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CASH镇静干预的高流量吸氧护理在ICU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0-31
/ 2

eCASH镇静干预的高流量吸氧护理在ICU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丁敏   崔楠

新乡市中心医院 重症二区  河南 新乡  453000

摘要】目的:探讨eCASH镇静干预的高流量吸氧护理在ICU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211月~202212月收治的68例呼吸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倾向性评分分为对照组34例和研究组34例,对照组实施ICU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eCASH镇静干预的高流量吸氧护理;比较两组镇静效果(包括镇静达标率、镇静达标时间和停药后清醒时间)、治疗指标改善(包括转机械通气治疗、ICU住院时间和转机械通气治疗时间)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干预后1周,研究组镇静效果、治疗指标改善、不良反应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P<0.01,P<0.05)结论:在ICU呼吸衰竭患者中应用eCASH镇静干预的高流量吸氧护理,具有良好的镇静效果,降低实施机械通气治疗率,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促进呼吸功能的恢复,从而缩短ICU住院时间。

【关键词】:ICU;呼吸衰竭;eCASH镇静;高流量吸氧

重症呼吸衰竭是临床常见危重症,如未及时控制,可能造成生命危险。机械通气是重症呼吸衰竭常用救治技术,主要原则是强化呼吸支持,纠正缺氧症状,维持呼吸通畅[1]。绝大多数重症呼吸衰竭患者需镇痛镇静,但镇痛不足或镇静过度均易使患者产生焦虑不安情绪,发生谵妄[2]。eCASH镇静理念主张早期镇痛、最小化镇静,有助于减少谵妄发生,利用最小剂量镇静药物,主要对患者进行镇痛、镇静治疗,从而使患者在治疗获得最大耐受性和舒适性,提高治疗依从性。基于此,本研究对eCASH镇静干预的高流量吸氧护理在ICU呼吸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进行观察,总结护理经验。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选取我院2021年1月~2022年12月收治的68例呼吸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倾向性评分分为对照组34例和研究组34例。对照组男21例(68.89%)、女13例(31.11%),年龄(60.24±3.24)岁;病程(4.32±1.37)个月;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APACHEII)为(10.56±2.34)分。研究组男24例(64.15%)、女10例(35.85%),年龄(61.19±3.08)岁;病程(4.51±1.18)个月;APACHEII为(10.48±3.19)分。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

①经临床体征评估,动脉血氧分压(PaO2)<60mmHg(1mmHg=0.133kPa)者;②常规吸氧状态下氧合指数(PaO2/FiO2)150~250mmHg者;③监测呼吸频率≥25次/min者;④符合《2018年呼吸衰竭诊断指南》者;⑤符合实施镇静干预的相关指征,视觉疼痛评分≥4分、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14分者;⑥体质量指数(BMI)为18~30者;⑦家属对本研究内容了解并知情,签订知情同意书;⑧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同意。

排除标准:

①长期酗酒或应用镇痛、麻醉药物者;②合并心、肝、肾等组织器官功能障碍者;③呼吸频率>40次/min或<8次/min者;④镇静躁动评分Riker≤2分,意识障碍者;⑤既往存在II度及以上房室传导阻滞者;⑥心率<60次/min者;⑦呼吸道分泌物较多,无法进行引流者;⑧处于妊娠期或哺乳期者。

1.2方法

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护理,内容如下。(1)严密监测患者意识、生命体征、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中心静脉压等。(2)呼吸机管理:定时检查呼吸机各项通气参数,维持适当气囊压,及时倾倒呼吸机冷凝水,吸痰时严格无菌操作,合理镇痛镇静。(3)生活护理:随时评估并帮助患者满足各种生理需求,包括补充水分、口腔护理、皮肤护理、排泄护理等。(4)心理社会支持:对于意识清醒患者,应主动关心并与其交流,缓解患者焦虑、无助感,树立恢复信心。

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eCASH镇静干预的高流量吸氧护理,具体内容如下:(1)早期镇痛。患者入住ICU后即全面评估患者意识及疼痛程度,遵医嘱给予瑞芬太尼静脉泵入镇痛。根据患者具体状况选择合适量表评估患者疼痛程度,对无定向力患者,采用重症监护疼痛检查工具(Critical-care pain observation tool,CPOT)评估;对清醒患者,采用数字分级评分法(numerical rating scale,NRS)评估。每3h进行1次疼痛评估,根据评分及时调整镇痛药物剂量及泵速,努力使患者实现基本无痛。

(2)最小化镇静。在患者基本无痛的前提下,以小剂量、低速度泵入右美托咪定镇静,每2h采用Richmond 躁动-镇静评分(Richmond agitation-sedation scale,RASS)评估患者镇静深度,根据评分及时调整镇静药物剂量,保持患者处于轻度镇静状态。

