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疗护士的岗位设置与管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9-20
/ 2

中医治疗护士的岗位设置与管理

邹琴琴 邱钰

石嘴山市第二人民医院 宁夏 石嘴山 753000

摘要:目的 探讨中医治疗护士的岗位设置与管理方法及实践效果,积极推进中医临床护理的发展。方法根据临床要求,设置医院中医治疗护士工作岗位,包括专职和兼职,制定明确的岗位准入标准、岗位职能、绩效考核等。采用历史对照法,比较岗位设置前后一年的实际效果。结果 医院中医治疗护士的岗位设置后,全院中医护理技术项目数及覆盖率、患者疗效及满意度、护士中医护理理论及技能、学术研究层面均有显著提高。结论 通过中医治疗护士专职岗和兼职岗的设置,发挥中医治疗护士的专业引领作用,有效促进中医药特色优势的发挥,促进中医临床护理水平、专业内涵及专业地位的提升。

关键词:中医治疗护士;岗位设置;管理

引言

中医护理教学效果直接影响临床护理质量,对患者的治疗效果也影响较大。因此,提高中医临床护理教学的效果和质量,对护士自学能力和中医护理能力的培养有更高的要求。随着当前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互联网应用作为当下最易被年轻人所接受的方式,可以通过链接互联网资源,为护理临床学习提供便利的学习方式和广阔的学习资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直属单位、三级甲等综合性中医院,开放床位2500张,年门诊量500余万人次,年出院量9万余人次,在岗护士人数1300人。2008年11月起,医院护理部创新中医护理人才培养及使用模式,在全院设置中医治疗护士专职岗和兼职岗

1.2方法

1成立护理岗位管理小组。护理岗位管理团队由1名护理部主任、1名护理部主任、4名科室高级护士和6名正职称的高级护士组成。根据医院的任务,结合医院护理工作的具体情况,制定长期护理规划,明确护理岗位设置计划;护理部主任从护理岗位设置、护士配置、绩效考核、职级晋升等方面构建框架;科护士长与正高职称护士长具体落实并细化护理岗位设置名录,制订并落实各级护理人员岗位职责及任职条件,合理配置护士数量,建立体现“能级对应”的符合护理工作特点的护士分层次培训、使用、考核等制度,不断完善绩效考核方案。岗位设置基于文献研究、专科试点、焦点问题访谈及轮讨论,设置中医治疗护士岗位,包括专职岗和兼职岗。岗位设置方法:首先由病区护士长递交书面《岗位设置申请报告》,进行岗位设置答辩,经过护理岗位管理小组论证同意后方设岗,并由选拔通过的人员任职,原则上每个病区设专职岗1个、兼职岗1-2个。岗位准入中医治疗护士岗位的任职人员需由符合条件的个人自愿报名,经过护理部统一考核合格后方可任职。

2报名条件

病房里的每一位护士都可以为中医内科医生预约全职和兼职,这就要求满足以下条件和要求。基本条件:本科及以上护理学位,以及中医院校毕业证书或西联课程毕业证书;层级要求为从事临床一线护理工作,N2b级及以上,同时具有3年以上的专科工作年限;热爱中医护理工作,扎根于中医治疗岗位。临床护理工作业绩要求:从事临床一线护理工作,中医护理能力突出;无违规违纪现象,无患者投诉和护理纠纷,无严重差错事故;近3年护理部组织的中医护理理论和操作考试成绩优良;开展专科特色中医护理技术者优先考虑,如特色灸法、特色罐法、刮痧、特色针法等。科研教学要求(申报专职岗位必须具备下列所有条件,兼职岗位必须具备下列条件中的1条):在统计源核心期刊发表中医护理专业论文大于等于1篇或在护理正规期刊发表护理论文大于等于2篇;主持院级中医护理相关课题或参与厅局级及以上中医护理相关课题;承担学校/护理部层面中医护理相关授课或示范等。

