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痛、腿麻就是椎间盘突出症吗?

/ 2

腰痛、腿麻就是椎间盘突出症吗?

黎容刚

大邑志昌骨科医院 四川 成都 613000

椎间盘突出症是脊椎疾病中比较常见的一种,它的主要症状就是腰痛、腿痛、腿麻等等,这些症状的存在持续、严重地影响到了人们的生活质量。但在目前,有很多人对此都有些疑问,腰痛、腿麻就是椎间盘突出症吗?其实也不尽然,并不完全正确。那么大家对椎间盘突出症的了解都有多少呢?

什么是椎间盘突出症?

椎间盘是脊椎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类似于车轮内胎,能够起到缓冲脊柱上的冲击和压力的作用,同时还能保持脊柱的稳定性。然而,椎间盘往往会发生一些不良的问题,其中最常见的问题就是椎间盘突出症。

椎间盘突出症是指椎间盘的内胎滑出或破裂,这常常会导致其周围的神经组织或脊髓受压,引起腰痛、腿痛等一系列症状。通常情况下,这种情况最常见于颈椎和腰椎部位,尤其是腰椎部位。这一病症对患者的影响非常大,由于神经受压的原因,很可能会导致患者出现肌肉无力、感觉异常、麻木、刺痛等症状,非常影响日常生活。此外,椎间盘突出症也与脊柱退行性改变、姿势不良、长时间坐姿等因素有关。因此,预防和及早治疗椎间盘突出症非常重要。

引起腰痛、腿麻的原因

而关于引起腰痛、腿麻的原因一般都是由于椎间盘突出症所导致的,但也会有其他的原因会引起腰痛、腿麻等情况。

具体来讲,除却椎间盘突出症之外,像是腰肌劳损、骨质增生、坐骨神经痛等也都会导致腰痛、腿麻的情况。其中,长时间的特定姿势、不良的体位以及重体力劳动等活动都可能导致腰肌劳损的出现,引起腰痛、下肢疼痛等症状;其次,骨质增生也是常见的脊椎疾病之一,能够引起椎间盘间隙变窄,椎间孔狭窄、压迫脊髓神经根,导致腰痛、下肢疼痛、麻木等症状;最后,坐骨神经痛则是由于坐骨神经受到压迫或损伤引起的,常常表现为臀部、下肢或足部的疼痛、麻木等症状;还有局部软组织炎症、痉挛等导致通路神经卡压引起疼痛麻木等不适。

椎间盘突出的主要症状解析

  1. 腰痛

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常见的脊椎疾病,而腰痛则是其最为常见的症状之一。当人体椎间盘发生突出时,就会导致周围的肌肉和韧带在保护自身时发生痉挛,从而引起腰部的疼痛。这种疼痛通常会出现在人体腰部及骶尾部,而且其疼痛强度也会随着人体的活动而改变。此外,患者还可能出现腰痛放射至臀部、大腿、小腿及脚部等部位,严重者甚至可能会出现瘫痪的情况。

  1. 腿痛

而除了腰痛外,腿痛也是椎间盘突出症的常见症状之一。当椎间盘压迫到神经根时,就会引起神经传导障碍,进而导致下肢疼痛。这种腿痛通常会出现在臀部、大腿后侧或小腿等部位,疼痛强度也会随着人体的活动而改变。在发生腿痛时,患者常会感到刺痛、针扎或灼热感,严重的话还会有肌肉无力的表现。此外,椎间盘突出症还可能会导致脊髓压迫,进而引起下肢肌肉的瘫痪,严重影响日常生活。

  1. 肌无力

当椎间盘压迫到神经根时,它就会对神经传导造成很大的影响,并引起神经传导障碍。这样的情况,往往会导致患者的下肢肌肉出现无力状态,这种无力状态可能会持续相当长的时间,甚至会影响到人体的运动能力。特别是在行走和站立时,由于肌肉无力的影响,人的运动能力会更加受到限制。这将严重影响人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使人处于一种长期的不便和痛苦之中。因此,对于这一情况,大家需要及时就医,并采取适当的治疗方法,以尽快缓解症状,恢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状态。

