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瘫面部神经损伤性疾病温针灸疗法

/ 2

面瘫面部神经损伤性疾病温针灸疗法

青兆渊

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 中医科   广西南宁 530000

面瘫面部神经损伤性疾病在临床中具有较高的发病率,主要因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所引起,在临床中主要表现为面肌瘫痪,对于患者的日常生活产生了严重影响,因此需及时给予患者有效的治疗措施,以促进患者实现理想预后,西医多是应用激素实施治疗,但是易诱发患者出现不良反应,随着中医疗法研究的深入,温针灸逐渐在面瘫面部神经损伤性疾病治疗中得到了广泛应用,温针灸最早出自《伤寒杂病论》,主要是将艾绒燃烧以后,在针刺时将热量向患者穿刺穴位进行传导,以产生刺激性,实现温经通络、活血区域的作用。

什么是面瘫面部神经损伤性疾病?

   面瘫面部神经损伤性疾病是以因面部神经受损所引起的面肌瘫痪,主要表现为口角歪斜、面部肌无力或瘫痪,面部活动障碍等,为神经系统常见疾病,发病率较高,可在单侧也可在双侧发病,具有多种诱发因素,主要与外伤作用、颅内感染具有密切的关联,临床治疗难度较大,如果未及时实施有效治疗或是应用了不科学的治疗方式,还会加重患者临床症状,促使患者出现面部痉挛等情况,因此需对面瘫面部神经性疾病的先兆与临床症状做到充分的掌握,以及时发现患者病情发展变化,评估患者病情严重程度,预防病情进一步恶化,以实施安全有效的治疗措施。

面瘫面部神经损伤性疾病的前兆有哪些?

    患者在出现明显的面瘫症状前,会感受到口角、脸部有麻木感,同时耳部出现不定时疼痛,伴有不自觉地流泪情况,在风吹时,面部疼痛会得到暂时缓解,当疾病逐渐加重后,患者口角歪斜症状会更加显著,且眼睛难以实现完全的闭合。

面瘫面部神经损伤性疾病病因有哪些?

  1. 代谢障碍导致面瘫

    当患者出现机体代谢障碍或是机体缺乏充足的维生素,还有糖尿病均会诱导面瘫的发生。

  1. 病毒感染导致面瘫

    病毒感染,或是在工作中需长期与有毒物体进行接触,也是引发面瘫的主要因素。

  1. 创伤性面瘫

  当出现颅底骨折、面部受伤、开展外科手术,在面部神经注射肉毒素或青霉素等药物,是造成创伤性面瘫的主要病因。

  1. 特发性面瘫

过度疲劳、面部过度运动、长期吹冷风均会引起面瘫,同时中耳炎疾病也是诱发面瘫的常见疾病,需多加警惕。

  1. 感染性病变导致面瘫

    感染性病变是通过激活带状疱疹,提升其活跃度,进而诱发面瘫,流感、腮腺炎、痢疾与多发性神经炎等疾病也是造成面瘫的重要因素。

  1. 先天性面瘫

   先天性面瘫是患儿在发育过程中形成的面瘫,主要是在未出生时期面神经核出现障碍所诱发。

  1. 血管机能不全

    当出现血管功能障碍,例如脑血管疾病,均会增加出现面瘫的风险,除此以外,在切除肿瘤时也有引发面瘫的几率。

温针灸治疗面瘫面部神经性损伤的主要方法

   在实施温针灸治疗时,需指导患者保持仰卧或侧卧位,主要选取下关、阳白、四白、合谷、风池、颊车、地仓、翳风、双侧太冲等穴位,并结合患者的症状对迎香、地仓、翳风等穴位进行选取;对穿刺区域实施常规消毒,并应用0.35 mm×40 mm的针灸针,对以上穴位进行针刺,取1.5cm左右的艾条,将其放置在针柄上,与皮肤之间保持1~3cm的距离,将艾条点燃实施温针灸,需注意控制艾条的温度在患者耐受范围内,持续留针30min,每日实施1次治疗,以7日为1个疗程,共计对患者实施4个疗程的治疗。

温针灸治疗面瘫面部神经性损伤的积极作用

面瘫面部神经性损伤在临床中具有较高的发病率,目前主要的治疗方向是促进患者及时恢复正常的面部神经功能,以促进面部实现良好的血液循环,西药治疗虽然能够取得一定成效,但是患者易产生耐药性,增加临床不良反应,因此还需为患者探索更加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中医学认为面瘫主要与风邪入侵存在紧密的关联,在实施祛风寒同时还可以配合温针灸方法进行治疗,以促使患者能够更快康复。

临床对面瘫面部神经性损伤的研究发现,温针灸能够促进患者局部血液循环,对于患者的临床症状与炎症反应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中医学认为面瘫面部神经性损伤是因气滞血淤所诱发,在西医中属于神经性炎症,温针灸能够对患者实现针对性治疗效果。部分患者在出现面瘫面部神经性损伤时,当病情加重易产生面部肌肉痉挛,研究显示温针灸有助于缓解面部肌肉痉挛,将温针灸应用于面瘫面部神经性损伤治疗过程中,能够实现理想的治疗效果。由于面部易受到损伤,同时面部神经为人体中最长的神经系统,实施温针灸治疗能够促进患者逐渐恢复正常的面部神经功能;在实施温针灸治疗初期阶段,患者对于针感未形成明显的感受,随着治疗逐渐推进,针感愈发强烈,表明温针灸对于面瘫面部神经性损伤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与传统的针灸治疗相比较,温针灸能够通过艾条燃烧时所产生的热感,对穴位的刺激逐渐强,能够祛风驱寒、益气补血,发挥良好的通络温经、镇痛散结功效,有助于对患者面部神经微循环进行改善。温针灸治疗中主要以阳经循环穴位为主,结合患者发病的主要区域进行穴位选择,阳明经气血充盈,实施温针灸以后能够对穴位产生刺激,进而加速局部皮肤血循环,促使经络疏通效果更加显著,发挥良好的活血化瘀作用。

现阶段针对面瘫面部神经性损伤应用温针灸的频率并不高,主要是因温针灸对针灸技术具有较高要求,同时艾条掉落易烫伤患者,对于患者身心健康产生不良影响,同时还会加重患者对治疗的抵触,临床中应用频率较低。因此,需持续探索安全有效的温针灸治疗形式,以提升温针灸治疗的有效性,为面瘫面部神经性损伤患者提供健康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