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新生儿听力筛查护理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0-27
/ 2

开展新生儿听力筛查护理体会

王丽 郭晓英并列第一作者

乐山市人民医院 四川省乐山市614000

摘要】目的 探究听力筛查护理在新生儿中的应用体会。方法 选择在2021年4月-2023年4月我院收治的120例新生儿作为实验探究对象,用抽签的方式分成两组,均有60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方法,实验组在应用常规护理方法基础上应用听力筛查护理,对比两组新生儿的听力筛查未通过率,两组新生儿的护理效果。结果 实验组新生儿听力筛查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对比P<0.05,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新生儿护理效果各项指标优于对照组,对比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听力筛查护理在新生儿中的应用能够提高新生儿的初次筛选通过率,降低新生儿的复筛率,护理有效率高,应用效果较为显著,可在临床应用。

【关键词】 新生儿;听力筛查;护理体会

     新生儿听力障碍属于出生缺陷,在新生儿先天性疾病中的发病率最高,每年都有新生儿的出生,所以当前已经将新生儿听力筛查纳入妇幼保健常规检查项目中,就能够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尽可能地减少因为听力问题而造成的残疾问题[1]。在本次实验中,选择在2021年4月-2023年4月我院收治的120例新生儿作为实验探究对象,探究听力筛查护理在新生儿中的应用体会,具体内容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在2021年4月-2023年4月我院收治的120例新生儿作为实验探究对象,用抽签的方式分成两组,均有60例,对照组中男童40例,女童20例,其中早产儿30例,低体重20例,高胆红素血症10例;实验组中男童39例,女童21例,其中早产儿29例,低体重19例,高胆红素血症12例;两组新生儿的资料对比P>0.05,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方法,实验组在应用常规护理方法基础上应用听力筛查护理。两组患者在病情稳定后,均进行AABR初筛,需要及时向未通过患儿发放复筛通知,一般将复筛设定在新生儿出生后的42天,如仍未通过,则需要在出生90天后到医院进行复查,做全面整体的听力学诊断。应选择短声刺激声,测试新生儿的快速脑干反应,仪器内置依据为二项式算法,对测试结果中的听性脑干波进行分析处理,出现通过或未通过结果。

1.2.1 对照组: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新生儿的出生情况,在新生儿哺乳、新生儿照顾等方面给予指导,指导新生儿家长掌握新生儿最适宜的体位。

1.2.2 实验组:实验组在应用常规护理方法基础上应用听力筛查护理,具体内容如下:

1.2.2.1 将新生儿体位进行调整,头低脚高,将新生儿的头部偏向一侧,在新生儿耳道的羊水流出后,注意新生儿耳道的清洁。

1.2.2.2 定时为新生儿进行沐浴,沐浴时需要注意新生儿的耳廓保护,避免耳道入水,沐浴后使用棉球将新生儿的耳朵清理干净。

1.2.2.3 指导产妇掌握母乳喂养技巧和姿势,注意在哺乳后指导产妇家属进行排尿,避免因为新生儿胃部的挤压出现溢奶[2]。在新生儿听力功能初筛未通过后,要向产妇及其家属讲解耐心知识,让其明确复测时间。

1.2.2.4 在新生儿测试一只耳朵后,如果哭闹严重无法配合另一只耳朵的检测,则需要做好标记,避免漏测,要尽量安抚婴儿,避免假阳性结果的出现。

1.2.2.5 由于新生儿的抵抗力和免疫力较低,容易出现各种感染,所以检查人员需要在检查前进行双手清洁,使用一次性耳罩,避免交叉感染。

1.3 指标观察

    ①观察并记录两组新生儿的初次筛查、监护42d和监护90d的双耳和单耳听力筛查结果,计算两组新生儿的筛查未通过率并进行对比。②对比两组新生儿的护理效果,初次筛选通过率、复筛率、护理有效率等为护理效果的具体内容。

1.4 统计学分析

本次实验数据的统计和分析应用SPSS19.0软件,计数资料用率表示,x2进行组间对比检验,对比P<0.05时,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对比两组新生儿的听力筛查未通过率

实验组新生儿听力筛查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对比P<0.05,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表1两组新生儿的听力筛查未通过率(n,%)

分组

例数

初次筛查

监护42d

监护90d

双耳

单耳

双耳

单耳

双耳

单耳

对照组

60

7

10

1

5

0

1

实验组

60

16

20

7

14

4

7

x2

-

4.357

4.444

4.821

5.065

4.138

4.821

P

-

0.037

0.035

0.028

0.024

0.042

0.028

2.2 对比两组新生儿的护理效果

实验组新生儿护理效果各项指标优于对照组,对比P<0.05,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2:

表2两组新生儿的护理效果(n,%)

分组

例数

初次筛选通过率

复筛率

护理有效率

对照组

60

31

29

49

实验组

60

42

18

58

x2

-

4.232

4.232

6.988

P

-

0.040

0.040

0.008

3讨论

新生儿听力障碍婴儿的早发现、早干预和早期康复可以通过新生儿听力筛查来实现,所以听力筛查意义深远。一般来说,新生儿的听力能力不能单通过听力筛查确定,听力筛查只能表示新生儿在听力学意义上或可能存在异常问题,但是也可能是因为新生儿的耳蜗异常、耳道狭小或耳道堵塞等影响了新生儿的听力,或可因为环境较差,或新生儿哭闹所致。除此之外,新生儿的性别、分娩方式、胎数、孕周和出生体重等因素都会影响新生儿听力筛查的初筛结果,或可因为检测人员的经验不足,也会影响听力筛查的准确性

[3]。所以初次筛查未通过的新生儿家长一般比较担心,除了要严格按照操作流程进行检查外,还需要做好护理对策,以提高新生儿的初筛通过率、复筛通过率和降低假阳性率。在本次实验中,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方法,实验组在应用常规护理方法基础上应用听力筛查护理,通过分析实验数据可知,实验组新生儿听力筛查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实验组新生儿护理效果各项指标优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听力筛查护理在新生儿中的应用能够提高新生儿的初次筛选通过率,降低新生儿的复筛率,护理有效率高,应用效果较为显著,可在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汪紫琳. 人性化护理在新生儿听力筛查中的应用效果、护理依从性影响探讨[J]. 中国医学文摘(耳鼻咽喉科学),2022,37(04):150-152.

[2]黄媛,罗志玲,罗彩霞,陈凤娟. 新生儿听力筛查中实施精细化护理的体会分析[J]. 微量元素与健康研究,2022,39(02):47-49.

[3]何晋荣. 新生儿监护病房新生儿听力筛查护理干预对策[J]. 中国医学文摘(耳鼻咽喉科学),2022,37(01):188-189+1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