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毒供应中心持续质量改进实践和成效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0-17
/ 3

消毒供应中心持续质量改进实践和成效研究

白金萍  徐娜   谢凤花  季红

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四三医院消毒供应室   733000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消毒供应中心应用持续质量改进具有的实践意义以及成效。方法:将2022年01月-2022年06月未采取持续质量改进作为对照组,将2022年07月-2022年12月采取持续质量改进作为观察组,每组各有8名工作人员。将两组器械消毒合格率、器械丢失率以及对于质量管理满意度并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满意度(93.33%)高于对照组(76.67%);观察组器械消毒合格率(99.48%)高于对照组(91.53%),丢失率(0.53%)低于对照组(2.48%),P<0.05。结论:在消毒供应中心采取持续质量改进可以显著提高消毒合格率,降低器械丢失率,同时还可以提升满意度,在当前消毒供应中心质量管理中值得推广和使用。

关键词:消毒供应中心;持续质量改进;成效分析

消毒供应中心是医院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医院中所有的临床科室使用的器材以及物品都是需要经过此中心进行清洗、消毒、包装、灭菌等步骤之后才能供应给临床不同的科室,是做到无菌操作不可或缺的关键点[1]。如果在对医疗器械进行消毒的时候无法保证质量,那么很容易出现医院感染事件,对于病人的生命安全带来了很大的威胁,除此之外,还可能会对医院的名誉造成影响。所以就需要加强消毒供应中心的质量管理,在提高工作质量以及效率的同时,还要保证病人的安全以及医院的平稳运行[2]。本次实验主要对2022年01月-2022年12月实施持续质量改进前后进行研究,分析持续质量改进具有的实践效果以及成效分析,现将结果汇报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2022年01月-2022年06月未采取持续质量改进作为对照组,将2022年07月-2022年12月采取持续质量改进作为观察组,均有8名,期间无发生职位变动。护理人员均为女性,1名为护士长,7名为护士;年龄在23~51岁间,平均(48.02±3.11)岁。

1.2方法

对照组期间护理人员按照常规的质量管理制度,即进入消毒中心之后,需要严格穿着防护服、戴口罩、鞋套、帽子、手套,工作时严格遵守相关规章制度。

观察组的护理人员按照持续质量改进的管理制度,详细内容如下:①成立质量持续改进小组:分清洗组、包装组、消毒无菌物品管理,护士长担任组长,各组由2名护理人员组成,制定质量持续质量改进计划。 ②利用质量监管、小组讨论等相关方式,将改进计划中的不足之处找出来。③进行质量改进:在消毒供应中心管理中实施持续性质量改进,需要不断加强工作人员的质量监控意识和持续质量改进的意识,使每个人都能够对相应的原则有效遵循,实施有效的监控能够促进质量管理效果提高。在消毒供应中心加强质量改进,能够促进医疗事故的发生明显减少。 质量管理小组在将各项工作完成以后,需要进行质量监控。在各个环节中强化质量监督机制,包括物品的发放、包装、灭菌、回收及清洗等。只有这样才可以使消毒供应中心风险事件的发生减少,避免发生院内感染情况,从而促进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质量得到显著提高。④加强对工作人员的知识培训:不断优化改进措施,积极转变质量,加强对工作人员的专业技能培训,促进工作人员的操作水平得到有效提高,从而使操作质量得到全面保证。⑤将管理制度建立起来。 完善和制定各种规章制度,对工作人员的工作状况进行检查,定期保养、维护和检查消毒设备,检查灭菌物品的包装情况,同时对完成情况进行监督,将存在于消毒和清洗期间的相关问题找出来,同时组内成员加强沟通和交流,找出解决方案。 按照具体状况将合理、科学的管理制度制定出来。 ⑥加强和各科室之间的密切配合和协作。 消毒供应室的工作质量直接关系着患者的安全、医院的护理水平,同时和医院感染情况的发生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因此,需要调动消毒供应室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使其对各科室的专业特点具有充分的了解,同时定期调查科室相关物品的灭菌情况。除此之外,清洁处理消毒供应室的相关物品,使其与使用要求相符合,从而使工作质量和水平得到显著提升。⑦完善个人防护工作。在消毒供应室工作的相关人员会接触大量的污染物,应当将专业防护工作做好。因此,应当强化对工作人员的知识宣教,提高其自我防护意识,并将自我防护手段严格落实。首先,洗手时需要对七步洗

手法严格遵循,防止感染情况发生;在去污区和回收污物区工作过程中,需要将防护手套戴好,若有破损情况出现,应当及时更换;如果触碰了感染的器械,则需要及时更换手套,然后再与其他物品接触,避免出现交叉感染情况;在污区工作时,需要戴好各种防护用具,例如圆帽、面罩、口罩等,避免发生感染;其次,使用含氯消毒剂或含酶清洁剂时,应当将乳胶手套、圆帽、口罩戴好,并穿戴全套防护服;在锐器使用期间,需要对其进行妥善的处理,避免对人体产生损伤,使意外事件发生。若不小心被损伤,需要立即使用肥皂水或清水清洗,使用酒精

或碘伏消毒处理,必要时,需要注射破伤风疫苗;最后,物品出灭菌锅或入灭菌锅过程中,应当将高热提示牌放置在醒目的位置,嘱咐操作人员做好自身的防护工作,避免发生烧伤或烫伤。密切监测环氧乙烷气体,避免意外事件发生,例如燃烧、爆炸等。⑧信息化管理。信息化管理物品的各个环节,例如回收、发放、消毒、灭菌、清洁等,密切注意可复用器械的清洗情况。

