避免骨隆突处直接受压,减少摩擦。

1.3 观察指标:观察并比较两组患儿住院期间压力性损伤的发生情况。压疮的评定和分期参照美国国家压疮专家咨询小组(NPUAP)制定的新版压疮分期标准对压疮进行6期分级[4],包括1、2、3、4期及可疑深部组织损伤和不可分期的压疮。

2、结果:观察组患儿住院期间压力性损伤的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儿压力性损伤发生情况的比较(n/%)

组别

例数

医源性皮肤损伤

观察组

34

0(0)

对照组

34

2(5.88%)

P

<0.05

3、讨论

儿科重症监护室多收治病情危重的患儿,需密切的监护和治疗,在此过程中,常需予以吸氧、监护、予以留置各类管道等。氧气管、监护仪、各类管道长时间固定、压迫于皮肤表面,如不加以关注,则可能导致皮肤受压,发生医疗器械相关性压力损伤。同时由于患儿皮肤菲薄,皮肤免疫力低,疏于预防和观察,也成为发生压力性损伤的风险因素,不仅增加患儿的痛苦,增加治疗、护理难度,严重者还可能引起患儿家长的不满,引发医疗纠纷。有调查显示:小儿住院期间压力性损伤的发生远高于其他科室。压力性损伤是的护理敏感指标之一,其发生不仅造成患儿的痛苦,增加治疗和护理难度,还可能成为感染的门户,影响患者疾病预后。

结构化皮肤护理方案是根据护理对象的具体情况制定有计划、有目的的护理方案,强调了护理工作内容的标准化和程序化,制定合理、科学的皮肤护理路径以提高皮肤护理的工作质量和护理效果[5]。本文中通过加强对各层级护士的培训,提高护士的责任心和风险意识,规范粘胶类产品和医疗器械的使用,加强巡视,做好各类预见性的护理措施,严格护理操作,从而有效预防并减少患儿压力性损伤的发生。

综上所述,本文对危重症患儿实施结构化皮肤护理方案,有效预防并减少了患儿住院期间压力性损伤的发生,对减轻患儿的身心痛苦、提高护理质量起到了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曹晓容,刘晓云,高静.压疮的国外预防及护理进展[J].护士进修杂志,2016,31(18):1653-1654

[2]杨童玲, 王丽, 张崇凡,等. 新生儿医源性皮肤损伤的评估要点和预见性护理的专家共识[J].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2020, 15(3):161-165.

[3]贾静,徐晶晶,仇晓溪.结构化皮肤护理方案对降低患者失禁性皮炎患病率的应用效果[J].中华护理杂志,2016,51(5):590-593

[4] 陈丽娟,孙林利,刘丽红,等.2019版《压疮/压力性损伤的预防和治疗:临床实践指南》解读[J].护理学杂志,2020,35(12):41-43,51

[5]史艳花,王建永,狄现花.结构化皮肤管理模式在神经内科失禁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20,26(3):104-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