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大型工业园区及配套设施工程创效管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0-16
/ 2

浅谈大型工业园区及配套设施工程创效管理

宋鑫

中铁十局集团第七工程有限公司   陕西省  西安市 710065

摘要:目前,国内建筑业市场传统基建项目萎缩,市场竞争日益加剧,作为建筑企业想要生存、发展、壮大,必须在树立为政府、业主服务的同时,还要在项目管理层面拥有自己的管理思路和创效的理念,总结归纳为:干好一个项目,带好一个团队,培养一批人才,守好一个市场,拓展一批业务;本文重点论述干好一个项目中的创效工作如何开展。

关键词:大型工业园区;配套设施工程;创效管理

一、提高政治站位,与地方经济发展、政策深度结合

本着干好项目,为地方政府、业主着想的角度。例如:利用国家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支持云南省加快建设我国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云南省委提出“3815”战略发展目标和发展壮大“三大经济”的部署,以及云南省建设面向印度洋国际陆海大通道等战略这样的机遇期,结合建筑央企在工程领域专业性强、资源广等特点,为政府谋项目、分析具体区位优劣、项目布设、产业导入、促进地方发展经济等系列问题,着实为地方政府解决问题,获得政企之间彼此认可和信任。在项目落地后,寻求创效点的同时,一定要站在双赢的角度,即为国家、为政府满足使用,节约投资的同时获取相应的利润,大型工业园区类型项目首先要保证使用功能的完备,例如:一是园区建成投入使用后,用电问题的解决,在经过充分分析论证的基础上,在园区房顶增加分布式光伏,满足园区自用的同时,余电还可供地方使用;二是分布在山区的园区用房、道路等配套设施,增设抗滑桩、扶壁式挡墙等减少对场区场地的占用,增加装卸货区面积等功能,提高场地利用率;三是充分调研地方市场和资源,了解园区后期要入住企业的规模和产业类型,提出合理建议方案,增设生活、娱乐功能区,解决入住企业后顾之忧,增加对招商引资企业的吸引力度,尽快投产,产生效益。四是与地方各级政府联动,鼓励成立劳务输出公司等,与建筑企业达成用工关系,解决当地闲置劳力问题,稳定当地劳工收入的同时解决公司用工散的问题;五是分析当地资源环境、水文地质,结合园区近、中、远期发展,去设置办公楼、宿舍等设施规模,避免二次扩建和闲置浪费。以上几方面例子都是在解决政府、业主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经过充分论证,既可以解决功能、又可以节约投资、施工企业还可以获取利润的同时去完善园区建设。

二、从项目管理上开展创效工作

首先,打造精干高效的团队。一是在明确上级单位给项目定位和目标前提下,打造团队。精简管理人员数量,例如:10元亿至20亿元项目规模,管理人员控制在25人以下;5亿元至10亿元项目规模,管理人员控制在15人以下,5亿元以下规模,管理人员控制在10人以下,管理费用总比例不超过工程造价1%。二是打造学习型项目,一个团队文化和理念的形成,要在项目开工初期给予培养和定义,要培养所有人员干中学、学中干的思维导向,要善于学、善于思、善于总结,同时,将创效理念植入每个岗位。三是打造有担当、敢作为的活力型团队,通过关心、交流、指导结合制度约束让每一位员工感到被重视和肯定,同时给每位员工传递项目管理理念及方向,增强他们的责任感和担当精神。

