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管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9-21
/ 2

新时代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管措施

陈登科

格尔木市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   青海 格尔木  816099

摘要:近年来,随着建筑行业的迅速发展,建设工程质量和安全问题也逐渐凸显出来。为了提高建筑工程质量、加强施工安全监管,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本文将对新时代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管的措施进行介绍和分析,以期为今后的工程监管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管措施

新时代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管的措施包括完善监管制度和政策、强化监督检查和执法力度、加强技术支持和信息化建设,以及加强行业协作和社会监督。这些措施旨在确保建筑工程的质量和施工安全,通过规范化、科学化和全面化的监管,提升建筑工程质量,保障施工安全,推动行业的持续发展。

  1. 完善监管制度和政策

首先,制定和修订有关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的法律、法规和标准。我国针对建设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等。同时,我国还制定了大量的行业标准和技术规范,明确了建设工程质量和安全的要求。这些法律、法规和标准的制定和修订,为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管提供了法律依据和操作指南。

其次,建立健全监管机构和人员的职责和权力。我国在各级政府、建设主管部门和相关行业协会中设立了专门的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管机构,明确了各级监管机构的职责和权力。同时,我国还加大了对建设工程监理、检测等第三方机构的监管力度,确保其独立、客观、公正地开展监管工作。此外,我国还加强了对监管人员的培训和考核,提高他们的专业能力和素质。

然后,加大对违规建筑企业和从业人员的处罚力度。我国对建筑企业和从业人员的违法违规行为进行了严厉的打击,修订了相关法律法规,加大了对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例如,对重大质量事故或严重安全事故责任人进行严厉处罚,并对其进行限制从业。同时,我国建立了建设工程质量黑名单制度,对违规企业和从业人员进行曝光,形成有效的社会监督机制。

最后,加强对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管政策的宣传和培训。我国通过各种渠道广泛宣传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管政策,提高市民对法律法规和标准的认知和遵守度。同时,加强对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管人员、建筑企业和从业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专业能力和责任意识。此外,还积极推进信息化建设,利用技术手段提高监管的效率和精度,加强对建设工程质量和安全情况的实时监测和分析。

  1. 强化监督检查和执法力度

首先,加强项目前期的审查和核实工作。在建设工程开工前,要对项目的设计方案、施工图纸等进行审查和核实,确保其符合规范和标准要求。认真查阅文件和资料,进行现场勘察和测量,确保工程的基本设计和方案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其次,加强施工过程的监督检查。要对建设工程施工过程中的质量和安全进行全面监测和检查。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督导和巡查,发现和纠正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隐患。特别要关注施工材料的质量和施工工艺的合理性,确保施工过程符合规范和安全要求。

然后,加大对违规行为的执法力度。对于违反建设工程质量和安全规定的行为,要依法进行处罚。相关执法部门要加大巡查力度,对违规建设企业和从业人员进行严厉处罚,形成有效的震慑机制。同时,还要对违规企业和从业人员进行追溯追责,通过法律手段追究其责任。

最后,加强对监督检查和执法力度的协调和合作。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管涉及多个部门和单位,需要各方相互配合和协作。相关监管部门要加强信息共享和协调,建立健全工作机制,形成合力。另外,要积极借助社会力量,加强社会监督,通过舆论监督和公众参与,增加监管的透明度和公正性。图1为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管理流程示意图。

图1 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管理流程

  1. 加强技术支持和信息化建设

首先,加强技术支持和应用。要积极引进和推广先进的监测和检测技术,提高监管工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加强对建设工程材料和构件的监测和检测,实时掌握其质量和运行状态。此外,还要加强对施工工艺和工程质量的控制和评估,提高建设工程的质量水平。

其次,推动信息化建设。要加强对建设工程的信息化管理,建立健全统一的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管信息平台。通过建设全面、覆盖面广的信息化系统,实现建设工程的全过程监管。同时,还可以运用大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等技术手段,对海量的监管数据进行挖掘和分析,及时发现问题和隐患,提供决策支持。

然后,加强技术培训和人才队伍建设。要加强对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管人员的培训和学习,提高其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同时,还要引进和培养高水平的监测和检测人才,建立健全专业的技术团队和人才队伍,为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管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最后,加强技术公开和推广。要将先进的监测和检测技术公开和推广到广大的建设工程监管领域。通过举办技术交流会和推广活动,宣传和推广先进的监管技术,促进其在实践中的应用。此外,还要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和企业的合作,推动技术研究和创新,提高监管技术的水平和效果。

  1. 加强行业协作和社会监督

首先,加强行业协作。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管需要各个相关部门、企业和技术机构之间的紧密配合和协作。一方面,要加强监管部门与建筑施工企业的合作,建立健全监管部门与施工企业之间的信息共享和数据对接机制。监管部门可以通过与施工企业的密切合作,实时掌握施工过程中的情况,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另一方面,还要加强监管机构与建设工程监测和检测机构的合作,共同提升监测和检测领域的技术水平和能力,保障监管工作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其次,加强社会监督。社会监督是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管的重要支持力量。要依托公众的监督意识和力量,推动社会各界对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管的参与和监督。一方面,可以通过设立举报渠道和举报平台,鼓励公众举报建设工程质量安全问题,真实反映问题的存在,加强现场检查和核查力度。另一方面,还要加强舆论引导和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管的认知和关注度。建立健全与公众互动的机制,主动回应公众关切,加强对公众的解释和沟通,提高监管的公信力和透明度。

5.结语

总之,通过引进先进技术、推进信息化建设、加强人才培养和技术公开推广等方式,提高监管效能,确保建设工程质量和安全。同时,加强行业协作,促进不同领域的合作,提供多方面的支持和保障。加强社会监督,引导公众参与监管,推动建设工程质量和安全的监督与把关。这些措施的实施将促进工程质量水平提升和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为新时代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奠定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杨昕玖.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潜在问题及解决策略[J].科技尚品,2015(9):551-552.

[2]高毅敏.浅谈建筑质量监督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建筑设计管理,2012(6):80-81.

[3]任春刚,朱士灿,谢阿明.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及对策[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1(14):164-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