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施工常见隐患安全监督管理要点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0-17
/ 2

建筑工程施工常见隐患安全监督管理要点

吉祥

652122198505173226

摘要:当前,随着建筑事业的高速发展,建筑工程施工规模持续扩张,建设数量与日俱增,与此同时,各界人士对于管理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工程监理是具有资质的监理单位,依据法律法规、建设标准、设计文件和合同,在施工阶段对质量、造价、进度、安全等要素进行控制,协调建设相关方的关系,以提高工程建设水平,充分发挥投资效益。其中,安全监理不仅能保证现场施工安全,也有助于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以下结合实践,对建筑工程施工常见隐患安全监督管理要点进行探讨。

关键词:建筑工程;隐患;安全监督管理

1建筑工程安全监督管理重要意义

对于建筑工程而言,除了要考虑成本效益之外,更要重点关注建筑的安全质量。为了满足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下建筑工程建设安全质量要求,政府有必要针对其工程质量进行严格的监督,为民众提供舒适安全的生活空间。建筑工程项目建设涉及多个环节,如建筑设计规划、前期材料准备、具体施工过程、工程竣工验收,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管理工作也应当贯穿于施工的全过程。目前建筑领域部分施工单位为获取更高的利益而随意降低建筑质量,导致所交付的工程项目安全质量问题严重,由此也造成了极大的社会危害。针对当前建筑工程施工中存在的一系列安全质量隐患,开展监督管理工作对于促进社会发展方面也有着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2个方面:

1)可以显著提升工程整体质量,通过对各个阶段的监督管理,使资源合理配置、及时优化技术方案,避免建筑项目返工重建,切实保障工程安全质量。

2)可以避免部分建筑施工单位为谋取利益使用劣质建材,规避不规范的施工行为。在保障居民住房安全的基础上,维护建筑公司的良好信誉及社会形象。从长期来看,安全质量监督对于我国建筑行业的长效发展意义深远,亦可于一定程度上创造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2建筑工程施工常见隐患安全监督管理要点

2.1培养专业管理人才

任何行业的发展都需要优秀人才的支持,工程质量监管同样如此,做好人才的培养工作十分重要。因为优秀的管理人才能够积极参与工作,以严谨的工作态度,完成质量监管工作。对建筑工程的安全监管,工作内容较多,对于人员能力要求较高,如果人才业务素质过硬,其综合能力也相对较强,能够将质量监督工作做好。所以,建筑企业要注重人才培养,特别是质量监督岗位人才,可以组织人才参与专业交流活动,相互学习,辅助人才积累监管工作经验,提高其管理能力。与此同时,关注监管人才的职业道德方面培训,使其树立岗位责任意识,将安全作为首要管理内容,全身心投入监管工作当中。企业可以适当提高人才待遇,吸引优秀人才,充实管理工作队伍。在人才培训阶段,可以邀请行业专家,选择工程实例,带领人才分析安全管理方法,提高其管理能力。企业还可定期组织人才参加专业培训,为人才讲解工程质量、安全等管理理论,丰富其知识储备。人才培养以后,对于内部人才进行合理配置,辅助监管工作顺利进行,多措并举,提高人才的专业素养,为建筑工程的监管工作奠定人才基础。

