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败血症合并细菌性肠炎患儿的护理

/ 2

一例败血症合并细菌性肠炎患儿的护理

赵怡培龙莉琳通讯作者

(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小儿感染科护理单元/四川大学华西护理学院.出生缺陷与相关妇儿疾病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四川成都 610041)

一、前言

败血症是幼儿时期发病率较高的严重病症,主要是由于病原体入侵患儿血液,在血液中迅速生长繁殖并产生毒素,从而引起的全身性炎症反应[1]。可能影响患儿的肝、脾、胆、脑等多种器官功能,对消化、神经、呼吸等系统功能都可能产生不利影响,还可能导致患者出现肠炎、肺炎、脑膜炎等多种并发症状,甚至可能危及患儿生命安全,需及时给予对症治疗和科学的临床护理,尽可能控制病情发展,挽救患儿生命[2]。本报告以本院2022年12月4日接收的一例败血症合并细菌性肠炎患儿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其治疗与护理过程进行重点分析,旨在为败血症合并细菌性肠炎的临床护理提供参考。

二、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

此次护理研究的对象是1例男性患儿,年龄12岁零10个月,因间断腹泻4天,发热3天于2022年12月4日11:14收入我院治疗。基本情况:患儿因进食大量食物后出现腹泻症状,解黄色糊状便,共6-7次,1天后泻呈水样便,10余次/日,并伴随有发热症状,热峰39.4℃,给予退热药后体温可缓慢降至正常,但4小时后复升,发热时存在有畏寒、寒战表现,伴随上腹部不适感、反酸、恶心。在当地诊所治疗,给予药物(具体不详)口服后腹泻好转,发热间隔时间延长至7-8小时,1天前于我院完善血常规及CRP检查提示WBC17.7X10~9/L,N76.2%CRP173.8mg/L,患儿家属要求于我院住院治疗。患儿既往曾因反复感染多次于我院住院治疗,患儿出生后20+天即因皮肤感染于我院住院治疗,后因患肺结核、肺炎、脓毒症、感染性腹泻、疤疹性龈口炎、右侧跟骨骨髓炎、肺部侵袭性真菌感染等多次于我院住院治疗;10年前患儿于重庆儿童医院完善呼吸爆发实验等检查,确诊为慢性肉芽肿病,予以磺胺、伊曲康性长期口服至今;曾患“肺结核”于我院规律抗结核治疗现已按医嘱停药。

临床查体:血常规(11.24)WBC11.3X109/L,N%82.3%,L%10%,HGB113g/L,PLT260X10~9/L,CRP68.2mgL;血肺炎支原体抗体(11.25)肺炎支原体Ig抗体及总抗体阳性,滴度1:1280,胸片(11.24)双肺炎症,右肺及左肺局部实变不张。

2.临床诊断

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结合各项检查结果,初步诊断为:败血症;细菌性肠炎;肺部侵袭性真菌感染恢复期;右侧跟骨真菌性骨髓炎;慢性肉芽肿病。

三、病情观察及临床治疗与护理

1.临床治疗:在患儿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根据临床诊断结果和患儿症状表现给予头孢曲松抗感染治疗;12月4日-12月5日,患儿热峰39.4℃,发热时给予复方锌布颗粒口服治疗;12月5日,由医生陪同前往PICU施行CVC置管术,右侧腹股沟CVC固定稳妥,敷料清洁干燥,无渗血渗液;12月7日,患儿鼻腔黏膜糜烂可见血痂,舌体可见溃疡,牙龈红肿,给予维生素D滴剂湿润鼻腔黏膜,康复新口含治疗;12月9日,胸部平扫+肺部高分辨薄层扫描与12月8日CTB片对比,双肺部分感染灶较前稍减少,继续当前治疗,密切观察患儿病情,病情变化及时处理。

2.临床护理:

(1)日常护理:治疗期间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定期对病房进行清洁消毒,定期清洁擦拭患儿皮肤,保持清洁干燥,并加强对患儿口腔、呼吸道的护理,及时清除分泌物,避免出现感染情况。

(2)情绪护理:告知患儿家属疾病的产生原因、症状表现、治疗方案、日常注意事项等,指导家属给予患儿更多的陪伴、支持和鼓励,提高患儿的治疗依从性,避免患儿出现过度紧张、害怕、躁动情况,影响治疗效果。