1.3观察指标

将两组器械消毒合格率、器械丢失率以及对于质量管理满意度并进行对比。

1.4统计学处理

本次实验的数据使用SPSS24.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和分析,计数资料用(n,%)表示,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用t检验。检验后,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对于质量管理满意度对比

对比发现,观察组满意度(93.33%)高于对照组(76.67%),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对于质量管理满意度对比(n,%)

组别

n

满意

一般

不满意

满意度

对照组

8

2(25.00)

2(25.00)

4(50.00))

4(50.00)

观察组

8

6(75.00)

2(25.00)

0

8(100.0)

-

-

-

-

5.333

P

-

-

-

-

0.021

2.2两组器械消毒合格率、丢失率对比

对比发现,观察组器械消毒合格率(99.48%)高于对照组(91.53%),丢失率(0.53%)低于对照组(2.48%),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器械消毒合格率、丢失率对比(n,%)

组别

n

合格率

丢失率

对照组

10000

9153(91.53)

248(2.48)

观察组

10000

9948(99.48)

53(0.53)

-

74.462

13.536

P

-

0.000

0.000

3讨论

医院中的消毒供应中心存在的目的是将已经过消毒的器械送往临床不同的科室,所以该中心的工作质量与临床诊疗操作的实施有着密切的联系,一旦该中心出现了非常严重的质量问题,那么不仅会对病人的安全造成威胁,同时还会影响到临床科室正常的工作[3]。对于常规的质量管理来说,存在着非常多的能够影响到消毒质量的因素,例如在消毒中心工作的人员缺乏足够多的临床知识,工作的能力也还有上升的空间,这便会使器械在消毒的过程中出现消毒不达标的现象,甚至还有可能会损坏器械的结构。因为消毒不够完全,在使用完器械之后可能会引起病人出现感染,严重损害了病人健康利益。那么就迫切需要对质量管理做出改进,从而提高消毒的质量,保证病人的合法权益以及生命财产的安全[4]

消毒供应中心对持续质量改进进行实行后能够真正无菌处理手术器械,使没有任何病菌存在于使用过程中的这些器械上得到有效保证,从而进一步提升手术安全性,有效满足患者医疗需求。相关医学研究表明,将持续质量管理应用于消毒供应中心能够促进科室专业知识掌握程度、满意度的有效提升,对服务质量进行改善,一方面有效保证医疗工作安全,另一方面有效保证医疗工作效果[5]

对于持续质量改进来说,它属于新型的质量管理手段,通过将质量管理持续优化机制建立起来,能够将存在于消毒供应工作期间的不足和隐患发现,同时将有效的解决和整改措施制定出来,使得良性的循环形成,对消毒供应中心工作实施常规质量管理的同时,能够促进消毒供应中心的规范化程度和工作质量得到有效提升。在消毒供应中心实施持续质量改进过程中,首先需要将质量改进工作小组建立起来,组长由护士长担任,小组组员包括清洗工作人员、消毒人员和护理人员[6]。针对持续质量改进工作小组来说,其主要对消毒供应中心的各个工作环节进行监管,对存在于日常消毒清洗工作中的问题、隐患及不足之处进行积极讨论,并将持续改进的措施方法制定出来,客观评估工作质量。促进消毒供应中心工作人员和持续质量改进管理小组成员的专业素质得到全面提升,组织开展岗位培训工作,使每个工作人员都能够将工作质量标准的管理方法熟练理解和掌握,以便促进消毒供应中心的工作质量得到显著提高。可见,在消毒供应中心质量管理工作期间实施持续质量改进,能够获得非常显著的应用效果,且其临床推广和应用价值也较高[7]

持续质量改进措施能够有效提升消毒质量,减少消毒物品丢失情况的发生。持续质量改进从制度、流程、护理人员工作能力、各环节监督管理、考核和反馈等全方位提升管理力度,注重护理人员专业能力培训,树立规范化工作意识,通过监督和绩效考核保障各项制度和举措落到实处,通过阶段性工作总结和集体讨论,发现现有问题,群策群力寻找解决策略和改进重点,为下一阶段的质量改进提供明确的方向和可行的路径,进而让质量改进持续起来,不断推动工作质量迈上新台阶。工作效果的显现有效改变了护理人员的精神风貌,激发了护理人员提升自我、改进工作的斗志和积极性,使工作氛围得到明显改善[8]

综合上述,在消毒供应中心采取持续质量改进能够有效提升消毒的合格率,减少器械的丢失,同时还可以提升满意度,在现阶段消毒供应中心质量管理中具有可靠的指导依据。

参考文献:

[1]唐莉华,吴小菊,张渲怡,等.持续质量改进在消毒供应中心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23,39(19):156-158.

[2]何晓滨,李圣杰,宋绚丽,等.消毒供应中心持续质量改进实践和成效研究[J].中国医院,2021,25(10):89-90.

[3]王虎.消毒供应中心管理中持续质量改进的应用[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21,12(03):125-127.

[4]陈容波,蔡敏珊,梁高燕等.持续质量改进在消毒供应中心复用器械管理中的效果分析[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20(12):10+15.

[5]陈萍,张君君.消毒供应中心持续质量改进在医院感染管理中的应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20,28(11):163-165.

[6]贾桂林.持续质量改进管理法对消毒供应中心可复用器械消毒效果的影响[J].中国民康医学,2020,32(09):105-107.

[7]李尹,朱洪玲.持续质量改进应用在消毒供应中心质量管理中的效果分析[J].智慧健康,2020,6(13):10-11.

[8]彭慧丽.持续质量改进在消毒供应中心质控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基层医学论坛,2020,24(12):1726-1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