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及泵送设备应用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0-18
/ 2

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及泵送设备应用分析

王斌

陕西建工第六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陕西咸阳     712000

摘要:经过多年发展,国内土木建筑工程领域的项目建设水平持续提升,混凝土材料是项目建设最为常用的一种施工材料,随着建设规模的增加,结构自身所要承担的外在压力也在持续提升,所以对于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需要建设单位科学应用混凝土,针对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重难点问题积极优化施工技术,在降低混凝土结构裂缝的同时,保证结构耐久性、发挥其原有的抗压性能。

关键词: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

引言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对建筑结构的质量需求越来越高。因混凝土造价低、取材方便,可塑性好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建筑结构中。由于混凝土在凝固过程中的水化反应,致使混凝土在施工过程中产生大量热量,易导致构件因内外温差产生裂缝,影响混凝土施工质量,造成工程质量事故。对于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而言,由于其结构构件体积大,施工条件复杂,工程质量要求高,如何避免因混凝土水化热导致的结构内外温差大、变形大等问题成为保证结构施工质量的关键。

1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

1.1混凝土配置

在建筑工程混凝土工程结构的施工过程中,首先需要进行混凝土配置,充分考虑到以往施工中的原材料,从中选择更优质的原材料,以保证混凝土性能达到工程项目规定的抗压强度和耐久性水平。如果现浇混凝土出现裂缝,将对所有工程施工技术构成严重威胁,给施工企业造成严重损失。因此,必须严格控制原材料质量,根据试验明确混凝土比例,加强对整个施工过程的监督。在混凝土浇筑前要做好相关准备工作,确保其强度满足设计要求并且能够按照规范标准操作,避免出现不合格现象,进而影响后续建筑工程整体建设效果。同时也要注意材料的养护管理,从而提高工程质量。为了保障施工人员安全,就应该制定科学合理的制度来约束施工现场的行为,使得施工单位可以有效地控制好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以及相互之间的联系,以此来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1.2混凝土的搅拌和运输

搅拌站对商品混凝土的投料搅拌要以调整好的施工配合比为依据进行,投料前先用水将粗骨料冲洗干净,用自来水作为搅拌水;搅拌车在运输混凝土的过程中也要不停地搅拌,运达工地时浇筑作业若不能立即进行,应做好混凝土搅拌车的遮阳工作,可在工地搭设遮阳棚将车停放进去,同时对搅拌筒用冷水进行冲刷,以达到混凝土出机温度得以降低的目的。对混凝土进行输送前,要先湿润泵送管,用水泥砂浆即可,以避免泵送管出现堵塞情况。

1.3混凝土浇筑

项目选用了性能相对优良的混凝土,微膨胀混凝土,但选用此种混凝土也就意味着施工作业标准需更为严格,一旦出现冷缝或施工缝就需要及时处理,处理的方式采用了近年来建筑工程施工领域较为常用的膨胀砂浆接缝的方式,与此同时为保证浇筑完成后的混凝土结构施工质量,浇筑施工时项目还埋置了冷却水管,用以冷却降温。为最大限度的消除不必要的塑性裂缝,混凝土浇筑的过程中进行了二次振捣与二次收面工序。

1.4振捣技术及其应急处理措施

振捣是混凝土浇筑的重要环节,特别是在大型混凝土施工中,振捣直接影响最终施工效率,需要引起有关技术人员的高度重视。可通过合理设置相邻砼振捣节点间的距离来实现混凝土振捣杆插入节点和模型的计算。在浇筑时,必须在下层混凝土凝固后进行顶层浇筑。在浇筑过程中,要坚持快插慢拔的基本原则,防止有气体流出,造成硬度降低和结合不良。同时,振捣时应反复上下抽动,以确保振捣的密实性。一般振捣时间不宜过长。在表面出现悬浮物、停止沉降和没有泡沫的状态下停止振捣。当泌水流出或汇聚在上水口后,要尽快拔出,以免粗材沉淀,造成钢筋强度发生改变,因收缩过大形成缝隙。另外,在钢筋振捣过程中,要防止与钢筋和模具进行撞击。如果由于紧急情况,断电时间超过最终冷凝时间,可以在最终冷凝前进行二次振动,而且严格控制最后一批浇筑混凝土时间,实际上应用每个车载泵埋一批混凝土,根据地面泵运行情况设置时间间隔,及时润化表面覆盖物和管道。

