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实践能力途径初探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0-20
/ 2

加强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实践能力途径初探

张宏军

内蒙古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70

摘要:提高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实践能力的途径探索

关键词: 高等职业 实践能力提到

目前高等职业院校的毕业生的职业实践能力,成为了其就业的名片加强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实践能力也就成为其在学校中学习提高的重要内容,探索加强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实践能力途径亦成为当前高等职业院校教育教学的重要内容对于探索理实一体教学提高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实践能力途径有以下建议:

一、提高理实一体教学机制的内涵认识

1、理实一体,夯实理论基础,培养学生接受新知识的能力,从而拓展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通过加强重点课程的学习,建立科学的工程逻辑思维,提升人文素养和科学素养。

2、理实一体,牢固树立实践育人的思想,坚持问题导向,将实践育人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做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课内教学与课外实践相结合,校内实训与校外实习实践相结合,优化人才培养体系,搭建人才成长平台,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工程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

3、理实一体,通过高水平科技创新与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密切结合,由师生组成“科研——教学——学习”联合体,共同在科研——教学——学习过程中进行知识的传授与更新,强化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传承和提升人文素养和道德品质。

加强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实践能力要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

教师在教育教学中的主导作用毋庸质疑,一名高水平的教师无论一门课程,还是专业方向,对于学生起到的作用像灯塔和航行中的船的关系,教师会指引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前进,避免在前进中的走弯路、走错路。

1、在现有的教师队伍中,积极培养在某一实践领域有擅长的教师,从事某一门专业课程的教学。所谓术业有专工,我们不排斥在多领域都有建树的高水平教师存在,但是具备如此水准的教师数量不会太多,他们是学院教学发展的宝贵财富,也应该发挥现有在职的每一名教师的特长、主动性,有计划有步骤的提升教师的职业素养尤其是实践方面的能力,使他们积极地投身到学院职业实践能力的教学中,为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进而为社会为国家培养更多更好的实践环节操作型人才而努力。学生也会在与教师长时间的接触中,会学习、消化、吸收这个教师的长处,在教师所擅长的领域知识、技能得到迅速的提高 ,从而“出于蓝而胜于蓝”。

2、积极引进在某一方面有特殊专长的实践技能型人才。在现有教师中发展新的实践技能型人才理论上可行,但在实际操作中会有许多的限制,比如时间的及时性,培养的时间周期过长而不能适应学校教学的迫切需要,有些“远水解决不了近渴”,对于急需的实践技能型人才只能引进,这样可以在短时间内补足某一领域的短板,起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因此,建立切实可行的人才引进机制,可以在短时间内迅速提升学校教学在某一领域的教学能力,是一个不错的解决急需人才问题的方法手段。

加强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实践能力要改善学生的实训实践条件

1加强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实训实践能力,需要配备相应的实训实践条件。建立与学生操作实践目标相匹配的实训实践条件,建立与实际生产生活中实际项目相一致的实训条件,既是国家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也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实践能力的客观物质要求。建立一间符合要求的实训室,配备与之适应的人员,及时补充在实训中消耗的易损材料,这些都需要相应的人员支持、经费支持。

2、同类型实训室建设横向学习。只埋头在自己现有的条件下发展是有局限性的,需要走出去学习先进地区、先进院校的优秀经验,引进或改善现有实训条件,进行必要的升级改造,以适应不断发展的社会对相应人才的培训需求。实训设备的使用也是有寿命的,有必要对过时的、损坏严重的实训实践设备、工具、材料进行必要的淘汰、更新,进而引进适时的、先进的实训实践设备、工具、材料。

加强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实践能力要加强与相关行业先进企业的横向联合

1、加强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实践能力要知晓当下行业的最新发展现状,了解行业的主流产品应用,在这方面先进企业是最先感知行业产品的先进信息,并且有机会将最先进的产品在实际项目中进行应用,所以与相关行业先进企业的横向联合是高等职业院校学生实践能力提高的有效途径。建立和加强高等职业院校学生的实践能力要加强与相关行业先进企业的横向联合,教师和学生一定程度的参与到企业的一线实际工作中,可以弥补学校实践条件的不足,使学生有机会接触到行业的最新发展状况,跟上行业技术的发展的步伐,为下一步进入行业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

2、将优秀教师输送到先进企业进行企业实践锻炼。将优秀教师送到企业进行一定时间(建议6个月左右)的企业实践锻炼,可以充分的让教师加强实践方面的知识能力、素质能力,从而在教学中提高相应的教学能力。

参考文献:

[1]基于”五融合”育人机制的土木类专业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探索与实践 杨有莲 吴启红 黄进 谢飞鸿 董建辉 蔡萌琦高等建筑教育 ISSN 1005-2909 第32卷2023.1

[2]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土木工程专业教育模式探索 杨柳依依 徐卓君 杨晓华 高等建筑教育 ISSN 1005-2909 第32卷20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