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田机械采油工艺技术要点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06
/ 2

油田机械采油工艺技术要点

王新建、王建林、古仁超、刘龙龙

长庆油田分公司第三采油厂

单位省市:陕西省榆林市

单位邮编:719000

摘要:受我国解放初期特殊国情决定,我国石油行业发展缓慢,直至大庆油田进入稳定生产阶段我,才逐步摆脱贫油帽子,但近年来我国石油开采技术突飞猛进,多数油田已经进入了机械化采油阶段,采油工艺技术的应用,有效地提高石油的开发开采效率,也降低了对人力的依赖。课题这对现阶段油田使用的机械采用工艺技术展开研究,深入分析技术要点以及发展防线,旨在为我国油田采油工艺及设备的发展研究提供必要借鉴。

关键词:油田;机械采油;工艺技术

1油田机械采油

石油进行开采时,常用的开采方法是机械采油工艺,主要是为了借助机械设备来提升石油的开采量。其中主要的机械采油的方法有:抽油机采油和螺杆泵采油。如果开采的原油中含有聚合物,那么石油的粘度就会有所增加,若在开采时应用螺杆泵的采油工艺能够提升工作效率,有效地解决了效率低的问题,从而使整个开采过程的效果得到提升。

2油田机械采油工艺技术分析

2.1抽油机采油工艺技术分析

在抽油机采油工艺技术的应用中,优先选择与实际工作任务相符的抽油机,然后使抽油机、杆、泵三者之间进行合理配合,能够更有利于完成采油任务。

当抽油机处在工作状态时,能量传递的来源主要是电动机,电动机将电能传递到抽油机系统中,当三角皮带在高速旋转时,会将能量传递到减速箱中的输入轴中,然后应用三轴二级来达到减速的效果,当减速箱输出轴的曲柄进入到低速转动状态时,会通过四连杆机构,使圆周运动发生相应的变化,当其处在直线运动的状态时,其会围绕抽油机进行上下循环运动,利用抽油杆传递动力,将动力传递到井下抽油泵的活塞之中,将液体不断吸入,再不断排出,此种方式能够有效提升抽油机的采油效率。如果在系统正常运行的情况下,抽油泵会被其带动,进入到工作之中,保持在运行的状态下,会对产能造成直接影响。如果在工作过程中,抽油泵出现无法充满的情况,其他故障情况会发生漏失现象,影响工作效率。因此,在开展抽油工作时,需要对抽油泵本身的工作效率,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如此一来,既定的目标便可完成。如果油井具有充足的供液能力,则需要对油井的各项生产资料进行合理分析,针对井下抽油泵的各种运行状态,需要进行有效掌握,然后检查抽油泵,并进行适当的修理,能够使其始终保持在最佳的运行状态,保证效率,提升产量。若在工作时,油井的供液能力不足,则需要适当的注水,或者可以应用三次采油注聚合物,有效将油井的油液能力提升,可达到提升效率的目的。

在管理抽油机采油井时,其具体的工作制度需要进行合理控制,然后对生产压差进行确定,可有效保证工作效率。除此之外,有效控制和管理抽油机的生产过程,日常的巡逻检查需要进行有效加强,以便及时发现其中存在的各种安全隐患,并有效加强抽油机的维护工作,使其工作寿命能够得到延长,保证其良好运行,提升工作效率。

分析与计算抽油机的载荷,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能够有效保证工作效率。除此之外,对抽油机系统测试,也需要有效加强,然后应用动液面测试,合理分析油井的供液能力。示功图在测试时,在该环节之中,其主要是分析抽油泵的运行状态,以便能够及时发现问题,并采用合理的方式进行有效解决,保证其节能降耗。

抽油机本身需要进行一定的平衡性处理,经过处理之后的抽油机,可以有效保证电动机在抽油机上下冲程时,做功保持在均匀的状态,保证上冲程与下冲程相等,这样一来可避免资源浪费。当抽油机处在上冲程状态时,悬点承受的载荷作用为最大;当处在下冲程状态时,悬点承受的载荷作用为最小。为使上冲程和下冲程保持相等做功,平衡措施需要采用多种不同的方式。例如,曲柄平衡的重复使用,在上冲程时,放出能量,会有效帮助电动机做功;在下冲程时,会应用平衡重物,将能量进行保存。