3岗位职能

为了更好地控制护士在日常中医护理工作中对中医治疗的指导作用,经护理岗位管理小组讨论后,制定中医治疗护士的岗位职能。工作功能:利用中医思维组织开展中医临床护理工作;熟练运用特殊优势技术,解决复杂困难的护理问题,指导责任护士开展辨证施护工作;在科学合理开发/开展专业专用技术的基础上,总结出,形成专科症状的优势中医护理技术方案;完成专科优势病种中医护理方案的总结,并进行难点分析,持续优化;根据专科疾病特点,建立慢病管理档案,做好延续性中医护理;积极开发新技术/新项目,提升中医创新思维,开展中医护理科研工作;定期开展对临床护士中医理论、中医技能的培训;督导中医护理质量标准的落实,定期分析总结中医护理技术专项满意度,发现问题及时整改;掌握中医护理专业前沿动态发展方向,引领专科中医护理发展。专职岗护士定期坐诊中医护理门诊,发挥中医护理在疾病症状缓解、慢病管理、养生保健、康复促进中的作用,并主导院内疑难、重症患者的中医护理会诊工作。专项培养在对中医治疗护士的培养上,护理部每季度组织中医经典理论学习和中医护理技术沙龙,每年开办一期“中医护理黄埔班”,由经验丰富的临床中医医疗和中医护理专家、中医院校教师授课,中医治疗护士脱产周进行系统中医实践提升培训,且优先选派其外出进修和学术交流。

4岗位量化考核方案的实施方法

向心内科一线护士进行意见征集,讨论并制定岗位绩效评估的初步方案,对科室的方案进行讨论,采用专家咨询的方法询问方案的可行性,经过三轮询问和修改后,上报护理部检查确认。量化考核的标准是以护士个体工作量和护理服务质量为主导,分管患者为次要因素,共设置一级指标5个,分别为护理班次、工作量、质控考核、岗位考核、科研教学,设置二级指标10个,所有工作量化指标都具体到个人。成立绩效考核小组,护理部在进行科室绩效考核后,发放病区奖金,病区绩效考核小组按照量化考核结果进行二次分配,将西医护理和中医护理的岗位量化指标进行分开计算,体现中医护理工作的价值。护士负责对自己每天工作量进行填写,护士长则对护士每天的工作量记录进行审核,并对工作完成情况和患者满意度进行综合评估,给出优、良、中、差4个级别的评价,计算出具体的分值记录在考核表上,作为当月绩效考核的参考依据。

2讨论

中医护理作为护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处于学科重大发展时期,应根据中医的特点,积极开展辨证治疗和专科护理,创新中医护理服务模式,发挥中医护理在疾病治疗、慢性病防治、促进康复、保健等方面的作用。而中医对专科护士的培训是临床护理专业化发展趋势的要求。为此,医院采用文献研究、专科试点、焦点问题访谈,并通过多次讨论,确定中医治疗护士岗位,包括专职岗和兼职岗,内容包括岗位准入、岗位职能、培训机会、工作考核等方面,并在临床实施设置专/兼职中医治疗护士岗位,经过年的临床实践,设立中医治疗护士专/兼职岗位后,在医院中医护理技术层面,中医护理技术项目数和中医护理技术覆盖率均显著提高,分析原因可能是设立专/兼职中医治疗护士岗位后,中医治疗护士通过专业培训和不断学习,具有扎实的四诊和辨证能力、很强的处理临床问题的能力,并在临床中应用,中医护理效果得到保障,因此患者认可度和接受度高,从而促使中医护理技术项目数及覆盖率持续提升。

综上所述,加强中医治疗护士的岗位设置与管理,促进中医护理服务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甘琴,袁浪,万燕,刘敬.肛肠疾病患者围手术期中医健康管理创新模式[J].中国护理管理,2018,18(S1):57-59.

[2]沈洪,沈天华. 炎症性肠病健康管理[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 201706.272.

[3]冯莺,骆宏,孙津津,叶帼英,陆芸,王海燕,付萍,章勤.团体教育干预辅助中医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效果[J].中华护理杂志,2008(08):740-7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