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工程结构设计安全性与经济性管控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9-21
/ 2

土木工程结构设计安全性与经济性管控

方勇

四川省高县

摘要:现阶段,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推动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使得土木工程项目建设数量不断增加。在土木工程施工过程中,结构设计是最为关键的内容,为了保证工程建设的安全性和经济性,需对结构设计加以重视。但是,在结构设计中依然存在很多不足,因此,需对结构设计中存在的问题设施有效的处理措施,严格依据各种规定和标准,确保后期施工能够有序开展,提高土木工程经济性和安全性,提升土木工程项目经济效益。

关键词:土木工程;结构设计

1 土木工程结构设计的意义

土木工程结构设计会对整个工程建设质量产生直接影响,在结构设计时,相关人员需对安全控制加以重视。我国建筑领域快速发展,为了满足人们对住房的需求,对建筑结构的各种功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为保证工程施工的质量与稳定,必须提高对于结构设计的关注度。与此同时,土木工程结构设计与工程建设有着必然的关系。在土木工程施工活动开展之前,需注重结构设计环节,如果在此过程中出现问题,则会影响到后续施工进度。如果发生较为严重的问题,则容易造成风险事故,甚至会危害到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使得企业需承担巨大经济损失。另外,在城镇化建设背景下,基础设施工程项目不断增多,社会各界对于土木工程结构设计质量的关注度显著提升。因此,设计工作者应对土木工程结构设计质量和水平进行改善,为现代化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1]。

2 土木工程结构设计安全性优化策略

2.1 推广应用新结构、新技术

土木工程结构设计时,不但要重视整个结构规划方式和尺寸测量,还需更新结构设计观念,并选用各种适宜的施工工艺。在设计过程中,需对科学技术进行持续创新。与此同时,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土木工程结构设计企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此,相关设计企业需对市场中的建筑材料展开全面调查,掌握结构设计技术和材料工艺的发展情况,防止设计观念落后而无法满足当前工程建设的设计需要,确保结构设计的可靠性。例如,在工程建设过程中,需使用大量混凝土材料,其会直接影响到工程项目整个施工质量。在工程建设过程中,纤维混凝土为新型混凝土材料,其是由纤维、水泥等原材料根据一定配合比拌合所形成的,与以往混凝土材料对比,其抗碱性和抗拉性优势显著,同时,还可有效改善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和强度。在工程建设中采用纤维混凝土,能够防止裂缝,提升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另外,再生混凝土通常被广泛应用于工程施工,在配制该材料时,可应用各种废弃混凝土材料,再加入适量粗集料均匀搅拌后,在工程建设中应用再生混凝土,不但能够改善能源利用率,还可节省大量资源,同时也能有效提高土木工程结构设计稳定性。

2.2 加强结构耐久性设计

土木工程结构设计中,为了提升结构耐久性,大多数设计工作者的关注重点在于各类荷载所发挥的作用,因此没有重点关注各类复杂环境因素对结构所产生的影响,如果没有采取有效的控制策略,则会使得混凝土材料、钢筋材料等发生腐蚀现象,难以确保结构设计质量。因此,在结构设计过程中,需安排专业人员对工程设计方案实施全面分析以及严格审查,若存在各种问题,则需及时进行优化调整,保证设计方案能够通过审查[2]。

2.3 选择合理的结构设计参数

在土木工程结构设计过程中,通常包含较多内容,具有复杂性的特征,因此,需对各个环节的设计参数加强控制,主要涉及施工人员、机械设备、各类材料等。若设计工作者未选择合理的设计参数,不但会使施工成本显著增加,并且在实际施工中容易引发安全事故。

2.4 细化结构设计说明

在土木工程项目设计图纸的编制过程中,应确保具备细致的结构设计说明书,主要内容包括各项施工注意事项、工程建设基本信息、施工工艺方案等,可为实际施工提供可靠依据,有利于作业人员开展技术交底工作,保证整个工程施工质量。一般状况下,项目设计图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而说明书也不够详细,对此,在对设计说明书进行编制时,需保证言简意赅,并明确指出关键问题,防止作业人员理解不透彻而影响工程施工进度和质量。

