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察改良式剖宫产术对前置胎盘的治疗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0-27
/ 2

观察改良式剖宫产术对前置胎盘的治疗效果

褚冉

门头沟区妇幼保健院,北京,102300

【摘要】目的 观察并研究在前置胎盘治疗上应用改良式剖宫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80例行剖宫产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常规剖宫产术)与观察组(改良式剖宫产术),对比临床应用效果。结果 观察组比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比对照组术后排气时间和手术间间短(P<0.05);观察组(5.0%)比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20.0%)低(P<0.05)。结论 在前置胎盘患者的治疗上,应用改良式剖宫产手术,可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术后排气和手术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有助于恢复,可推行采用。

【关键词】前置胎盘;改良剖宫产术;治疗效果

前置胎盘是一种常见的妊娠并发症,也是导致妊娠晚期的主要原因之一。该病症极易引起大出血,发生率为0.24%-1.57%,死亡率为0.24%[1]。如不及时处理,可能会导致严重出血,威胁到产妇的生命。近年来,临床上采用了改良式剖宫产手术来处理前置胎盘,这种方法具有快速止血和愈合快的优势,它不仅安全可靠,还能降低患者血液过度暴露度,保护患者子宫,临床疗效满意[2]。基于此,本文观察并研究在前置胎盘治疗上应用改良式剖宫术的临床效果。详情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月80例行剖宫产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年龄:24-36岁,均值(30.24±2.44)岁;22例初产妇,18例经产妇;观察组:年龄:23-37岁,均值(30.58±2.85)岁;20例初产妇,20例经产妇。两组一般资料未见差异性(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实行常规剖宫产手术:首先对患者行麻醉处理,选取患者下腹上1.2指部位为手术入路,以此做横向切口,长度12cm,后将皮下脂肪切5cm切口,将腹直肌前鞘完全暴露,横向剪开腹直肌前鞘,钝性分离皮下脂肪,随后打开腹膜,到达腹腔,于子宫下段打开膀胱子宫返折膜,刺破羊膜,将羊水吸出,娩出胎儿,缝合切口。

观察组实行改良式剖宫产手术:选择双侧髂内上棘行一横切,切开表皮,然后在正中间切除大约3 cm左右的脂肪,随后向两边分开,在筋膜处切开2 cm切口,并用剪刀剪开两侧,使用血管钳将腹直肌分开,同时将食指竖直交叠,向两侧用力分开,以显露腹腔两侧。然后,在子宫下段与子宫体部的接合处切开,并使用食糜手指轻轻分开下方的边缘,再向两边分开。与此同时,首先将肌层横切,后以钝性方法用食指将两侧打开,切口部位即胎盘,在操作时,动作要缓慢,防止对胎盘过早剥离引发大出血,在胎儿娩出后,在剥离胎盘,随后用连续锁扣法缝合子宫肌层,选择大网膜覆盖,将筋膜缝合,并采用4号线间断缝合皮下组织与皮肤,出针位置在上缘皮内,不穿过皮肤,完成手术。

1.3 观察指标

1.3.1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指标含手术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和手术时间。

1.3.2观察两组患者并发症状况,指标含切口感染、出血和胃肠胀气等。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用SPSS24.0处理,计量数据(±s)行t检验,计数资料n(%)实施X2检验,差异显著以P<0.05表示。

2 结果

2.1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

    观察组比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比对照组术后排气时间和手术间间短(P<0.05),见表1。

表1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s)

分组

例数

术后排气时间(h)

术中出血量(mL)

手术时间(min)

观察组

40

230.25±50.23

25.17±0.58

13.38±2.57

对照组

40

260.15±50.85

44.65±0.87

18.69±5.02

t

2.646

117.827

5.944

P

0.010

0.000

0.000

2.2观察两组患者并发症状况

    观察组(5.0%)比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20.0%)低(P<0.05),见表1。

表1观察两组患者并发症状况[n(%)]

分组

例数

切口感染

出血

胃肠胀气

总发生率

观察组

40

1(2.5)

1(2.5)

0

2(5.0)

对照组

40

3(7.5)

4(10.0)

1(2.5)

8(20.0)

x2

4.114

P

0.043

3 讨论

    对于前置胎盘的处理,目前临床上主要采取以下几种方法:为减轻胎儿在暴露时所承受的压力,可在破膜后迅速降低胎儿位置,然后用手按住胎盘,降低失血量,达到治疗的效果。研究表明[3],在短期内进行剖宫产手术可有效止血,能够促进患者身体恢复。常规剖宫产手术是一种安全的手术方法,但是由于手术切口过大,有时会导致手术不理想,因为肌层较厚且血窦较多,手术过程中的出血量较大,手术过程中,腹腔内扰动较大,并且术后易发生粘连,对病人的预后有一定的影响。而改良式剖宫产手术具备以下优势[4]:出血量少,创伤小,操作简便;缝合穿过肌层和浆膜,但不穿过子宫内膜,对管腔的刺激较小,因此可减少分娩感染率;部分缝合胎盘可去除切口,减少出血部位,防止子宫切除,保持生殖能力;手术无需缝合膀胱和子宫反折腹腔,可减少手术时间和身体损伤,有利于病人恢复。经本研究得,观察组比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比对照组术后排气时间和手术间间短(P<0.05);观察组(5.0%)比对照组的并发症发生率(20.0%)低(P<0.05)。由此可见,改良式剖宫产手术在治疗前置胎盘上效果明显,不仅能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术后排气时间和手术时间,还可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充分体现其应用价值。

    综上,在前置胎盘患者的治疗上,应用改良式剖宫产手术,可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术后排气和手术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有助于恢复,可推行采用。

参考文献

[1]王旭.改良式剖宫产术在前置胎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22,17(27):49-51.

[2]王怡.前置胎盘治疗中改良式剖宫产术的应用效果及对术中出血量的影响分析[J].系统医学,2022,7(8):173-177.

[3]吴金兰,爱琳,余玲玲.改良B-lynch缝合术联合米非司酮治疗中央型前置胎盘合并胎盘植入行剖宫产术效果及对患者凝血指标影响[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21,29(7):1435-1438-1443.

[4]郑其梅.分析改良式剖宫产术在前置胎盘治疗中的效果[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21,12(6):10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