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疗法如何治疗周围神经损伤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0-10
/ 2

针灸疗法如何治疗周围神经损伤

青兆渊

南宁市第一人民医院 中医科   广西南宁 530000

周围神经损伤为临床多发疾病,主要是因创伤所诱发,在发病后对于患者的运动与感觉功能均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严重的周围神经损伤还会严重阻碍患者生活质量的提升。周围神经与中枢神经系统具有较大的差异性,在受损后,周围神经能够具有再生与修复能力,临床中治疗周围神经损伤的主要方向是采取显微外科技术,同时配合营养神经的药物,但是易增加患者不良反应,在临床中的应用受到一定限制。随着中医学的不断发展,凭借其不良反应少、靶点多等优势在临床中受到了广泛的关注,针灸疗法为中药外治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周围神经损伤患者具有良好的治疗成效。

周围神经损伤主要类型有哪些?

I度:神经轴索保持较为完整,仅有神经传导功能出现异常。

II度:神经轴索中断,神经内膜管为完整状态。

III度:神经束内神经纤维中断,但束膜仍处于连接状态。

IV度:部分神经束中断,神经外膜为完整状态,外膜出现小血肿,在恢复后显现为神经束间瘢痕。

V度:神经完全离断,断端出血、水肿,形成液痕,神经功能严重受损。

周围神经损伤是怎么出现的?

沃勒变性

当周围神经纤维出现损伤情况时,会对神经的营养形成阻断,在纤维远端的轴突与髓鞘发生变性,而远端的神经纤维出现肿胀破裂,导致破碎的髓鞘逐渐被巨噬细胞所吞噬,在近端产生的损伤相对较轻,随着神经损伤时间的推移,远端的髓鞘与神经纤维组织会完全消失。

轴索变性

因原发性疾病对胞体蛋白质合成所产生的阻滞,或是蛋白运输出现障碍,在神经纤维远端呈现为代谢障碍,出现轴突变性,且逐渐向远方蔓延。

节段性脱髓鞘

在周围神经纤维上所形成的局限性髓鞘损坏,其轴突为正常状态,但是神经传导速度不断减慢,病变主要显示为节段性,部分髓鞘出现异常,而其他部分的神经处于正常结构。

原因

外伤:在外力的强烈刺激下,易引起周围神经损伤,主要包括高空坠落、撞击、剧烈运动、交通事故等。

疾病诱发:全身或局部疾病,主要包括糖尿病;腕管综合征等。

自身免疫因素:免疫性疾病可引起周围神经损伤,主要包括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等病症。

周围神经主要包括哪些神经?

运动神经:运动神经是对肌肉进行调节的神经结构,在出现运动神经损伤后,会感受到疼痛性抽筋,且难以对肌肉抽搐症状进行控制,肌肉无力情况较为明显。

感觉神经:感觉神经能够为患者传递疼痛、触觉等信息,在临床中具有多种症状表现,患者会出现手脚麻木感或刺痛,且难以感受到温度的变化,活动受到一定制约,在闭着眼睛时难以保持身体平衡。

自主神经:自主神经主要是对呼吸、心脏、甲状腺功能等实施调节,在受损后主要表现为流汗增多、血压呈现异常变化,并伴有胃肠道症状。
针灸治疗周围神经损伤的要点有哪些?

  1. 选穴:由于周围神经损伤与其他神经系统损伤具有较大差异性,在选取针刺穴位时需以受损的局部穴位为主,并能够沿着损伤的神经走向配穴,如果患者出现桡尺神经损伤,可以选取曲池、手三里、外关、后溪、合谷等穴位;治疗腋神经损伤可以选取颈部的夹脊穴、大椎穴,肩部可选取在选取肩髃穴、极泉穴,需沿着患侧上肢选取阳经为主的曲池穴、外关穴、合谷穴等;上肢周围神经损伤可选取手阳明大肠经、手太阳小肠经、手少阳三焦经穴位,下肢周围神经损伤可选择足阳明胃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胆经穴位;当出现神经麻痹症状时,可选取少海穴,能够促进受损神经的修复,实现通络安神的效果;对阿是穴实施针灸能够缓解患者疼痛感;针灸风池穴能够对受损神经进行修复,实现益气作用;对阳穴实施监督能够预防肌肉萎缩;穴位时需避免与前一日穴位进行重复。
  2. 针刺手法:在对周围神经损伤实施针刺时,可进行轻揉,但不得对其强行实施刺激,在进针前需紧提慢按,等待气至以后,进行左右捻转,注意进针时针尖需面对患肢的末端,促使针感能够逐渐向指趾尖渗透,同时需适当延长捻转时间,以保持持续性的针感,每日可实施1~2次针灸,结合患者状态持续治疗1~2个月。

针灸疗法治疗周围神经损伤的重要作用

   周围神经损伤在中西学中被划分为“痹症”范畴,主要是因经络不通、气血瘀滞所诱发,进而难以为肢体、肌肉、皮肤提供有效的气血供养,进而形成肢体麻木、疲软等症状。形成周围神经损伤的内部因素是由气血失调所产生。针灸具有疏通经络、调节气血平衡、扶正祛邪的积极作用,能够促进受损部分获得气血供养,进而改善受损状态,已经成为临床周围神经损伤的首选中药外治方案。在实施针灸治疗后能够延缓神经元凋亡,促使受损神经加速恢复,主要是治疗后能够对周围神经损伤的再生微环境进行有效的改善,促使神经萎缩状态得到改善,同时能够促进受损神经的再生,使神经功能逐渐恢复至正常状态;针灸能够帮助患者调节神经纤维活动,进而阻断疼痛信息的传导,并且能够为患者疏通经络,起到祛瘀止痛效果,在实施针灸时还能够降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几率,具有更高的治疗安全性,促进患者实现良好的血液循环。当前对于周围神经损伤的选穴主要是围绕受损神经的走行和分布选取相应的经脉,以循经取穴、局部取穴和远端取穴为主。

针灸疗法治疗周围神经损伤发挥着优质作用,能够为患者提供新的治疗途径,有助于患者早日恢复正常的神经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