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医养结合护理模式的现状分析及国际比较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06
/ 2

我国医养结合护理模式的现状分析及国际比较研究

刘盛玲

宜昌市康复医院   443004

摘要:本文探讨了我国医养结合护理模式的现状并进行了国际比较研究,以应对不断增长的老年人口和其医疗养老需求。我国的医养结合护理模式旨在提供全面、协调的护理服务,但目前仍存在资源不均衡、护理人员不足、费用问题和政策不完善等挑战。通过国际比较,我们发现美国的CCRC模式强调综合服务,日本注重社区护理和居家护理,德国侧重康复和社会参与。这些国际经验为我国提供了建立完善政策体系、加强护理人员培训、多元化服务模式和财政支持的启示。总之,我国应积极应对老龄化社会挑战,通过政府支持、专业人员提升和社会参与,不断完善医养结合护理模式,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关键词:医养结合;护理模式;现状分析;国际比较;研究

引言

随着我国社会老龄化趋势不断加剧,老年人口的增长迅速,医疗和养老需求也呈现出多样化和复杂化的趋势。在这一背景下,医养结合护理模式成为了我国应对老龄化挑战的战略之一。医养结合护理模式将医疗与养老服务有机融合,旨在为老年人提供全面、协调、个性化的护理,以满足其不断变化的需求。本文旨在对我国医养结合护理模式的现状进行深入分析,并通过国际比较研究,探讨其他国家的成功经验,以期为我国医养结合护理模式的进一步发展提供有益参考。在全球范围内,医养结合护理模式的不同形式已在许多国家得到实践和探索,各国经验和教训都值得我国借鉴和吸收。通过对我国和国际范围内的医养结合护理模式进行深入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如何满足老年人的多元化需求,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同时也为我国医养结合护理模式的未来发展提供指导和借鉴,以构建更加健康、幸福和充实的老年生活。

一、我国医养结合护理模式的现状

(一)医养结合的概念

医养结合护理模式的核心理念是将老年人视为整体的身心健康,强调了医疗与养老的有机结合。这种模式不仅关注疾病治疗,还注重预防和康复,同时提供社交、文化、康乐等方面的支持,以帮助老年人在晚年过上更加富有质量的生活。医养结合护理模式倡导跨领域的专业合作,汇聚医生、护士、康复师、社会工作者等多方资源,以确保老年人得到全面的关怀,满足他们不断演变的需求。这种模式也鼓励老年人积极参与社会活动,提高他们的社会融入感,从而实现全面的老年健康护理。

(二)医养结合护理模式的特点

我国医养结合护理模式的特点包括:1.多层次服务体系:医养结合护理模式将医疗服务、康复护理、生活照料、社会参与等多层次服务有机结合,满足老年人的各种需求。2.机构多样性:我国的医养结合护理模式包括养老院、医疗机构、社区服务中心等多种形式,以适应不同老年人的需求。3.护理团队合作:医生、护士、康复师、社工等专业人员协作提供服务,确保老年人得到全面的关怀。4.社会融合:医养结合护理模式鼓励老年人积极参与社会活动,提高其社会融入感。

(三)现状分析

我国的医养结合护理模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首先,资源分布不均衡,城市的医养结合机构较多,而农村地区相对不足。其次,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和数量不足,导致服务质量参差不齐。此外,医养结合护理模式的费用问题也是老年人和其家庭关心的重要问题。最后,政策体系尚不完善,需要更多的政策支持和法规制度来规范和推动医养结合护理模式的发展。

二、国际比较研究

(一)美国

美国的医养结合护理模式以“CCRC”为代表,是一种集成化的服务模式。老年人可以在同一个社区内享受独立生活、辅助居住和护理服务。这种模式的特点是提供全面的医疗、养老和社交服务,老年人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逐渐过渡到更高级别的护理。美国政府通过法律法规对CCRC进行监管,确保老年人的权益受到保护。

(二)日本

日本的医养结合护理模式强调社区护理和居家护理。社区医疗机构和养老服务机构紧密合作,为老年人提供全面的医疗和养老服务。日本政府通过建立社区护理保险制度,鼓励老年人在家中接受护理服务,同时提供财政支持和税收激励措施,促进医养结合护理模式的发展。

(三)德国

德国的医养结合护理模式侧重于康复和社会参与。医疗和养老服务提供者之间建立了紧密的协作机制,老年人可以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进行康复训练,同时参与社会活动,保持积极的生活态度。德国政府通过社会保险体系为老年人提供医疗和护理服务,确保老年人享有高质量的医疗照顾。

(四)国际比较总结

国际比较研究表明,不同国家的医养结合护理模式有各自的特点,但都强调了综合性的服务和老年人的需求为中心。我国可以从国际经验中吸取以下启示:

1. 建立完善的政策体系:政府在医养结合护理模式的发展中扮演着关键角色。为确保老年人的权益和服务质量,政府应积极出台更多法规和政策,明确服务标准、管理体系、资质认证等方面的要求。这些法规和政策应涵盖医疗、养老、财政支持等多个方面,以确保医养结合护理模式的可持续发展和老年人的合法权益。政府还应加强监管,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对医养结合机构进行定期审查和评估,以确保服务质量、安全性和透明度。通过政府的积极干预和监管,可以为老年人提供更可靠、高质量的医养结合护理服务,同时为行业的健康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2.加强护理人员培训: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是提升医养结合护理模式的关键之一。政府应鼓励和支持护理人员的终身学习和进修,提供培训机会和职业晋升路径。此外,建立严格的护理执业准入标准和职业道德规范,确保护理人员的专业素养。同时,加强护理团队的协作与沟通,促进医疗和养老专业人员之间的合作,以确保老年人获得全面、协调、高质量的服务。

3.多元化的服务模式:为了满足不同老年人的多样化需求,政府应鼓励并支持不同类型的医养结合机构的发展。这些机构可以包括养老院、医疗机构、社区服务中心等多种形式,每一种都应有其特定的服务定位和特点。例如,养老院可以为那些全失能和半失能的老年人提供安全的住宿和生活护理,而社区服务中心则可为仍能自理但需要社交和康复支持的老年人提供服务,医养结合则将医疗、养老、康复、护理紧密结合,为多病共存的老年人提供适时预防保健、患病期治疗、康复期护理、稳定期照料。

4.财政支持和税收激励:政府在医养结合护理模式的发展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为了鼓励和推动该模式的发展,政府可以采取财政支持和税收激励措施。首先,政府可以提供财政补贴或资金支持,以降低医养结合护理机构的建设和运营成本,使其更容易承担高质量的医疗和养老服务。其次,政府可以通过税收减免、抵扣或其他优惠政策,为私人投资者和企业提供激励,鼓励他们进入医养结合护理领域。

结语

我国医养结合护理模式在满足老年人需求方面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仍面临一系列挑战。国际比较研究显示,不同国家有不同的医养结合护理模式,可以为我国的发展提供有益启示。未来,我国政府应当加强政策支持和监管,同时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以提供更好的医疗和养老服务,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同时,老年人和家庭也应积极参与医养结合护理模式的建设,共同推动我国医养结合护理模式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欧唐燕. 基于循证的医养结合脑卒中失能患者长期照护模式的构建研究[D].广西中医药大学,2022.

[2]卢雅茜. T区医养结合内置型养老机构的问题和对策研究[D].江西农业大学,2022.

[3]黄海群,董海燕.医养结合模式下延续性护理的应用现状[J].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20,6(08):330-3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