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有哪些类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9-22
/ 1

骨折有哪些类型?

莫勇军

广西贵港市人民医院手足显微骨科537100

骨折是指骨结构的连续性部分或是完全被破坏,主要是外力作用于骨头导致的,但不仅在运动、事故和跌倒中常见,骨质疏松、长期滥用激素、癌症骨转移等疾病也可导致。根据骨折的性质、位置和严重程度等因素,可以分为多种类型,这些分类有助于明确骨折的性质,从而采取适当的诊断和治疗措施。本文将介绍骨折的不同类型,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骨折。

第一部分:骨折的分类

一、与外界是否相通

1. 闭合性骨折:骨折处的皮肤或黏膜保持完整,不与外界相通。这种类型的骨折不容易感染,比较容易治疗。

2. 开放性骨折:骨折附近的皮肤或黏膜出现了受损,使骨折处与外界直接相通,增加了感染的风险。注意,如果骨折断端没有刺破皮肤,而是向内刺破软组织甚至是内脏,也属于开放性骨折,例如尾骨骨折刺破直肠。

1695113350104

二、骨折端的稳定程度

1. 稳定骨折:骨折复位后经适当外固定后不容易再次移位的骨折类型,如裂缝骨折、横形骨折、青枝骨折、压缩性骨折等。

2. 不稳定骨折:骨折复位后容易再次移位的骨折类型,如斜形骨折、粉碎骨折、螺旋骨折等。

三、骨折线

1. 不完全骨折:骨骼没有完全破裂,仍然有部分相连,如裂缝骨折、青枝骨折。

2. 完全骨折:指患者的骨折端完全分离,属于较为严重的类型,恢复起来也比较慢。

1695113385008

四、解剖部位

1. 骨干骨折:指长管状骨骨干部位的骨折,可进一步细分为上、中、下1/3骨折等。

2. 关节内骨折:骨折线波及关节表面的骨折,例如肘关节骨折、髋关节骨折。

3. 干骺端骨折:指长骨两端的干骺部的骨折,当骨折线波及关节面时则为关节内骨折。

4. 骨折脱位:骨折与邻近关节脱位同时存在。

5. 骨骺损伤:指骨骺部受累的骨折,又可分为不同类型,如骨骺分离、骨骺分离伴干骺端骨折、骨骺挤压性损伤等。

6. 软骨骨折:指关节软骨部分出现了损伤,通常不容易直接发现,需要借助影像学检查。

五、其他分类

有时骨折还会使用人名进行分类,如柯莱斯骨折、史密斯骨折、巴顿骨折、蒙太奇骨折、波特骨折等。国际上还会进行AO分类,通过字母数字组合来描述骨折的类型和特征。

第二部分:骨折的诊断以及常见类型

骨折可以根据患者的外伤史、临床表现和影像学检查等进行诊断,其中临床表现以局部疼痛、肿胀畸形、肢体异常活动、骨擦音或骨擦感为主,影像学检查主要是X线片检查、CT检查以及MR检查。常见的骨折类型如下:

1.股骨骨折:股骨是大腿骨,也是人体最长的骨头之一。股骨骨折通常由创伤引起,如车祸或高坠伤,常需手术治疗,例如内固定手术,即在骨头上安装金属板和螺钉进行固定,使骨折部位正常愈合,避免畸形。

2.尺桡骨骨折:尺桡骨是前臂的两个骨头,在手臂骨折中非常常见,通常需要进行石膏固定或手术治疗。

3.脚踝骨折:包括胫骨、腓骨或踝骨的骨折。这些骨折通常由扭伤或跌倒引起,需要石膏固定或手术治疗。

4.脊柱骨折:脊柱骨折通常由严重的外伤引起,如车祸。这些骨折可能影响脊椎的稳定性,需要紧急治疗,严重时可导致瘫痪甚至死亡。

第三部分:骨折的治疗

骨折治疗的治疗遵循三个基本原则,即复位、固定和功能锻炼。

  1. 复位:复位是将骨折后发生移位的骨折断端重新恢复正常或接近原有解剖关系的过程。这一步骤旨在重新恢复骨骼的支架作用,确保骨折愈合后能够保持正常的结构和功能。复位的方法包括手法复位、牵引复位以及手术复位,其中手术复位主要适用于开放性骨折或不稳定骨折。
  2. 固定:骨折复位后,骨折部位仍然不够稳定,容易发生再次移位,因此需要采用不同的方法将骨折部位固定在满意的位置,降低日常活动对骨折部位的影响,以确保骨折逐渐愈合。常见的固定方法包括:

(1)小夹板:常用于闭合性骨折,医生会在骨折部位两侧放置夹板来固定骨折。

(2)石膏绷带:石膏绷带是一种常见的固定方法,医生会用湿石膏包裹受伤部位,使其保持稳定。

(3)外固定支架:外固定支架是一种金属框架,通过将钉子或螺丝固定在骨折上,将骨折部位保持在正确位置。

(4)牵引制动固定:牵引制动固定是通过将杆或绳索连接到患者的肢体,然后施加轻微的牵引力来固定骨折。

(5)内固定:手术切开骨折部位的皮肤,然后使用金属装置将骨折部位固定在一起。

1695113476415

3. 功能锻炼:功能锻炼是骨折治疗的重要一步,有助于促进骨折愈合并防止肌肉的萎缩。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主动或被动的肢体活动,以增加骨折周围组织的血液循环,促进愈合,防止关节粘连和挛缩。这一步骤还有助于保持肌肉的力量和关节的灵活性,确保受伤肢体尽快恢复到骨折前的正常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