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电气自动化专业实训教学体系及基地建设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09-22
/ 2

高职电气自动化专业实训教学体系及基地建设探究

张怡

襄阳科技职业学院  湖北襄阳  441000

摘  要:伴随信息时代的发展变化,人们意识到教育工作的重要性,高职院校作为培养技术型人才的基地,其首要目标就是增强学生的专业化技术,使其满足现代社会的发展需求,为了增强学生的实践操作水平,提高学生的专业经验,高职院校需要构建相应的实训基地,培养出一批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技术型人才。加强实训基地建设,是高职教育的特征所在。本文结合电气自动化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和实训基地建设与管理的实际情况,提出了高职电气自动化专业的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与管理意见,提出创新实训教学的方法,以便为其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高职院校;实训基地;电气自动化;实训教学

高职院校通过构建实训教学基地,并结合运用新型的校企合作模式,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水平,增加学生的就业概率,确保学生实训教学内容可以贯彻落实,促使学生对日后从事的工作岗位有所了解,同时使学生在校园内实现综合性技能的学习。提高学生的应用实践技能,促使其在模拟的就业环境下具备职业素质。

1 高职院校实训基地建设与实训教学的发展现状

目前,高职院校把教学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的技术教育工作上,高职院校和普通高中之间的教学侧重点不同,高职院校的实践课程需要多于理论知识,因此为了提高本校职业技术人才的普及程度,需要增强实训基地的建设工作,但是通过对部分高职院校开展调查研究,发现部分院校的实训基地存在着多种问题,例如反复重建、缺乏独特性、设备不完善等问题,这些都会对学生的实践学习造成不良影响,由于学校的管理人员没有意识到建设实训基地的重要性,因此没有设立专业化的实训基地,同时没有建立校企合作的新型教学模式,无法为学生提供实训教学场所,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技术型人才的支持,专业技术人员作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需要不断提升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需求,不同地方的高职院校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各个专业的实训基地需要综合自身的发展特点,制定出专属的实训方案,构建实训基地的目的在于,使学生可以在实训基地充分运用所学的知识,增强专业的熟练化程度,促使学生可以在步入社会岗位之前,提前适应自身的工作岗位,熟练运用工作技能。

2 高职电气自动化专业校内实训基地建设的意义

2.1不断增长的社会人才需求

电气自动化如今正在渗透到制造业的各个领域,目前在我国正处于飞速发展阶段,小到插座大到航母都离不开电气自动化的支撑,制造业的飞速发展对于电气自动化专业的技术型人才需求量巨大。目前,在制造业中,电气类职业从业人员数量众多,占比约为15%,但这其中高技术人才非常稀少,仅占电气类职业从业人员中的14%左右。随着技术的日新月异,新理论、新技术的不断诞生,产业规格越来越细分严谨,对从业人员的技术水平提出了新的挑战。

2.2较为落后的人才培养现状

改革开放后尤其是新世纪以来,各职业院校相继开展有关电气自动化专业技术型人才的培养,在专业理论上,职业院校与高等教育院校保持着密切的交流,教师团队与毕业学生的知识储备也并无太大欠缺;但是在实践上,由于标准抽象以及缺乏经验,绝大多数职业院校的实训教学开设数量非常匮乏、质量也参差不齐,其培养的学生甚至很多直到毕业都始终只会纸上谈兵,并不能称之为高技术人才,并不能满足社会人才需求。

2.3 不可或缺的先进教学模式

职业院校教育更应该与时俱进、改革创新,尽快革除当今重理论轻实践的错误模式,探索新的教育发展道路,为社会供给更多的职业高技术型人才。电气自动化专业实训教学的建设是职业院校教育改革的必由之路,其重要途径之一就是建设校内实训基地。电气自动化专业校内实训基地借助仿真的实验环境与真实的就业环境创建,能帮助学校在最大程度上打通与企业(行业)之间的壁障,有助于职业院校建设产学结合的新电气自动化专业学科,从而推动教育改革向纵深发展;让教师得以凭借与企业(行业)之间的合作研发,从而推进课题不断向纵向与横向发展,从而最大程度实现教学成果向实际转化,从而带动生产力的发展。同时也能降低企业校招难度,使企业可以通过学生在校内实训基地中的实际表现对学生的整体各方面能力做出综合评价,为招聘提供参考。

3 高职电气自动化专业实训教学体系的完善

3.1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在高职电气自动化专业的实训教学过程中,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是实训教学活动教学效果的重要保障,教师本身的专业素养和实训教学能力直接影响着学校的教学效果和学生的整体发展。在目前高职院校的教学实践中,存在着部分高职教师专业素质不足,教学能力较低的实际问题,校方对此应提起高度的重视。在进行教师招聘的过程中,需要注重对于优秀教学人才的选拔,对教师的专业技能进行全面的考察,可以外聘电气自动化企业的专业技术人才,定期来到学校,对在校学生进行相关专业技术知识的宣讲和自动化专业技能的指导,为学生科普国内外电气自动化行业最新的行业动态和新兴的自动化技术,将学校的教育与就业市场和社会岗位的实际需求进行有效的结合,有效提升教学活动的社会实践性,为高职院校的教师队伍增添新的活力。

3.2建设专业技术实训中心

对学生进行专业技术实训,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是实训教学体系建立的初衷,建设先进的电自动化技术实训中心能够帮助学校有效开展各类相关的教学实践活动,是专业实训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对实训中心进行设计和建设时,需要注意提升实训中心与行业发展趋势的契合程度,紧跟时代潮流,对实训中心的教学设备和计算机系统进行及时的更新和改造,加大对于实训中心建设的资金投入,对于老旧和老化的设备设施及时进行更换,为实训中心增添先进的变频器、编码器、通讯接口等辅助性配件,提升实训中心整体的科技先进水平,保证电气自动化专业实训教学的前沿性和有效性。

3.3完善实训教学活动的教学计划和考核制度

高职院校在进行实训教学的过程中,需要针对实训教学体系制定科学的教学计划和完善的考核制度,对实训教学活动进行科学的规划,根据电气自动化专业的教学目标、学生实际学习情况和接受能力,适当增加学生的实践学习活动的课时,掌握最新发展的行业动向,推进校企合作,将实训教学体系与行业发展、企业需求进行充分有效的融合,为学生将来的求职奠定坚实有效的能力基础和实践经验。建立严格完善的考核制度,对教师的实训教学活动进行全面的评估,准确把握实训教学的教学目标,在日常教学管理工作中突出实训教学的重要地位,在对学生进行教育辅导的同时,将学校教育与国家专业技能、资格考试进行紧密的连接,提升学校教育考核的专业性,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4 结语

综上所述,目前的高职院校需要积极转变自身的发展理念,培养出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的技术型人才,通过构建实践培训基地,增强学生的专业应用水平,确保学生在校期间可以开展相关的实践学习。提高技术人才的专业水平,使学生可以对日后的岗位需求进行有效衔接,除此之外,高职院校通过和相关企业建立新型的合作模式,确保不同专业的学生具有实践学习的机会,为学生未来的工作发展提供一定的经验。

参考文献:

[1]杨安宁,张辉.普通高职院校工商企业管理专业校外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与教学改革研究[J].现代经济信息,2018(22):443.

[2]严龙珠,钟方,魏星.高职电气自动化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探索与研究[J].山西青年,2022,(14):32-34.

[3]李春玉.基于“云班课”的高职电气自动化专业实践教学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1,(13):133-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