1.5混凝土养护

混凝土的养护方法主要包括保温、保湿两种。在混凝土浇筑完毕且接近初凝时,在混凝土表面覆盖一层薄膜,以保证其在水化硬化过程中不会丢失过多水分,当混凝土达到初凝状态后,在其表面覆盖麻袋和塑料膜,起到加强保温的作用。由于在水化初期混凝土水化速度较快,内部水化温升较高,因此在前3d每隔2h进行测温;从第4d开始直至28d,每隔4h测一次温度。当温差>25℃时增加麻袋及时保温,重要结构不得高于20℃;当温差<15℃时减少麻袋量,加速散热。当混凝土内外温差<30℃,可以进行模板拆除,注意拆模时应满足规范中对混凝土的强度要求,且拆模时间亦应依据规范进行;对大体积混凝土来说,有条件时可以适当延迟拆模时间,拆模后应立即采取相应措施对混凝土进行保温保湿,以避免因温度升高或降低而造成混凝土强度、耐久性的损失,进而影响服役时间,减少二次修补造成的人力、财力的损失。

1.6控制混凝土温差

施工人员在建筑工程中应用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过程中,应有效把控温差。大体积混凝土表面存在裂缝的主导因素是内外温差较大,而大体积混凝土表面散热系数较低造成了其内外温差较大。为此,施工人员在浇筑的整个环节中应有效把控混凝土温度。在高温度或夏季条件下浇筑时,施工人员务必实施有效的降温策略,不但在进行浇筑时降低混凝土的温度,而且降低混凝土配料的温度。施工人员能够将遮阳设施设置在施工场地,防范混凝土原材料受到暴晒。施工人员能够以冲水方式降低骨料、石料的温度,这样不但能够将表面杂质去除,而且可以使原料搅拌的温度大大降低。此外,在搅拌混凝土时,施工人员还能够在降低原材料温度时应用水汽加热技术。

2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泵送设备应用

(1)灌注泵水。先充分浸湿混凝土输送料斗口、缸头、输水系统管线,然后灌封泵水直向混凝土废浆箱直接输送物料,最后借助钢筋混凝土塔吊架向地面直接吊起混凝土沉灌。(2)泵送混凝土料。务必确保在混凝土料斗中倒入的混凝土砂浆使用量的配合比系数适宜,保障混凝土性能的整体质量达标。一般来讲,1m长管径的混凝土管线系统要消耗的混凝土砂浆量是200m3。在料斗中剩余的干粉砂浆处在搅拌轴至少一半的情况下,逐步将其他混凝土料掺加其中,从而不断搅拌泵送。通常来讲,浇注入模的至少C60级的钢筋混凝土产品的温度需要维持在25℃以上。(3)控制混凝土坍落度。对于泵送至至少150m的混凝土,混凝土漏水堵管线或反泵的情况会形成,应结合施工应用经验控制场地混凝土坍落度为220~260mm,以及务必根据有关标准和规范施工。

结语

综上所述,为了增强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的稳定性,应该进行全面的研究和实践应用。土建施工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的优化发展是核心技术,在施工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确保混凝土工程施工结构的产品质量是为了提高现浇混凝土的技术性合理性,对建筑专业领域的钢筋混凝土特性进行全面分析,科学合理地建立相关的结构改进计划,能有效保证所有施工技术质量的大幅提高。当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逐步完善时,建筑工程建筑领域都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田娜.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应用探析[J].设备管理与维修,2023,(10):82-84.

[2]林振彬.建筑工程施工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施工管理方法研究——以海口市某项目建设为例[J].住宅产业,2022,(12):85-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