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支架U型钢构件受力性能影响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9-21
/ 1

光伏支架U型钢构件受力性能影响研究

黄超辉  唐华春  王平锋

湖南红太阳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湖南长沙 410221

摘要:以光伏支架U型钢梁为研究背景,应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对U型钢构件进行静力载荷试验,对比了不同安装角度的情况,U型钢构件受荷的响应情况。结果表明,开口向上0°安装工况为不利工况,一定倾角的安装方式有利于材料的充分利用;U型钢无卷边会导致构件产生水平挠度和扭转变形,增设侧板卷边对提高构件刚度有利。

关键词:光伏支架,U型钢构件,薄壁型钢,有限元分析

0前言

U型钢薄壁型钢为目前光伏支架构件的主要型材,常见应用于混凝土屋面支架立柱和斜梁,生产厂采用钢带进行成型、切割及防腐处理后,运至项目现场进行安装。为方便现场安装,在U型钢腹板面开排孔,同时为增强两侧的翼缘的稳定性,在翼缘增加一部分卷边,构件截面型号为41*41*2.0(见图1),构件的图片见图2。

   

图1 构件断面尺寸        图2 构件安装图

现场常见的安装方式有开口朝上和开口朝下安装,采用开口朝上安装,施加竖向荷载时主要由背面受拉,侧边及卷边部分受压;采用开口朝下安装,侧边和卷边主要受拉,背面受压。

鉴于U型钢构件安装的便利性,本文应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建立开口向上安装方式的构件计算模型,在相同作用荷载的前提下,调整U型钢构件的安装角度,用于分析在不同安装角度的情况下U型钢构件的应力及位移情况,同时对U型钢构件的破坏状态进行分析。

1有限元模型

本静力模拟试验的采用三维实体单元建立简化计算分析模型,模型为U型钢简支钢梁,钢构件的弹性模量为200GPa,采用双折线模型[1]。采用静力加载分析步,钢梁两端采用铰接支座,荷载作用与翼缘上方,采用逐级加载方式进行加载。网格划分采用C3D8R单元网格进行划分,网格划分后的模型如图3。

图3 构件网格

本模型的荷载采用均布线荷载,按照安装角度为0°,15°,30°及45°作为四种分析工况,分解为垂直于斜梁开口截面和垂直于开口截面两个方向的均布荷载,具体数据如下表:

荷载工况表

L(m)

Q(KN)

θ

Qx(KN/m)

Qy(KN/m)

Mx(KN*m)

My(KN*m)

1

30

0

0.00

30.00

0.00

3.75

1

30

15

7.76

28.98

0.97

3.62

1

30

30

15.00

25.98

1.88

3.25

1

30

45

21.21

21.21

2.65

2.65

2应力分析结果

经过模型计算,U型钢背面和侧面的应力结果如图4。从应力云图能看出,0°安装时,U型钢背面主要受拉,由于应力集中,应力最大处出现在开孔处两侧。随着安装角度增加,截面的弯矩最大处逐渐下移至背面与侧面的相交处,由于该处无开孔引起截面削弱,应力会减小。

从分析结果能看出,0°开口向上安装为不利安装工况,因背面受拉会在U形排孔两侧形成应力集中,在弯矩最大处容易出现受拉破坏。

图4 U型钢应力云图

3变形分析结果

经过模型计算,U型钢背面和侧面的变形结果如图5。从位移云图能看出,0°安装时,跨中由于弯矩较大,由荷载产生的效应导致的位移也较明显,主要为Y向的位移;随着安装角度的增加,荷载作用于侧板的荷载分量增加,导致侧板的变形逐步增加,相同点为变形最大处都出现在侧板开口处。由于该模型为简化模型,暂不考虑侧板卷边的作用,由于垂直于侧板荷载的作用,U型钢产生了绕3轴的扭转。

从构件变形的结果进一步分析可得,0°安装时构件的变形主要由于弯矩作用产出的竖向挠度,随着安装角度的增加,U型钢同时产生竖向挠度和水平挠度,且产生扭转变形。

图5 构件变形云图

4主要结论及建议

(1)主要结论

U型钢0°安装工况为不利工况,在U形排孔两侧会出现应力集中现象,随着角度增加,最大弯矩下移至侧板与背面的相交处,减小构件的最大应力。

U型钢0°安装工况主要产生竖向挠度,随着角度增加,同时产生水平和竖向挠度,同时还由扭转变形。

(2)建议

从分析结果能看出,由于背面U形排孔的存在,当构件出现承受较大弯矩的情况,背面由于存在排孔对截面的削弱,在排孔两侧会出现应力突变进而形成应力集中区域,容易出现应力集中的现象。工程应用中,应尽量避免采用U型钢背面受拉的安装方式;另外,由于垂直于侧板的荷载分量存在,导致U型钢截面变形情况较为复杂,在侧板增设卷边能有效增加侧板的刚度。

参考文献

[1] 朱丽丽. ABAQUS 显式分析梁单元的混凝土、钢筋本构模型研

究[D].沈阳:沈阳建筑大学,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