(3)最大化人文关怀。 ①建立良好护患关系,最大程度满足患者合理要求,向患者介绍成功康复出院案例,帮助其树立康复信心;②建立温馨病房环境,睡前播放30min舒缓轻音乐,帮助其按时入睡,改善睡眠质量;③根据患者及家属需求,适当增加探视次数、时间。

(4)高流量吸氧。调整氧流量为20~40L/min,保持浓度为30%~50%,温度维持37℃,湿度100%,连接氧气面罩实施氧气吸入,并密切监测血液动力学指标和生命体征变化。

(5)促进舒适。①注重晨晚间护理,按摩患者四肢5-10min,使其放松肌肉;②气管插管时在患者脸颊处放置轻薄皮肤保护膜,以尽可能缓解患者面部不适。每日执行,直至患者转科。

1.3 观察指标

(1)镇静效果和治疗指标:比较两组镇静达标、镇静达标时间、停药清醒时间、转机械通气治疗率、ICU住院时间、转机械通气治疗时间。

(2)不良反应:比较两组低血压、心动过缓、谵妄、低氧血症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9.0统计软件录入数据。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百分比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镇静效果、治疗指标比较,见表1。

表1两组镇静效果、治疗指标比较(x±s)

组别

n

镇静效果

治疗指标

镇静达标[例(%)]

镇静达标时间(min)

停药后清醒时间(h)

转机械通气治疗[例(%)]

ICU住院时间

转机械通气治疗时间(d)

研究组

34

31(91.18)

12.48±2.67

1.64±0.35

1(2.94)

5.09±2.67

2.67±1.46

对炸组

34

24(70.59)

16.49±3.98

0.75±0.16

7(20.58)

9.27±3.98

4.67±2.61

统计值

x2=7.731

t=5.932

t=15.712

x2=6.431

t=6.183

t=4.771

P值

0.005

<0.001

<0.001

0.011

<0.001

<0.001

2.2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组别

n

低血压[例(%)]

心动过缓[例(%)]

谵妄[例(%)]

低氧血症[例(%)]

合计

研究组

34

1(2.94)

0(0.00)

0(0.00)

0(0.00)

1(2.94)

对照组

34

2(5.88)

1(2.94)

1(2.94)

2(5.88)

6(17.65)

X2

6.065

P值

0.014

3 讨论

呼吸衰竭患者往往存在气体交换障碍和肺通气不足症状,使机体在治疗中出现严重缺氧,引起代谢和生理功能紊乱,故在治疗中及时纠正缺氧是治疗呼吸衰竭的关键。大部分呼吸衰竭患者需要进行机械通气,虽然能够维持呼吸状态,但在治疗中机体营养状态、生理功能降低及抑郁情绪的产生,易出现人机对抗、导管脱落等不良事件,降低疾病治疗效果[3]。而以往常规镇静中,无法准确掌握镇静程度,易导致镇静过度,不仅影响机械通气患者正常脱机,还易引起多种不良反应,对生命安全造成威胁。

eCASH镇静干预结合eCASH理念、镇静治疗及镇静护理,其中eCASH理念主要重视以患者为主体的镇静治疗和护理。而eCASH镇静干预是在进行镇静评估基础上实施最小剂量的镇静治疗,并配合科学、完善的护理措施,使患者在治疗过程中保持平静舒适的状态。而镇静药物右美托咪取得显著的镇痛、镇静效果,从而有效预防谵妄发生。而相对低流量氧气吸入,本研究应用高流量氧气吸入,保证患者吸入氧气的温度、湿度及浓度,避免因氧浓度过高抑制呼吸,同时帮助患者减少呼吸做功,改善呼吸状况。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1周,研究组镇静效果、治疗指标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1,P<0.05),研究组低血压、心动过缓、谵妄、低氧血症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在ICU呼吸衰竭患者中应用eCASH镇静干预的高流量吸氧护理,能够达到有效镇静的目的,纠正缺氧症状,促进呼吸功能恢复,提高疾病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 刘玲,范杰梅,张爱琴.高流量氧疗对免疫缺陷合并急性呼吸衰竭患者疗效的Meta分析[J].中国呼吸与危重监护杂志,2021,20(1):22-31.

[2] 麻苗,郭俊玲,白妮,等.镇静镇痛集束策略对机械通气患者谵妄及临床预后的干预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8.34(15):1150-1153.

[3] 方树青,毛宜虎.痰热清注射液辅助双水平无创正压通气治疗AECOPD合并II型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J].山东医药,2019,59(10):78-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