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工程地质勘查及地质灾害治理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0-27
/ 2

矿山工程地质勘查及地质灾害治理对策

陈川  王明

511325198511232219   210102196804105698

摘要:作为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矿产工程能够为人民谋福利,增加就业机会,提高矿业工人的收入水平,在我国经济增长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在矿山工程开采过程中,由于自然因素、人为因素等影响,极易引发多种地质灾害,比如滑坡、泥石流等,造成严重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为了有效治理地质灾害,必须重视矿山工程地质勘查工作,采取适合的勘查方法,做好矿山地质环境评价及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最大限度降低地质灾害对工程设施及周边环境的影响,保证矿山生产的安全。

关键词:矿山工程地质勘查地质灾害治理对策

引言

地质勘查工作的开展,确保了后续矿山开采作业的安全性及效率。随着矿山地质测绘技术的高速发展,在实地矿山工程勘查工作中也取得了一定成就,但与此同时也存在着技术、布置等实际问题,需要掌握有效策略,提高矿山工程勘查及矿山测绘的效率与准确性。

1矿山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的特殊性

矿山地质工程是对地质学和土木工程的交叉研究。矿山地质工程是以建筑材料、工程设计和施工现场为基础的特殊工程类型。它不是一个普通的建设项目或普通的工程项目,它是一个独特的项目。矿山地质工程包括:高坝基础、高层建筑基础、桥梁基础、排水工程、采矿、地下车站、地下开发、地下车间、滑坡和地质灾害管理。除自然灾害评估项目外,上述其他项目的地基、边坡和排水构筑物均建在永久性岩石上。用于使用的矿山地质工程和矿山地质工程灾害控制工程不属于稳定的地质体变形,是不稳定的地质体转变为稳定的地质体。矿山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的特点在于,它可以用于可能导致灾害的不稳定地质结构的重建和加固。一是工程对象不稳定(或现在可能不稳定),所以,治理系统里或治理后的不稳定形成了大的流动性效果。上述特点印证了地质灾害治理工程具有不同的特点。

2地质灾害的类型及原因

1)矿山地面和采空区塌陷。地面塌陷主要发生于地下的井巷开采矿山中,在矿山采空区域,如果存留的矿柱不够,或者是由于矿柱损坏等原因而造成支撑力不足,基本上都会引发地面塌陷。尤其是一些矿体埋藏深度不够、产状相对平缓的煤矿,一旦地面塌陷,势必会造成严重损失,甚至出现人员伤亡,这也是矿山生产危险性较大的因素。针对那些矿体埋藏深度较大的地下开采矿山,若采空区回填不及时,一旦出现问题,同样会引发塌陷。除此之外,由于矿山排水疏干等问题,在岩溶分布区域很容易出现溶洞上方地面塌陷现象。地面塌陷之后,不仅会损坏耕地和构筑物,还会对周围的道路等造成严重损坏,甚至导致矿山地下巷道塌陷。2)采矿场边坡失稳、滑坡及岩崩。若矿山开采不合理,比如边坡角度不合理、采剥不协调等,均会出现边坡失稳、滑坡等地质灾害,这类灾害多发生于露天开采的矿山,比如一些非金属矿山或者建材矿山等。3)矿坑突水涌水。在矿山地质灾害当中,矿坑突水涌水规模较大,且具有很强的突发性,一旦出现此类灾害,将会造成严重的后果。在矿山生产时,若无法准确估算矿坑涌水量,或者采掘时打穿老窿,将透水断层打破,一旦遇到有蓄水溶洞等情况,便会涌入大量地下或地面水,淹没井巷。

