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环境污染及污染土壤的修复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0-27
/ 2

土壤环境污染及污染土壤的修复研究

童欢

湖北君邦环境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湖北 武汉 430000

摘要: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人们的环保意识不断增强,对土壤环境也愈加重视。将土壤环境安全纳入我国环保事业是大势所趋,体现了国家对生态环境建设的重视。但不容忽视的是,土壤环境污染现状十分严峻,土壤质量管理难度只增不减,给我国的土壤环境保护和修复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因为土壤污染的潜在性、无法逆性、长时间和后期重大不利后果,土壤污染的处理应以预防为基础,尤其是对积累的具有长期影响的预防和控制慢性污染源

关键词:土壤环境污染;污染土壤;修复

引言

土壤是生态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旦受到污染将带来深远的负面后果。应从源头上加强监管,在过程中科学防控,利用科技手段和方法提高土壤污染的防治能力,社会各界应齐心协力保护好土壤环境,为我国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和生态安全打下坚实基础。

1土壤污染特征及危害

1)土壤污染不容易发现,具有隐蔽性。有害物质和土壤中的腐殖质相结合,虽然部分可以被土壤中的微生物降解,但是还有很大一部分不容易被降解,这些有害物长期在土壤中存在,很难从土壤中分离和排出。农业种植区的土壤受到污染后,土壤中的有害物经过生物链富集最终危害人类的身体健康。

2)土壤污染容易积累吸附。土壤本身具有一定的黏性,有害物进入到土壤中容易被吸附,从而造成有害物积累和影响范围扩大。如很多金属污染物长期积聚在土壤环境中难以被降解处理,对土壤的危害性很大。土壤中的污染物不像大气环境污染一样具有较强的流动性,土壤污染一般具有区域性特征,不容易蒸发消散。

3)土壤污染具有不可逆转性。去除长期积累在土壤中的污染物十分困难,普通的稀释或者降解难以达到净化的标准,而且经过降解后是否会产生二次污染也需要进行验证。更严重的是,一旦土壤污染中的有害物积累超过一定限度,其危害便不可逆转,严重影响我国土地安全。

4)土壤污染治理周期长。土壤污染隐蔽性强而且处理难度大,一旦发生污染,其修复和净化在短时间内难以完成,一些污染严重地区的土壤修复甚至需要几十年或者更长。

2土壤环境保护与污染防治存在的问题

2.1法律法规不健全

我国为了治理土壤污染问题,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壤污染防治法》,这对于推进土壤治理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真正明确了土壤污染治理的目标和方向。但从目前实际情况来看,相关法律法规的执行效果并不佳,尤其是各个区域的土壤污染问题存在着较大的差异性,在实际治理过程中,没有针对各区域的污染防治工作作出细致的规定,导致适用性不高,进而在执行过程中遇到了较大的阻力。如地方性法规的针对性不强,尤其是当前土壤污染的原因多种多样,如果没有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优化,则会导致部分法律法规呈现出形式化的问题。

2.2资金投入不足

当前土壤污染的范围较大,所以,对于资金的需求也较高,但实际上存在资金投入不足的问题,这对推进土壤污染治理工作造成了一定阻碍。相比于西方国家,我国在环境保护方面起步较晚,特别是对土壤环境保护的资金支持相对较少。而各地区对于政府部门的财政支出依赖性较强过大,又缺乏多元化的资金筹集渠道,这样就造成难以提供充足的资金。由于资金不到位,土壤污染防治的基础设施十分落后,无法适应新时期的环境保护要求。

2.3环保意识不足

土壤污染防治工作不仅是环保部门的职责,更需要社会公众的积极参与,然而,公众对于土壤污染问题的关注度并不高,主要是由于自身的环保意识不强,这非常不利于土壤防治工作的顺利推进。尤其是部分高污染企业为了追求眼前的经济利益,漠视法律法规,将污染物没有经过处理就直接排放到周围的土壤和河流中,这也是造成严重污染事件的主要原因。尤其是在农村地区,部分农民不了解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在农业生产中使用高污染的农药和化肥等,造成土壤环境严重破坏。因此,缺乏完善的宣传教育机制,会导致在全社会范围内无法形成良好的土壤环境保护风气,也难以达到常态化治理的要求。

