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河道堤防护岸施工技术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0-24
/ 2

水利工程河道堤防护岸施工技术分析

王宗平朱立斌

身份证号码:231003198702222927

身份证号码:231004198601260015

摘要:水利工程可以对河水水量和流速进行控制,能够在应对洪灾起到很好的作用,特别是在南方地区中,雨季持续时间非常长,很容易出现决堤、滑坡等现象,直接影响到河道两岸生活的居住,也会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为避免这类问题大量出现,应该对水利工程进行科学合理使用,逐步对河道堤防护岸工程进行使用,以此提升河道稳定性和坚固度,降低洪灾灾害的产生。因此,在对水利工程进行规划中,应该对河道施工技术进行重视,针对不同区域的河道合理使用施工技术,有效提升河道堤防护岸工程的质量,有利于保障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关键词:水利工程;河道堤防;护岸工程

1水利工程河道堤防护岸施工现存问题

1.1缺乏完善管理制度,难以发挥监督作用

在河道堤防工程建设中,通过对现有的问题分析发现,其存在大量的管理问题。不仅施工环节存在,基本上每个环节都有。有的是施工人员经验不足,难以应对河道施工任务;有的没有建立完整的管理体系,导致整个施工进程受到影响,给工程质量造成严重的影响,甚至带来了巨大的安全隐患。这些问题的出现基本上都是源于没有科学合理的制度造成的。

1.2缺乏先进设备,影响在施工质量

在河道堤防护岸工程建设中,会需要使用到很多的机械设备,才能保障项目顺利进行。但是,从实际使用情况分析,有的机械设备存在不同程度老化,甚至没有及时进行维护和保养,导致设备性能基本上没有办法发挥,直接影响到施工质量。并且,工程施工中,很容易受到极端天气的影响,导致部分施工技术和施工步骤没有做好,造成质量程度没有保障,影响到施工建设速度。

1.3河道堤防护岸管理方式落后

从现阶段我国水利工程施工情况来看,许多地区的水利工程施工仍未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未制定出较为完善的管理制度或是合理的管理方法。河道堤防护岸管理工作主要包含、工程项目审核、审批工程项目、工程建设以及工程项目完成后的维修与养护。然而,在实际的管理过程中,部分管理部门由于其职责分工混乱、管辖范围不明确等问题,造成河道堤防护岸工程施工的监督与管理不到位,难以对其施工进行高效的管理。

2水利堤防施工技术实际应用

2.1堤段削坡土方加固技术

该技术常用于提防施工建设,主要使用推土机、挖掘机等设备修复水利工程削坡表面。实际作业时,技术人员在固有堤坝顶部放上施工后的土方,之后通过推土机从上到下进行修复,确保土方摊平,同时对其碾压夯实,使堤段削坡土方表层能够保证均匀稳固,并有衔接好新填土方结构与原本的土方结构。水利工程建设时,该技术的应用能够使工程建设更加稳固安全,保证水利工程施工质量,使水利工程建设活动能够顺利进行。对此,水利工程技术人员在施工时需要利用干技术对新建土方结构进行夯实加固处理,确保整个土方结构稳固性和衔接水平符合要求。

2.2开挖河道技术

水利工程建设前,技术人员结合水利工程实际施工方案和施工环节综合分析河道情况以及挖掘方向,优化控制网布孔。另外,技术人员需要注重开挖工作施工实际情况,确定正确的河道挖掘方向。河道挖掘时,河道导流渠横断面挖掘主要分为两方面,一方面是技术人员在导流渠侧面挖掘河道以保证挖掘工作顺利进行;另一方面是技术人员同时在导流渠两侧挖掘河道,以保证挖掘质量和效率。河道开挖作业需要技术人员按照规格采用挖掘机进行挖掘,一般规格选择为1m3,这种情况下的挖掘作业灵活性更高,效果更好。同时需要技术人员应用好装卸运输车量对土壤进行初步运输挖掘,防止挖掘作业受到影响,进而使导流渠首都。并在挖掘过程中,测量人员必须要把握好是公婆上方的河道边坡和河堤实际距离,精准控制河道挖掘作业。基于此,为了防止河道挖掘面临坍塌或是挖掘不到位等问题,技术人员需要在导流渠周边准备好所需土体,以便正式挖掘时的导流渠可以使用推土机退运河道边坡残留土体,进而填补过度挖掘导流渠面,以保证河道挖掘工作和水利施工方案相同,进而提高水利工程建设施工质量和安全。

