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自测血压对社区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和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9-20
/ 2

家庭自测血压对社区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和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尹清芳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三师红星一场医院 839108

【摘要】目的:对于社区高血压患者开展家庭自测血压后患者的血压控制和治疗依从性的有关探究。方法:选取2021年12月—2022年12月社区接收的高血压患者共计150例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数表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5例。其中,对照组的患者给予常规管理服务,观察组的患者则开展家庭自测血压干预措施。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血压水平,生活质量评分和临床治疗的依从性。结果:两组患者的血压水平均有所下降,但观察组患者的血压下降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观察组患者的整体指导依从性为远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社区的高血压患者开展家庭自测血压服务管理后能够更好的控制患者的血压水平,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依从性。

关键词:家庭自测血压;高血压;血压控制

目前我国在逐步步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心脑血管的相关疾病的发病率远高于中青年人群。高血压得不到控制会对患者的心脏、肾脏视网膜造成不可逆的损害。我国大多数高血压病人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是高钠低钾饮食,绝大部分地区的人群每日的盐摄入量在12—15g甚至更高,而且超重和肥胖也是成为我国高血压患病率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由于高血压为慢性疾病,住院的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得当出院后需要居家持续监测血压,定期口服降压药物,这就要求患者具备一定的自我管理能力和临床依从性。为此,本次研究选取了社区所接收的高血压患者共计150例旨在探究家庭自测血压的具体实施效果,现将相关结果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1年12月—2022年12月社区接收的高血压患者共计150例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数表的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5例。对照组男性患者43例,女性患者32例,年龄42—78岁,平均年龄(52.46±4.36)岁,病程1—15年,平均病程(3.45±2.46)年;观察组男性患者40例,女性患者35例,年龄41—79岁,平均年龄(53.45±2.14)岁,病程1—16年,平均病程(4.25±2.47)年。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经对比后无较大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纳入与排除标准

1.2.1纳入标准:(1)患者了解本次实验目的,并已签署执行同意书;(2)患者的基本资料完善,符合高血压的诊断标准。

1.2.2排除标准:(1)有重要器官功能不全的患者;(2)有传染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恶性肿瘤的患者。

1.3方法

对照组开展常规管理措施,主要是由社区的家庭全科医生被患者定期进行电话随访,询问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是否按时服用降压药物等,嘱咐患者如若存在身体不适时,要立即前往医院就医。

观察组的患者在对照组的患者的基础上,开展家庭自测血压干预措施,由社区的全科医师指导患者及其家属掌握血压的正确使用方式。在测量血压前,患者要静态休息10-20min在测量血压时要以坐位接受测量,双脚自然垂地,选择上臂部位捆绑袖带,保持手臂与心脏处于同一高度,能够提高检测的准确性。每日于早、中、晚测量,并将测量的结果及时记录。每2周由对应的工作人员进行随访,并将记录的数据收集归档。

1.3观察指标

1.3.1对比两组患者的血压水平,计算患者1年来血压的平均值。

1.3.2采用生活质量评分量表(SF—36)对两组患者的生活情况进行评估,主要从生理、心理、精神状态、社会功能、总体健康进行评价,采取百分制,分数越高,代表患者的生活质量越好。

1.3.3调查两组患者的依从性主要分为依从、一般依从和不依从。总依从率=依从率+一般依从率。

1.4统计学分析

将以上所采集到的各项数据运用spss 22.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数(%)表示,x2检验;计量资料运用(x±s)表示,t检验。认为P<0.05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表1两组患者血压水平对比表[n,x±s)]

组别

例数

干预前

干预后

收缩压

舒张压

收缩压

舒张压

对照组

75

161.23±10.2

99.23±12.12

141.23±8.97

92.34±3.76

观察组

75

163.23±11.2

100.13±9.89

119.23±9.89

84.34±4.76

t

0.347

0.545

7.857

6.356

P

0.570

0.602

0.002

0.001

表2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对比表[n,x±s)]

组别

生理

心理

社会功能

精神状态

总体健康

对照组

12.32±2.14

11.24±2.32

10.32±1.56

13.54±1.87

11.10±2.32

观察组

16.24±1.89

17.45±2.56

16.57±2.42

18.42±1.89

17.23±1.87

t

5.629

7.758

6.583

6.748

6.757

P

<0.05

<0.05

<0.05

<0.05

<0.05

表3两组患者依从性对比表[n,%]

组别

例数

依从

一般依从

不依从

依从度

对照组

75

36

30

9

88.00%

观察组

X2

P

75

57

16

2

97.33%

7.683

<0.05

3讨论

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改善,对自身的健康问题也更加重视。但由于社会发展速度快,许多人养成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而不自知,导致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一系列的慢性疾病也逐渐出现在中青年人群身上。为了有效地控制患者的高血压症状,考虑通过社区干预来长期对患者的血压进行指导和监控。目前,许多临床医师认为家庭自测血压可以时刻反映患者的血压情况,是一项不错的自我监控的方式,但由于患者可能缺乏自我的管理能力和对疾病的整体认知,导致在具体实施时依从性不高,难以做到按时监测和记录。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社区可以为患者开展健康教育讲座,让更多的社区居民了解高血压的危险因素和后期治疗自我监测的重要性,从而提高患者的治疗配合程度。此外,还需要逐步戒掉一些吸烟,喝酒等不良嗜好,摒除高血压的诱因。

综上所述,对于高血压人群来说,家庭自测血压干预的方式能够更好地帮助患者了解自身的身体情况,当血压有波动时可以通过按时服用药物来稳定血压,可以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有效地预防高血压不良并发症的出现,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徐丹.家庭自测血压对社区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和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中国社区医师,2022,38(09):151-153.

[2]憨广泉.家庭签约服务对社区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和血压控制率的影响研究[J].中国社区医师,2021,37(28):163-164.

[3]王云娥.家庭自测血压对社区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和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中国社区医师,2019,35(18):174+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