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术的围术期护理价值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0-28
/ 2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术的围术期护理价值分析

曹燕

上海长征医院  上海  200003

【摘要】目的 分析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术的围术期护理价值。方法 纳入2021年8月至2022年8月于上海长征医院生殖医学中心接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术治疗的100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观察组实施围手术期临床护理干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护理的满意度和不良反应发生率;观察对比两组的生活质量及妊娠成功率。结果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8.00%,对照组为82.00%,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00%,对照组为28.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妊娠成功率为88.8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术治疗期间,采用围术期临床护理干预,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护理效果。

【关键词】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术;围手术期

目前临床上用于治疗不孕症最为有效的方式是体外受精-胚胎移植,临床妊娠率也呈逐年上升趋势,其临床应用价值得到了广大医生和患者的肯定。但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术是否能顺利的进行,在临床上受到众多因素影响,包括患者自身的情绪状态、整个过程的护理及术中的操作等,任一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对妊娠结果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影响妊娠成功率。临床护理在围术期中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本文选取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术患者,观察护理干预的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纳入2021年8月至2022年8月于上海长征医院生殖医学中心接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术治疗的10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观察组患者年龄24~36(30.62±0.72)岁;病程4~10(7.12±0.56)年;对照组患者年龄25~35(30.54±0.69)岁;病程3~11(7.09+0.61)年。两组患者年龄、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根据经阴道B超取卵术及胚胎移植术标准展开基础护理,护理人员配合手术治疗活动依据患者的各项临床异常症状评估患者的病情同时告知患者手术会少量出血减少患者的陌生感,同时合理安排患者的休息时间改善机体状况。

观察组在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围术期护理干预。(1)术前护理:术前冲洗阴道评估患者心理情绪,多鼓励患者,告知成功案例,增强手术信心,保持良好状态。(2)术中护理:术中安抚患者,保持稳定情绪,告知手术流程,了解手术活动全面放松身心。(3)术后护理:合理安排患者休息时间,注意各项体征,分析是否存在并发症状,比如:腹痛、阴道出血等,告知患者禁止盆浴。在饮食方面调整,增强体质。根据医合理用药,提高治疗成功率。

1.3 临床观察指标

(1)对比两组护理的满意度,包括:满意(分值范围80-100分)、基本满意(分值范围60-79分)、不满意(分值范围0-59分),满意度=(满意+基本满意)/总例数×100%。(2)对比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出血、腹胀、便秘、腹痛)发生率。(3)对比两组护理方式前后的生活质量,包括:社会关系、躯体功能、生理功能、精神状态等,总分100分,分数和生活质量成正比。(4)对比两组患者的妊娠成功率。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5.0处理数据。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8.00%,对照组为82.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1 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比较[n%)]

组别

n

满意

基本满意

不满意

满意度

对照组

50

20(40.00)

21(42.00)

9(18.00)

41(82.00)

观察组

50

21(42.00)

28(56.00)

1(2.00)

49(98.00)

χ2

7.111

P

0.007

2.2 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00%,对照组为28.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n%)]

组别

n

腹胀

出血

便秘

腹痛

发生率

对照组

50

10(20.00)

2(4.00)

2(4.00)

0(0.00)

14(28.00)

观察组

50

2(4.00)

1(2.00)

0(0.00)

0(0.00)

3(6.00)

χ2

8.575

P

0.003

2.3 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干预后,观察组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s

,分)

组别

n

社会关系

精神状态

躯体功能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干预前

干预后

对照组

50

40.98±6.21

49.05±6.27

45.25±3.41

51.33±5.32

46.71±3.98

52.31±4.67

观察组

50

40.68±6.19

60.12±4.78

45.18±3.39

62.41±3.55

47.02±4.02

65.54±2.85

t

0.241

9.928

0.102

12.250

0.387

17.099

P

0.809

0.000

0.918

0.000

0.699

0.000

2.4 两组妊娠成功率比较 观察组妊娠成功率为88.8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4 两组妊娠成功率比较(n

组别

n

妊娠成功例数

妊娠率(%

对照组

50

35

70.00

观察组

50

44

88.00

χ2

4.882

P

0.027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生活方式和全球环境的改变,女性不孕症发病率呈现逐渐升高趋势,目前女性不孕症的发病率高达15%左右。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术是治疗女性不孕症的有效方法之一,作为一种复杂的人工辅助生殖技术,其对护理工作的要求也更高,若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术的围手术期,未能给予精细高效的护理干预,则部分患者会因为心理压力过大,对妊娠成功率造成不良影响。实施围手术期的临床护理方法,可以减轻患者心理压力,对减少其不良反应、提高满意度意义重大。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8.00%,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实施围手术期的临床护理干预,重视全程的护理方式,做好手术前评估、手术准备及术后观察等护理,可提高患者的满意度。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00%,显著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围手术期的临床护理干预,指导患者及时就诊,对于患者的异常表现做出相应处理,能够有效减少患者的不良反应。护理人员开展一系列护理工作,保证护理的安全性,有助于提高整体的护理质量。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围手术期的临床护理,护理人员保证护理工作的标准性,严格按照护理方案进行操作,患者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有助于社会关系和谐,有助于提升患者的躯体功能和生理功能,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临床预后具有积极的意义。在实际的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动态评估患者的病情,根据实际情况制定针对性的护理计划并严格执行,保证护理方案的顺利实施,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观察组妊娠成功率为88.89%,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实施围手术期临床护理,能够有效指导患者的治疗,告知患者疾病的相关知识,加深其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术的了解,同时患者配合积极治疗,有效改善自身不适症状,全面提高护理效果。

综上所述,围手术期临床护理干预实施后,接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术治疗的患者满意度提高,不良反应明显减少,生活质量得到改善、妊娠成功率提高,护理效果及意义确切。

参考文献:

[1] 廖娟,高明霞,赵晴,等.曼陀罗彩绘疗法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干预效果的研究[J].解放军护理杂志,2022,39(1):30-33.

[2] 朱恒满,苏真芳,王华伟,等.基于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患者健康信息需求的节点健康教育模式构建及应用[J].昆明医科大学学报,2022,43(1):167-172.

[3] 白光蕊.试管婴儿取卵术及胚胎移植术的护理研究[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4(37):144.

[4] 马瑞,常琼,周玉华.薄弱环节护理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患者负面情绪及临床妊娠结局的影响[J].河南医学研究,2021,30(36):6893-6896.

[5] 杨丛品,王丽丽,李爱民.微信平台干预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患者生活质量及焦虑抑郁的影响[J].护理学杂志,2021,36(22):28-30.

[6] 方蕾,吴娅娟,宁杏杏,.正念减压疗法联合憨尿指导在IVF-ET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21,32(18):2990-2992.

[7] 陈律希.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患者接受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的综合护理模式分析[J].中国农村卫生,2021,13(16):5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