3矿山工程地质勘查的常用方法

3.1引进自动化与信息化的工程勘查施工技术手段

先进的地质状态检测技术使经营者能够准确评估地质风险。目标是利用现有矿山地质勘探业务资源优化配置,在此前提下研究人员目前正在寻求应用自动化调查和测试设备。矿山地质灾害管理项目建设工程师需善于开发实时动态监控,准确检测环境危害动态变化的细微之处。探地雷达意味着要根据装置本身了解埋藏深度和矿产地质资源的组成。需要客观地给出元素和表面性质等基本影响因素。勘探技术人员需要执行全面的自动定位测量,需要确认操作过程,形成无线电波的幅值变化特性。技术人员结合不同时间段的振幅值,可以测量出物质的变化,准确记录岩层的地质特征。在这个阶段,CPR岩层矿物是自动的,广泛用于化学勘探作业的电磁波数据的反射波形数据具有精度高的优势。RTK水电勘探项目的实施方式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种组合:岩层及矿产执行信息化、智能化自动化检测设备特性判断,测量人员自动测量参考平台,对测试信息的结果进行综合收集和处理。当前测量员可以适当推进RTK测量仪器系统,它可以被操纵和使用,有效地保证了对现有岩层和矿物的当前监测。参考平台是RTK勘探作业过程中的重要基础,研究人员应使用上述分析工具,并对从数据收集中获得的相关信息进行充分比较,以提供具有目标和最终分析的综合研究。

3.2地质填图技术

针对大面积地质找矿时,可以采用地质填图技术,此技术非常便捷,借助于对相关所在范围的岩石的特点以及地质形成的原因开展相关勘测,然后把详细的参数记录下来,最后依靠尖端的科学技术和有效的仪器装备去探寻矿产的实际位置。这种方法需要提供极为精准的相关数据,因此在进行信息测量的过程中一定要精准把控好每一步骤。首先,相关数据收集必须结合所勘查地质结构以及相应的勘查目标来定,最好能够寻求最具典型性的剖面位置,并选择合适的比例尺和单位。其次,要把一些标志性的建筑记录下来,然后结合图纸的书写规律以及所能体现的比例大小,恢复其实际样貌,选择出最优化的勘查方案,确保找矿活动能够顺利实施。

4矿山工程地质灾害治理对策

4.1景观再生方式

矿区所处地理环境、区位环境等不同,也一定程度上影响矿上地质灾害区生态恢复治理方式的选择,尤其是作为城市环境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矿山生态恢复不仅是经济与生态的需求,也是社会与景观形态的需求。土地复垦治理远不能满足多元化的需求,景观再生则成为另一种科学合理的选择。景观再生形式主要是围绕矿区生态资源与区位资源,以保护景观生态与恢复景观环境功能为基础,以旅游业为主要形式的生态资源整合再利用形式,从而实现经济、生态与社会效益目标。虽然矿山地质灾害区生态恢复治理的生态系统具有同质性,但景观再生方式具有异质性的,因此,矿山生态恢复的景观再生可分为工业文化旅游、农业文化旅游、景观再生社会化等多种方式。

4.2完善排水设施

在矿山工程建设过程中,综合考虑水质所带来的潜在安全事故和风险,避免造成矿山工程地质灾害问题。1)设置矿山地表水防截排设施。在防治因地下水所引发的地质灾害时,可利用挖掘断面、设置排水沟、夯实表土等方式,这样不仅能够有效避免及控制滑坡外水流量,还能合理地转化大气降水,将其转化为径流排放,最大限度降低了矿山工程出现滑坡等灾害的概率。2)地下排水。在矿山滑坡前缘设置一些排水设施,可以有效收集矿山滑坡体中的地下水,进而起到减小地下水压力和滑体重量的作用,同时还能增强矿山的抗滑能力,加强滑坡体的稳固性。

结束语

采矿业是我国经济支柱型产业,随着矿山工程建设项目的不断增加,规模也越来越大,在带来巨大经济效益的同时,人类工程活动也对地质环境造成了很大影响,加上气候等因素的作用,矿山工程地质灾害问题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为了有效防治地质灾害,须做好地质勘查工作,根据勘查参数及相关信息,做好地质环境评价工作,并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减少地质灾害所带来的损失,最大限度减少地质灾害对工程项目运行的影响,保障矿山安全生产。

参考文献

[1]田佳鑫.矿山工程地质勘查及地质灾害治理对策[J].华北自然资源,2020(4):84-85.

[2]李宗亚.矿山工程中地质勘查及地质灾害治理对策[J].中国高新科技,2018(14):118-120.

[3]杨照国,朱德君.矿山工程地质勘查及地质灾害治理对策[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9(31):3466.

[4]杨林,佴磊,刘永平.滑坡稳定性分析及削坡减载在工程中的应用[J].森林工程,2005(4):2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