3土壤污染防治的有效举措

3.1加大防治与修复技术的研究力度

针对我国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整治工作现状,需要进一步加大污染防治与修复技术的研究力度,对土壤污染情况进行全方位的量化统计分析,显著提升污染防治措施和修复措施的实际应用价值,有效推进相关产业和科研院所之间的合作进度。在地方法规政策健全的基础之上,加紧落实各项工作指标,进一步凸显土壤污染问题的重要性和严重性。加大防治与修复技术的研究力度,也能够促进相关科研成果的落地,还能够显著提升土壤污染防治工作机制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3.2建立健全土壤污染防治综合体系

针对我国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现状,需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土壤污染防治综合体系,并动态均衡相关技术资源和管理资源,充分展现我国对自然环境污染物的整治力度。在建立健全土壤污染防治综合体系的过程中,需要及时采取更具有针对性的技术应用措施,地方政府也需要与相关环境监管部门保持沟通与交流,并充分引进融媒体技术资源,在进行政务公开的过程中逐步提升综合防治能力。地方政府机关和环境监管部门需要针对本地区比较典型的土壤污染物和污染源整治目标,进一步部署和协调相关管理资源和技术资源,并在全面的土地污染勘察作业体系中重点筛选非常关键的数据信息指标,展现更加可视化的土壤环境监测目标。

3.3贯彻执行相关法律规定

贯彻执行相关法律规定,需要有效解决土壤污染防治工作周期较长,难度较高的问题。土壤污染的治理修复技术,主要涵盖物理修复技术、化学以及生物修复技术,但是不同地域中的土壤污染物防治效率始终存在差异。在组合运用各类治理修复技术措施的过程中,需要进一步贯彻执行相关法律法规,并在深化土壤污染物调查工作和勘测工作的基础之上,实现土壤环境的整体整治目标。地方政府机关和环境监测部门要从地质勘查以及环境监测数据指标中迅速发现异常和理论偏差的问题,认真对待各类主观和客观影响因素,并需要慎重对待每项污染物防治措施的实际应用指标。

3.4深化土壤污染的调查工作

在构建土壤污染防治综合管理体系的过程中,要进一步深化对土壤污染物的调查工作以及地质勘察工作,精准获取相关数据指标,并及时制定后续工作方案和防治技术应用措施。很多地区的土壤污染勘察能力相对比较薄弱,并且有效的治理措施应用效果并不到位,专业项目资金也会存在相对欠缺的情况。相关部门需要对政府机关提出的相关质疑进行快速回应,并需要进一步深化土壤污染的调查工作并进行可视化分析。土壤污染物和污染源的调查工作,与传统的地质勘察工作有所不同,需要从源头开始整治土壤污染现象。在深化相关调查工作的过程中,环境监察部门需要将已完成土壤修复和治理工作的关键区域和地块进行详细记录和统计分析,并充分运用先进的仪器设备和物联网技术措施,动态构建土壤污染防治和安全监测网络。

结束语

土壤污染防治工作,能够进一步提升我国生态环境的综合治理效率,但需要不断创新,引进先进的技术手段以及相关产品。而土壤污染防治工作也存在较多阻碍和困难,重点和难点问题也会相互制约。在全面整合我国土壤污染防治技术资源的过程中,需要按照不同区域内的突出问题进行针对性地预防和整治。

参考文献

[1]董红芳,杜芳芳.土壤环境安全及其污染防治[J].山西化工,2020,40(06):206-207+218.

[2]伍新花.关于土壤污染修复的深入研究[J].环境与发展,2020,32(11):40-41.

[3]杜芳芳.土壤环境保护与治理[J].山西化工,2020,40(05):192-194.

[4]陈晓,翁常山,陈扬航.土壤环境安全及其污染防治措施[J].清洗世界,2020,36(09):66-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