(3)管路护理:注意妥善固定管路,防止脱落,如果发现固定胶布出现污染或固定不牢现象,需及时更换胶布;告知患儿家属预防管路滑脱的重要性,指导家属陪伴安抚患儿,避免患儿过度躁动导致管路滑脱;护理人员每间隔两小时进行一次引流管护理,确保管路的有效性;护理人员在协助患儿翻身等操作时,应先检查管路是否通畅,操作时注意动作轻柔,避免导致管路滑脱,并在操作后再次检查管路通畅和固定情况;密切观察引流液性状并做好记录,如果出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采取科学处理;如果发生管道滑脱情况,需立即采取相应处理措施,协助患儿保持合适的体位,采取紧急措施敷盖引流口处,立即通知值班医生,观察患儿情况,根据患儿实际情况决定是否需要重新置入引流管,若需要则立即协助医生重新置入,不需要则停止引流,处理局部伤口。

四、结果

经过一段时间的住院治疗与临床护理后,该患儿的临床症状得到显著改善,体温逐渐恢复到正常状态,腹泻等症状消失,肺部感染情况得到有效控制。

五、讨论

败血症是严重威胁患儿生命安全的严重病症,合并细菌性肠炎更会增加治疗难度和患儿的死亡风险,患儿由于细菌感染,会出现反复性的发热症状,治疗的重点是抗感染治疗

[3]。本研究中对败血症合并细菌性肠炎患儿实施了对症抗感染药物治疗,并根据患儿情况施行CVC置管术,经过一段时间的住院治疗后,发热以及其他临床症状得到有效控制,病情明显好转。患儿在入本院住院治疗前,家属曾给予退热药口服治疗,患儿发热症状缓慢下降到正常状态,但是又出现反复发热症状,主要是因为患儿的体温升高是由细菌感染引起,常规的退热药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发热症状,需要对症使用头孢曲松等抗感染药物,才能在消灭细菌的基础上控制体温[4]

在败血症合并细菌性肠炎的临床治疗与护理过程中,除了给予对症药物治疗外,还需重点关注管路护理情况,患儿由于年龄较小,容易由于过度躁动等原因导致管路滑脱,严重影响患儿的治疗与恢复[5]。因此,在护理过程中,要给予科学的护理干预,避免出现管路滑脱现象,首先,要加强对患儿家属的健康教育,详细告知患儿家属留管路的重要性、管路滑脱的危害性,以及预防管路滑脱的注意事项,促使家属对管路的重要性有正确认知,给予患儿更严密的观察与陪护,避免管路滑脱;其次,要加强安全管理,提高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和护理责任心,对于患儿存在的管路滑脱风险因素有准确的评估判断,并制定科学有效的预防护理措施,护士长要注意加强监督,尽可能减少管路滑脱的发生情况;最后,需对医护人员进行合理的调配管理,根据院内患者情况进行弹性排班,加强对患者的巡视观察,以便及时发现安全隐患,避免出现管路滑脱现象[6]

综上所述,给予败血症合并细菌性肠炎患儿科学的对症治疗和临床护理,及时给予抗感染药物治疗,并严密观察患儿情况,避免出现管路滑脱等不良事件,可以有效控制患儿病情发展,有利于患儿尽快康复。

参考文献

[1]范红玲.败血症并发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患儿的护理体会[J].黑龙江科学,2021,12(04):70-71.

[2]颜利,刘思美.新生儿早发型败血症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措施[J].当代护士(上旬刊),2022,29(05):49-51.

[3]孟林,桑艳峰,冯会颖等.90例新生儿败血症临床及病原学特征分析[J].中国病原生物学杂志,2023,18(01):86-89+93.

[4]付云,徐婷婷.头孢曲松钠联合阿莫西林在细菌性肠炎患儿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2022,6(02):139-141.

[5]陶鹤,栾晓丽,许晓岚.三间分布法在术后防管路滑脱的效果[J].国际护理学杂志,2021,40(3):542-545.

[6]吴志群,陈岚.16例管路滑脱事件原因分析及对策[J].心理月刊,2019,14(20):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