  1. 麻木感

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常见的脊椎疾病,除了上述症状之外,椎间盘突出症还可能会导致患者的下肢皮肤出现麻木感,而这则主要是由于神经传导障碍造成的。当神经根受到压迫时,它们传递信息的能力会受到影响,从而影响到身体其他部位的感知。因此,椎间盘突出症所导致的下肢皮肤麻木感,实际上是由于神经传导障碍所引起的。这种麻木感通常会出现在受到压迫的神经根所分布的皮肤区域,如大腿、膝盖、小腿、脚或趾部位等处。

  1. 排尿和排便功能障碍

最后,椎间盘突出症的症状还包括有排尿和排便功能障碍。这种症状通常会在椎间盘突出症严重影响到脊髓时出现。具体来讲,脊髓是人体神经系统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它连接着人体的大脑和身体,负责传递信息和控制身体机能。如果椎间盘突出症对脊髓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就会造成排尿和排便功能障碍,这也是比较严重的症状,需要得到及时处理。而排尿和排便功能障碍可以表现为尿频、尿急、排便困难、严重者可致大小便失禁等症状,往往会给患者的生活带来很大的不便和痛苦。

如何对椎间盘突出症进行诊治?

  1. 对椎间盘突出症的诊断

在治疗椎间盘突出症之前,医生首先需要对患者进行全面的病情了解和诊断。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常见的骨科疾病,其最常见的症状就是疼痛。除此之外,患者还常伴有麻木、刺痛、肌肉无力等其他神经系统的异常症状。

而为了更好地确诊椎间盘突出症,医生们通常会对患者进行仔细的体格检查和详细的病史询问。通过对患者的症状和体征的观察和评估,则将可以对椎间盘突出症进行初步的判断。但是,仅仅依靠病史和体格检查还不能够有效确定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方案。故此,为了明确诊断,医生通常会建议进行影像学检查,如X射线、CT或MRI等。这些检查可以直观地显示椎间盘和周围组织的情况,了解椎间盘突出的节段、压迫程度,以及相关鉴别诊断,辅助医生确定治疗方案。

  1. 对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

在目前,关于椎间盘突出症的治疗大多数都可以通过保守治疗来改善症状,这项治疗的目的就在于缓解患者症状、改善其生活质量,促进病员早期康复。

而具体来讲,在患者出现疼痛时,首先就应当尽量减活动量,保持足够的休息时间以减轻椎间盘的压力。其次,在日常治疗中,还可以通过对患者进行物理治疗来改善其病情,物理治疗可以帮助患者有效恢改善炎症和缓解痉挛,从而减轻疼痛,目前常见的物理治疗方法包括电针、推拿、热敷、冷敷、电刺激等,而且一些特定的动作和体位运动也可以减轻疼痛。

另外,也可以配合药物治疗减轻疼痛和炎症,而当下最常用的药物就是非甾体类抗炎药或镇痛药物,例如阿司匹林、布洛芬、吗啡和丹参酮等;最后,注射治疗主要包括有椎间盘注射、神经根注射、穴位注射或其他需要直接注射到疼痛部位的药物,但需注意的是这项治疗方法虽然可以用于对疼痛的快速控制当中,但其效果很难持久,可以在急性发病期进行应用。

综上,椎间盘突出症是一种常见的脊椎疾病,其主要症状包括腰痛、腿痛、肌无力、麻木感和排尿、排便功能障碍等,但临床上有部分腰痛、腿麻病员病因并不是椎间盘突出。如果大家日常中出现这些症状时,则应及时前往医院专科就医进行诊断和治疗。在治疗时,应先采用保守治疗,如药物治疗、物理治疗和针灸、推拿等治疗,严重者也可以配合微创手术等治疗方法,以达到更好的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