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性能混凝土耐久性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0-17
/ 2

高性能混凝土耐久性分析

韩旭东

身份证:511111196707183115

摘要:高性能混凝土是一种新型混凝土,具有较高的耐久性和可持续发展性,因此备受关注。不同国家和领域的研究人员对高性能混凝土有不同的理解,欧洲和国际协会将其定义为水胶比小于0.40的混凝土,而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高强与高性能混凝土委员会则将其定义为以耐久性和可持续发展为基本要求并适合工业生产和施工的混凝土。高性能混凝土的关注点是混凝土的高耐久性。该混凝土在设计和制造过程中,采用了先进的技术和材料,以达到更好的耐久性和可持续性。不仅如此,高性能混凝土还具有更好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从而能够在更严苛的环境下使用。

关键词:高性能;混凝土;耐久性

1高性能混凝土特征

高性能砼是指采用常用的原料、外加剂、矿物细粉等与常规技术配合使用而形成的一种性能优异的砼。与常规砼比较, HPC不仅耐久性好,工作性能好,而且技术内涵丰富。HPC在建筑施工及特殊技术中得到了日益普遍的使用,现将 HPC的优势及用途介绍如下。在 HPC中加入特种掺合料及无机微粒等物质,使 HPC具备较高的耐久性能,对延长其服役时间、延长其使用寿命、节省能源、环保等都有重要意义。在海洋工程、桥梁工程和地下工程中, HPC被大量使用。由于 HPC的高密度、高稳定性、高填充性等工作特性,使得 HPC的施工变得更为灵活,从而降低了人力物力的消耗。而且, HPC具有较好的流动性、可塑性等特点,能够很好地适应工程中的工程需要。高性能水泥基材料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采用廉价的工艺可以大幅度提高其性能,特别是提高其耐久性能。在水泥基体中加入了一些纳米级的物质,比如纳米级的硅酸钙,可以改善水泥基体的力学性能,增加水泥基体的耐久性。在强度、流动性、体积稳定性等方面,高性能混凝土与一般混凝土有不同之处,它可以满足结构工程施工和特定工艺应用的需求,降低成本,提高混凝土的使用寿命。在现代的楼房里,在桥梁里,在地下的隧道里;在水利和其他行业中,使用的是高性能混凝土。

2提高高性能混凝土耐久性的措施

2.1减少环境对混凝土的不利影响

高性能混凝土的耐久性是建筑结构中至关重要的一环。然而,自然因素对其耐久性的影响不能忽视。环境温度是影响高性能混凝土质量和性能的主要自然因素之一。如果环境温度过高或过低,会对高性能混凝土产生不利影响。在不同的天气条件下,高性能混凝土表现也会不同。这是因为高性能混凝土的化学反应和物理性能会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温度变化是影响高性能混凝土性能的另一个关键因素。温度变化会导致高性能混凝土产生裂缝,从而影响其性能。当温度变化较大时,高性能混凝土的体积可能会发生变化,进而产生内应力,导致裂缝的产生。在高温状态下,高性能混凝土的性能受到严重影响。高温会导致混凝土表面的蒸发速度加快,从而导致混凝土表面的收缩。同时,高温还会导致高性能混凝土内部水分的蒸发,产生内应力,导致混凝土产生裂缝。因此,在高温情况下,高性能混凝土的耐久性会受到极大的影响。

2.2掺入高效减水剂

混凝土是建筑中常用的材料之一,其耐久性对建筑的安全和持久性至关重要。为了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减少毛细管孔隙率是一种常见的方法。然而,盲目减少用水并不是一个好的选择,因为这会影响混凝土的强度和整体耐久性。这是因为加水搅拌后的水泥结构中会存有大量拌合水,这会影响工作性能。一方面,增加用水可满足施工要求,但另一方面,会增加孔隙数量,降低混凝土的密度和强度。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减水剂成为了一个受欢迎的选择。减水剂能让水泥质点携带相同电荷,使得水泥体系拥有稳定悬浮状态,并在水泥颗粒表面形成水膜。这个膜可以防止水泥颗粒之间的粘合,从而减少水泥颗粒的摩擦,使得混合更加均匀。加入高效减水剂是提高混凝土耐久性的重要手段。它可以减少用水量,提高混凝土的密度和强度,同时减少毛细管孔隙率,从而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因此,在混凝土施工中,应该谨慎选择用水量和减水剂的使用,以提高混凝土的质量和耐久性。