2.2螺杆泵采油工艺

地面部分及井下部分是螺杆泵采油工艺技术中的主要组成部分,电动机的动能主要是通过地面驱动机械传递给减速装置,井下螺杆泵在减速装置的带动下发生转动,通过地面上的装备把井内液体抽上来,完成油井产油过程。电动机的电流主要是通过螺杆泵电控箱进行控制,井下螺杆泵在电动机电流的影响下发生圆周转动,转动的过程中转子与定子会产生一定的间隙,改变的旋转的状态,地面上油流由螺杆泵举升上来,完成油井采油过程。螺杆泵采油技术主要针对油田三次开采阶段,有着产量高的优点,应用的十分广泛,但是也存在一定的缺点,就是螺杆泵会产生较大的扭矩,螺杆泵在停止运行过程中,防反转设备就会失效,螺杆泵一旦发生反转现象,就会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可能对皮带及抽油杆飞轮等产生破坏,一旦飞轮及皮带损坏就会引发安全事故,威胁人员及财产安全。我们要不断地提升油田螺杆泵采油技术的监督管理力度,保障油田生产需求的同时,实现螺杆泵采油技术的长远发展。

2.3冷热原油交替输送技术

冷热原油交替输送技术是基于油田开采末期,油田企业生产成本不断增加,企业面临巨大经营压力,必须从自身内控出发,降低生产过程中的能源消耗,从而实现企业的平稳可持续发展。冷热交替输油技术可以有效降低原油集数过程中的能源消耗,在我国部分油田已经逐步应用。但该技术的推广仍存在量方面的问题,其一,是异常复杂的流动性问题,其二,是比较复杂的传热耦合问题。此外该集数技术对温度控制有着严格的要求,温度参数设备需要基于原油成本以及实时流动性继续复杂的数学计算,目前国内较为成熟的数学模型是大庆油田提出的非稳态传热数学模型。对输送冷热原油距出站口的不同距离管道之上周围土壤温度变化规律进行数值模拟。除此之外,还有诸多学者在不同理论的基础之上,建立冷热原油输送数学模型,针对混油粘度进行科学、合理的质量分析,其效果非常理想,现如今,此种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

3油田机械采油工艺技术使用中应注意的事项

①对抽油泵效果进行分析。想要油田机械采油工艺技术充分地发挥出优势,就要全面分析抽油泵的使用效果,保障在不同的油田采油过程中,选择最佳的机械采油工艺技术,避免采用的机械采油工艺技术与实际油田的开采出现冲突等问题。根据油田开采的实际情况,全面的分析与研究油井的油气黏度、原油黏度、供液情况等,保障油田后续采油工作的顺利开展。②对工艺适应性进行分析。想要对油田机械采油工艺技术的效率和优势进一步提升,就要全面的分析与对比机械采油工艺的适应性、可行性,我们需要从机械设备的选择与配置方面全面分析、综合考虑,明确相应的数据参数,了解其运行状况,不断地优化与调整可能对油田开采产生影响的问题。

结语:

经过我们对以上油田机械采油工艺技术的研究和分析,机械采油工艺技术的应用,有效地提高了油井的产能,保障了油田的高产、稳产,促进了油田经济效益的提升。油田机械采油技术中,比较常用的就是抽油机采油和螺杆泵采油工艺技术,利用电能转换为机械能,将液体通过压能和位能的方式开采到地面上,实现石油的顺利开采,促进油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玉交.关于油田机械采油工艺技术要点的探讨[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8,38(11):156-157.

[2]刘斌.油田机械采油工艺技术的相关探析[J].化学工程与装备,2018(09):146-147.

[3]杨济源.油田机械采油工艺技术及运用分析[J].中国石油和化工标准与质量,2019,39(11):244-245.

[4]孟庆海,邵传江.油田的机械采油工艺技术研究[J].石化技术,2017(6):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