其次,任何事项都需方案先行。一是在临时设施设置规划阶段,要充分调查、摸排项目所在地资源情况,进行租、建比选,在满足业主标准化管理要求的基础上,重点考虑工期延误对费用产生的影响,根据作者多年经验,能租不建,能满足使用功能即可,不必追求高大上增加项目成本。二是分项工程在开工前,一定要踏勘现场,熟悉图纸、工艺,模拟分项工程全周期实施情景进行演练,进行方案经济比选,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施工方案,避免施工过程中在安全、质量、进度管控方面出现较大偏差,纠偏的费用会极大占据项目成本。三是材料成本的控制,工程材料、设备占据工程造50%以上的成本,在充分调查市场的基础上,要与造价咨询单位、定额站进行及时沟通,对于材料偏差较大的主材,及时反馈、获得咨询单位和定额站的认可,横向联动区域内其他建筑企业进行调整信息价,以便造成材料价的亏损。四是加强成本施工过程管控,提升成本管控意识,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必须形成自身完整的成本控制体系,才能在成本控制的过程中具备一定的指导思想,必须注重对各项运行成本的监控,要完善成本管理的意识,无论是项目的领导者,还是基层的员工,或是分包方人员都要树立起成本管理的旗帜,提出相应的成本控制建议,并组织相关的教育培训,真正从思想上建立起成本控制的理念,培养员工的成本控制意识,促进项目的整体化发展。

再次,要控制专业分包、劳务分包数量。培养、建立综合信誉强的潜在分包方,拿上一段落阐述的项目规模,用5亿元至10亿元项目举例,分包单位总体不超过5家。一是减轻总包单位管理、协调工作量;二是在分包方管理层面可以提高周转材料利用率,更加合理的进行机械、劳工等资源配置,便于协调和管理;三是工作界面更容易划分和界定,施工组织和工序搭接更为有效,施工现场安全、质量、进度更容易控制;四是更有效的帮助分包方提升管理能力,提高管理效率,增加分包方的资源整合力度,提升分包方整体素质,有利于分包方成长与发展,增加其利润,提高分包方积极性。分包队伍配置得当,任务划分明确,有利于总包方单价、工程数量控制,从而达到量、价双控的目的,给项目节约成本。

最后,树立快速收尾理念。很多项目建设期工期可控,但在项目完成交工后,竣工资料、结算资料等伴随着审计时间的不确定性,致使项目久交不竣,所以在建设过程中,要注意收集资料与完善,加强原材检测、试验检测、检验批资料等资料编制过程管理检查,指派专人负责,责任到人,制定管理制度,给后期移交奠定基础。避免完工后资料拖而不交,增加管理费用。

三、从项目业务上开展创效工作

管理人员的业务水平,决定着项目全方位成本管理、效益管理,在打造好管理团队的同时,在业务上重点抓图纸、规范、定额、方案。

首先图纸,目前,大部分园区类项目属于投资类项目,在过程实施中,积极和五方参建主体沟通,在投标阶段、尽可能和地勘单位、设计单位组建联合体,全程参与地勘、设计工作,在土方平衡、土石比例、土石方运距、泥浆外运等方面要掌握一手资料,纳入图纸,尽可能避免在建设阶段发生过多现场签证,因现场签证存在风险,避免后期竣工审减,完善施工手续。

其次规范、定额,项目在干也在算,在熟悉规范和定额的基础上增加微小收入,同咨询、地方企业交流,熟悉工程所在地计量规则、规范,补齐短板,尽可能留住每一个小点利润。

方案比选已在上一章节叙述,不再赘述!

四、项目效益的最终锁定

项目效益的锁定,不仅仅是在工程完工或者竣工后,而是贯穿于项目实施的整个过程。一是在事情发生前,或者按照行业规范,在事项发生后7天内完成签证或出图,完成初步锁定;二是签证、变更、措施类工程在完成施工达到计价条件后,及时计价,完成二次锁定;最后跟踪财审避免审减,完成最终锁定。

结束语

总之,在干好一个项目中开展创效工作需要企业在项目前期准备、项目管理、团队建设和项目总结等方面进行全面考虑和实施。只有这样,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断提升自身实力,获得更多的市场份额和业务拓展空间。

参考文献:

[1]韩旭. 工业园区产城融合路径研究[D].西北大学,2022.

[2]徐扬波. 居住就业视角下苏州工业园区职住空间研究[D].东南大学,2017.

[3]陆建城. 再开发背景下的开发区产业配套设施研究[D].苏州科技学院,2016.

[4]刘冉. 城市经济技术开发区配套设施布局研究[D].合肥工业大学,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