2.3规范操作并落实养护工作

在建筑施工中,混凝土是不可或缺的基础材料,而高性能混凝土在近些年也变得越来越重要。高性能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和耐化学侵蚀性都比普通混凝土更好,因此在大型工程中广泛应用。然而,为了保证高性能混凝土的质量,施工人员需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高性能混凝土对搅拌工作有明确的要求,需要选择合适的施工方法和技术来搅拌混凝土原浆。在搅拌过程中,需要控制搅拌时间、搅拌速度和搅拌比例,以确保混凝土的均匀性和强度。其次,高性能混凝土的温度下降速度也需要得到控制,避免出现龟裂、使用寿命缩短等问题。特别是对于体积较大的高性能混凝土,这个问题更为突出。在施工过程中,需要采取措施来控制温度下降速度,例如增加混凝土原浆温度、增加养护时间等。第三,施工人员应该关注施工环境、高性能混凝土的种类与性能等情况,在施工过程中及时采取合理的养护措施。养护措施包括覆盖保温、喷水养护、湿布养护等方法,可以有效地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和强度。最后,建筑企业需要对混凝土进行维护、检查,不断完善检查制度,并确保相关检测人员具备处理高性能混凝土问题的能力。只有这样,才能确保高性能混凝土在建筑工程中发挥出最大的作用,为建筑的安全和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2.4消除混凝土结构破坏因素

混凝土由于其高强度、高强度、高韧性、高耐久性等优点,成为当今世界上应用最为普遍的一种材料。然而,混凝土的损伤却是影响其耐久性提高的一个主要原因,在建设中也应引起关注。由于各种原因,特别是物理、化学等方面的原因,往往会造成混凝土的损伤,严重时还会造成混凝土的彻底损坏。如果水泥中含有大量的SO_3、C_1等杂质,就会在水泥中引起各种化学反应,从而引起水泥的膨胀、开裂等问题。因此,对水泥基材料的耐久性提出了新的要求。所以,要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能,就要尽量减少由于自身物理和化学原因而引起的结构损伤。为此,可以降低或去除原料中的SO3、C1等物质的含量。以硫酸亚铁、C1为主要原料制备的砼,可降低砼的开裂、开裂等病害,确保砼的耐久性,改善砼的服役性能。另外,还可以通过加入外加剂、使用高性能水泥等其它高效的制备工艺来改善其性能及耐久性。

2.5保障混凝土本身强度

耐久和强度是混凝土最主要的两个方面,两者之间既有联系,也有联系。而对水泥浆体的强度及耐久性有较大的影响。在较小的水胶比条件下,水泥石的空隙率较小,因此,水泥石的强度、抗渗透能力等都有较大的改善。在现实生活中,为了增加其耐久性能,最主要的方法就是改善其性能。增强水泥石的配合比,选用优质的原料,可以使其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改善,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其综合性能,达到延长其使用年限,降低其维修与维修费用的目的;提升项目的整体效益与可持续发展能力。所以,在施工过程中,必须对其进行足够的关注,同时要对其进行合理的设计,以改善其各项工作性能;以保证项目的品质及可靠。

2.6性能指标

高性能混凝土是一种通过优化材料和配比,以提高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和耐久性能的新型建筑材料。在建筑领域,高性能混凝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尤其是在需要高强度、高耐久性和高抗风化性的工程中,高性能混凝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混凝土的耐久性是衡量混凝土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高性能混凝土的耐久性通常通过多种指标进行评估。如抗渗等级P12、抗冻F300、电通量≤1 000C(56d龄期)、氯离子扩散系数≤3×10-12cm2/s(RCM法,56d龄期)等等。

抗渗等级P12是指高性能混凝土抵抗渗透的能力。P12是比较高的抗渗等级,表明高性能混凝土在水压力下表现出良好的防渗透性能,可以在水利、水电等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

抗冻F300是指高性能混凝土在低温环境下的耐久性能。F300是较高的抗冻等级,表明高性能混凝土在低温环境下表现出良好的抗冻性能,可以在寒冷地区的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

电通量≤1 000C(56d龄期)是指高性能混凝土的电阻率。高性能混凝土具有较高的电阻率,可以有效地防止锈蚀等问题,保证混凝土的耐久性。

氯离子扩散系数≤3×10-12cm2/s(RCM法,56d龄期)是指高性能混凝土的氯离子扩散能力。高性能混凝土具有较低的氯离子扩散系数,可以有效地防止氯盐侵蚀,保证混凝土的耐久性。

3结论

总之,建筑工程对建筑材料质量的要求在不断提高,高性能混凝土作为新型建筑材料应积极推广应用。在提高高性能混凝土耐久性时,应选用恰当的技术方法,提高材料的技术含量,以确保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参考文献:

[1]王赫.建筑工程质量事故分析[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21.

[2]汪黎明,崔德密,项炳泉.常用建筑材料与结构工程检测[M].郑州:黄河水利出版社,2021.

[3]高琼英.建筑材料[M].2版.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21.

[4]王有宗.工程结构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的研究[D].郑州:郑州大学,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