2.3高压喷射防渗墙施工

基于水利工程堤防防渗处理工作的具体需求,要利用高压射流冲击扰动坝基覆盖层的处理方式,有效提高防渗处理水平,配合水泥浆灌入操作,就能保证浆液和被处理地层土体予以完全的渗透混合,更好地满足防渗处理的基本需求,形成稳定安全的防渗墙结构。其中,大粒径地层高压喷射灌浆构筑防渗墙技术能有效满足作业标准。在对技术进行研究时可知,利用分析大粒径地层中射流作用机理,能了解到射流在收到颗粒阻挡后就会形成绕射、气流升腾、压力扩散等情况,此时,高喷灌浆作业模式就能最大程度发挥其加固防渗效果,满足高效、优质以及经济性优化作业水平的需求。

2.4排水固结处理

在水利工程堤防防渗施工处理工作中,为更好地维持作业的安全性和稳定性,避免沉降等问题对工程项目防渗造成的影响,可以选取排水固结处理机制。技术主要是在软黏土地基荷载作用下,土孔隙水随着荷载参数增加会慢慢排出,直到孔隙比逐渐减小,此时的地基结构也会随之出现固结变形的情况。并且,在超静水压力逐渐消散的过程中,土体消应力也会随之增加,地基土强度增大,更好地维持结构的安全稳定效果。

在排水固结处理控制方案中,需要设置排水系统和加压系统两个部分,在天然地基结构中设置对应的竖向排水控制体。较为常见的竖向排水体包括普通砂井结构、袋装砂井结构、塑料排水版结构等,要结合施工环境和规范标准完善作业环节,最大程度上提高水利工程堤防黏土地基沉降问题,提高结构单元整体防渗效果。

2.5堤体填筑技术

堤体填筑施工的第一步是保证堤基平整。因此,施工人员在进行在对河道堤体进行填筑之前,应将附近的杂物进行清理,使填筑部位能够满足填筑标准。堤体填筑技术对于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要求相对较高,需要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根据实际状况对其施工内容进行灵活的处理。

一般,在对较长的堤防进行填筑时,采用分段施工的方式,将需要填筑的堤长分割为不同的小段,再对每一小段进行施工。完成堤体填筑后,应采取压实作业,以增强其稳定性、安全性及可靠性。在压实作业的过程当中,施工人员应明确碾压的具体数值,并以此作为施工的作业标准。在对堤身进行压实处理时,同样应采取分段处理的方式。

2.6护岸施工技术

坡式护岸施工技术主要指将原有的坡度进行调整,因其能够改善河道水流量,其被广泛应用于河道护岸工程施工当中,借助坡度施工技术对河道进行保护。一般情况下,如果河道出现部分区域的坡度较大的情况,可以将沉枕的单层设计改为双层或三层。为了避免枯水期沉枕暴露的问题,沉枕上部位的设置需低于河道枯水位50cm左右,再在其上面放置枕石头,确保枕体具有较强的稳固性。

结束语

综上所述,河道堤防护岸施工作为水利工程施工中较为关键的一部分,做好河道堤防护岸工程施工对促进地区经济增长、保障人们生活安全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施工人员在工程施工时,应采取科学的河道堤防施工技术和河道护岸施工技术,确保安全性与稳定性,增强河道对洪水灾害的抵御能力,尽可能减少河道问题的发生。

参考文献

[1]何凯特.水利工程中河道堤防护岸工程施工技术分析[J].科学与财富,2021,13(26):123-124.

[2]石磊.水利堤防工程施工技术研究[J].商品与质量,2021(44):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