3 土木工程结构设计经济性优化策略

3.1 落实限额设计

为了能够降低土木工程结构设计成本,需落实限额设计观念。在开展结构设计之前,需与相关企业进行沟通,明确设计限额标准,随后根据规定要求和标准进行结构设计,防止发生超额的情况。

3.2 合理选择标准图集

依据标准图的要求,提高结构设计的可靠性,与此同时,减少设计过程的失误率,降低工程施工资金投入。在进行小规模土木工程结构设计时,如使用标准图,能够充分保障结构设计的合理性和稳定性,并且还可增加工程项目经济收益。然而,如果土木工程建设规模比较大,则所涉及的施工内容较多,且施工技术工艺复杂程度高,施工周期较长,若只采用标准图,则会增加施工成本,因此,设计工作者需依据工程施工具体状况选用科学合理的标准图,并完善结构设计,保证工程施工能够有序开展,提高工程项目经济收益。

3.3 避免结构设计变更

在工程建设过程中,通常会遇到设计变更的情况,这一问题的诱发原因也较为复杂,例如,相关单位之间没有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在工程设计过程中,提出新的建议,或者受到环境因素、突发事件等的影响,都会造成结构设计变更的情况,不但会对结构稳定性和安全性产生影响,还会延长工程建设周期,影响整个土木工程项目经济效益。因此,在结构设计过程中,需依据相关单位规定的具体要求开展结构设计工作,并对工程施工现场进行详细勘查,参考类似工程建设结构设计内容,对设计变更进行优化调整,尽可能防止出现设计变更的情况。

3.4 科学利用钢结构

在土木工程施工过程中,通过采用钢结构,可有效改善结构的稳定性和抗弯性。钢结构具有良好的冲击韧性与抗拉性,如果发生地震灾害,或者受到大风天气的影响,钢结构可发挥优势作用,提升结构稳定性和完全性。在制备钢材期间,需应用各种防锈技术,可加合金元素或在结构表面镀锌。与木结构和混凝土结构进行对比,钢材结构的强度具有明显优势。如果受力效果一致,则钢结构的重量较轻,便于安装作业,与此同时,其截面面积也较小,可应用于跨度大和承载高的结构设计施工中。因此,在土木工程结构设计过程中,应当合理应用钢结构,可有效防止混凝土结构出现裂缝、坍缩等现象,确保整个工程结构的稳定性,减少施工成本。

3.5 加强沟通协调形成良好工作合力

在土木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通常会涉及各个部门,在实际施工期间,若各个部门之间没有建立良好的沟通协调机制,则会使得后期施工难以有序开展,对此,需制定全新的工程施工方案,导致施工成本大幅提升。对此,各部门之间需加强沟通和交流,才能够有效处理结构设计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并且还能够及时采取针对性的解决措施,合理规避各类隐患,减少企业资金投入[3]。

4 结语

随着我国城市化的进程不断加快,土木工程项目持续增多,社会各界对工程施工的质量和安全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此,在土木工程建筑结构设计过程中,科学合理的规划建筑结构布局最为关键,同时要遵照相关规定要求和标准,提高工程项目经济收益,保证建筑整体结构的安全性,为推动建筑行业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陈松庭.探微土木工程结构设计中的安全性与经济性[J].中华建设,2020(09):106-107.

[2] 金根.土木工程结构设计中的安全性与经济性[J].中国高新科技,2020(16):43-44+100.

[3] 崔啟刚.如何保障土木工程设计工作的安全性与经济性[J].居业,2020(07):112+114.

[4] 姜楠.土木工程结构设计存在的问题及设计措施[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20(16):115.

[5] 包塔娜.浅谈土木工程结构设计中的安全性与经济性[J].居舍,2020(03):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