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定向透药疗法配合针灸治疗肝肾亏虚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0-16
/ 2

中医定向透药疗法配合针灸治疗肝肾亏虚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探讨

任冬英  张敏丽 刘晓敏 潘瑞芳通讯作者

山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山西太原   030024 

摘要:目的 探究与分析中医定向透药疗法配合针灸治疗肝肾亏虚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90例LDH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针灸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医定向透药疗法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各项评分。结果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定向透药疗法配合针灸治疗肝肾亏虚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可获得较好的临床疗效,调节IL-1及CRP水平,降低疼痛感,改善腰椎活动功能。

关键词:中医定向透药疗法;针灸;肝肾亏虚型腰椎间盘突出症;

引言:腰椎间盘突出症(LDH)作为针灸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以椎间盘退变为主要的病变基础,在发生不良机械负荷后,则会诱发并加重纤维环破裂等情况,进而可演变出一系列的腰腿疼痛或者感觉异常等症状及体征,对患者的下肢功能及生活质量多造成了较大的影响。因此,采取积极有效的方法对其治疗至关重要。近年来,随着我国中医药事业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中医药方法应用到LDH的治疗中,中医定向透药疗法通过利用非对称超导低中频电流产生的电场,对药物离子产生定向推动作用,使药物中有效成分更深入进入机体作用于病灶,在LDH治疗中获得了较好的效果。针灸作为一种传统中医治疗方法,具有较强的镇痛作用,还可促进血液循环,有效的减轻炎症水肿。现就中医定向透药疗法配合针灸治疗肝肾亏虚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科自2020年9月~2022年5月收治的90例肝肾亏虚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中男24例,女21例。观察组中男25例,女20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纳入标准:符合LDH诊断标准的我院针灸科住院患者中辩证分型属于肝肾亏虚型者,均签字同意本次试验。排除标准:合并严重心肝肾功能障碍者;合并腰椎管狭窄、腰椎结核、椎体滑脱或则和腰椎占位性病变者;手术后复发以及妊娠期妇女。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针灸治疗,取腰部夹脊穴、腰阳关、环跳、大肠俞、关元俞、承山、秩边、阳陵泉、委中、阿是穴等穴。对上述针刺部位皮肤实施常规消毒,选择1.5寸/3寸华成针灸针用平补平泻法针刺上述穴位,留针时间为30min,1次/d,以12d为1个疗程。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中医定向透药疗法治疗,药方组成:杜仲20g,牛膝15g,当归15g,赤芍20g,红花15g,伸筋草30g,醋乳香20g,醋没药20g选择以上药物加入50%乙醇浸渍5天,在治疗时协助患者取俯卧位,用纱布浸泡39-41℃药液后,平铺于电极板上,以饱含水而不滴水为宜,放在患处部位,正极(红)在病灶部位,负极(黑)在正极附近,绑带固定,所选择的穴位包括肾俞、大肠俞、次髎、阿是穴等,缓慢对治疗强度进行调节,询问患者感受,以能耐受无疼痛为宜,治疗时间为30min,1次/d,以12d为1个疗程。两组均治疗1个疗程。

1.3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IL-1、CRP、VAS评分、JOA评分。

2结果

2.1两组治疗前后VAS及JOA评分对比

治疗前,两组VAS评分、JOA评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VAS评分均低于本组治疗前,JOA评分均高于本组治疗前,且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JOA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 1 两组治疗前后 VAS 及 JOA 评分对比 ( x± s, 分 )

组别

例数

VAS 评分

JOA 评分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对照组

45

8.25±1.61

4.86±0.77a

10.65±2.57

20.98±4.21a

观察组

45

8.31±1.56

2.61±0.40ab

10.12±2.69

25.23±2.76ab

t

0.180

17.395

0.956

5.663

p

0.858

0.000

0.342

0.000

2.2两组治疗前后IL-1及CRP水平对比 

治疗前,两组IL-1及CRP水平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IL-1及CRP水平均低于本组治疗前,且观察组IL-1及CRP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 2 两组治疗前后 IL-1 及 CRP 水平对比 ( x± s)

组别

例数

IL-1(μg/L)

CRP(mg/L)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对照组

45

2.86±0.05

1.85±0.07a

7.25±1.24

5.61±0.77a

观察组

45

2.87±0.06

0.99±0.10ab

7.29±1.35

3.34±0.43ab

t

0.859

47.262

0.146

17.266

p

0.393

0.000

0.884

0.000

2.3两组临床疗效对比 

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1.11%高于对照组的7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LDH是针灸科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它的临床治疗分为手术治疗和保守治疗,但手术治疗的适应症更严格,同时患者的身体损伤较大,远期疗效常常不能使患者满意。所以临床保守治疗具体措施主要有针灸、理疗、按摩、牵引治疗等。中医定向透药疗法作为当前临床护理工作中治疗LDH患者的非手术方法之一,可使药物成分更有效、更深入进入受损组织,使皮肤组织细胞重新排列,扩张小动脉、毛细血管,改善局部血液循环,达到补益肝肾、活血止痛的作用。针灸作为临床上一类较为传统的中医治疗方法,可发挥较强的镇痛效果,不仅可对血液循环产生促进效果,还可有效的消除炎症水肿。

在本次研究中,通过针刺腰部夹脊穴、腰阳关、环跳、大肠俞、关元俞、承山、阿是穴等穴,不仅可发挥滋补肝肾、疏通经络的功效,还可在根本上提高患者的疼痛阈值,最终发挥止痛效果。二者联合应用不仅可对肌肉、韧带以及关节囊等炎性肿胀进行有效的清除,同时可解除组织间的粘连,对腰椎功能恢复产生较强的促进效果。本次结果显示,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IL-1及CRP水平均低于本组治疗前,且观察组IL-1及CRP水平低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VAS评分均低于本组治疗前,JOA评分均高于本组治疗前,且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JOA评分高于对照组。证实了上述研究结果,证明了中医定向透药疗法配合针灸治疗肝肾亏虚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优势性。

结束语:综上所述,中医定向透药疗法配合针灸治疗肝肾亏虚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可获得较好的临床疗效,调节IL-1及CRP水平,降低疼痛感,改善腰椎活动功能。在接下来的研究中可进一步扩大样本量,增加观察指标,由此更好的对二者联合应用及治疗的优势性进行探讨。

参考文献:

[1]李乃杰,李磊,苏现伟.自拟通络散定向透药疗法配合针灸治疗脑卒中痉挛性偏瘫的应用效果[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20,18(11):1794-1797.

[2]李淑玲,应海丽,熊媛媛.针灸联合中医定向透药疗法治疗脑卒中偏瘫后肩手综合征[J].实用临床医学,2020,21(03):6-8.

[3]陆毅英,张宏岳.中医定向透药疗法配合针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20,18(01):96-98.

[4]曾纪媛,金瑶.中医定向透药治疗仪与针灸配合治疗腰肌劳损的效果评估[J].黑龙江医药,2019,32(05):1199-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