2.2健全安全监督管理体系

在建筑行业现代化发展的新形势下,建筑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的优化要求相关单位需要始终坚持安全第一的原则,对于各个施工环节落实安全预防工作,形成较为完善的安全生产控制预防方案。建筑安全监督管理体系的优化要求相关单位共同建立如图1所示的监督安全管理工作流程,并且需要由总经理作为第一负责人,分管领导对于各项监督安全管理工作进行分管,各个部门需要分别成立对应的项目组,对不同部分的工程项目施工负责。在我国建筑工程规模化发展的背景下,精细化管理也是今后建筑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形成完善的监督安全管理工作组织体系之后,相关人员需要在工程项目的筹备和前期计划工作阶段,全面实施工程建设的风险识别、分析,从建筑工程项目的各个环节和分项工程出发,综合考虑安全风险的类别、诱发因素、具体表现等进行风险事件的等级划分,形成针对性规避和应急处理措施。同时,相关部门需要立足于工程的施工工艺选择和组织计划等层面落实施工的组织规划工作,并将各个参与主体的本职工作和责任全面落实。只有在建立完善的建筑安全监督管理工作体系的情况下,方能够保障实现建筑安全管理的总体目标,细分到不同工作人员的具体工作目标上,经过量化处理的工作目标可以帮助管理和施工人员通过落实本职工作,进一步提高工程建设的安全性。

2.3积极引入PDCA监督模式

PDCA最早由美国质量管理专家提出、应用以及推广,该方法将质量管理分为4个阶段,包括方案、实施、检查以及处理,以此为循环开展质量管理工作是保障建筑工程安全的重要举措之一。现阶段施工单位必须主动改革并创新监督工作思想与形式,积极引入现代化方法充分保障监督工作的成效。PDCA模式是当前比较有效的监督管理模式,能够全面提升施工单位水平,真正做到将监督管理计划与安全管理充分融合,从多方面入手对建筑工程进行论证剖析,切实保障工程安全。作为有效控制管理过程和工作质量的方法,PDCA模式能够促使管理工作朝着良性循环发展,并且不断提高监督工作效率,因此该方法在建筑工程管理中被广泛应用。在实施过程中需要立足实际,合理安排监督工作人员,抓好施工现场巡查工作,及时发现存在的隐患问题,通过变革工作方式提高监督水平,促使各项管理目标的实现。

2.4强化应急能力建设

作为施工企业,为了更好地加强安全监督管理力度,除了通过以上措施来保障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快速落实下去以外,还要不断强化企业应急能力建设工作,这项工作是为施工现场的安全性实现了双重保障。一是要加强应急能力评估,并且加强企业应急演练工作,要检验企业对于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以及科学救援能力。二是要不断提高企业内部各级负责人的应急指挥能力,专业人员的自救能力,因为精准的指挥可以保障应急事件的处置结果。而专业、科学的施救可以有效提升施救质量。确保不会产生更大的人员伤害以及负面影响。三是要及时观察应急演练的结果。依据每次应急演练的结果进行整理、总结,然后对当前的应急方案进行修订,从而升级各项应急方案,确保应急方案可以时刻服务于建筑工程。四是还要不断加强企业内部应急队伍的建设。主要从应急人员的心理素质、专业救援能力等各方面进行培训教育,确保应急人员可以具备超强的心理素质,科学稳定的专业施救操作,保障企业的应急能力可以时刻为施工现场的安全监督管理工作保驾护航。同时,还要不断进行提升,确保可以始终满足企业的实际需求。

2.5做好分区管理

随着工程建设标准化水平提高,应加强分区管理工作。安全监督管理人员应严格按照建筑工程要求,将分区管理工作细化落实到位,动态收集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加以改进,不断提高分区管理水平。要注重人员、材料、水电等方面的管理,结合现场巡查,督促施工进度,检查安全生产,及时处理潜在的风险问题,减少生产安全问题的发生,保证工程整体质量。

结语

综上所述,安全监理工作关系到建筑工程的施工安全。在建筑工程施工期间,明确安全监理实施要点,并且优化监理措施,才能提高安全文明施工水平,实现预期管理目标。希望通过本文为类似工程的安全监理工作提供借鉴,推动我国建筑工程行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武孟凯.确保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的建筑监理措施研究[J].大众标准化,2022(21):67-69.

[2]郑顺达.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监理的风险管理与防范路径[J].中华建设,2022(8):40-42.

[3]白振华.建筑施工安全监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思考[J].建设监理,2022(2):32-34.

[4]高杏.建筑工程安全监理管理体系研究及其应用[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