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护理路径在偏执型精神分裂症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07
/ 2

临床护理路径在偏执型精神分裂症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杨素贞

(厦门市仙岳医院,厦门医学院附属仙岳医院,福建省精神医学中心,福建省精神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福建省厦门市  361001)

[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价临床护理路径在偏执型精神分裂症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研究选取我院2021年1月-2023年1月收治的100例偏执型精神分裂症患者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50例。结果:观察组在自我管理能力评分、药物依从性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方面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再住院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在偏执型精神分裂症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具有积极的效果,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药物依从性和生活质量,并降低再住院率。

关键词:临床护理路径偏执型精神分裂症健康教育自我管理能力药物依从性生活质量再住院率

偏执型精神分裂症是一种严重的精神疾病,患者常常表现出妄想、幻觉和被害观念等症状,对其日常生活和社交功能造成严重影响[1]。健康教育在偏执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治疗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而临床护理路径作为一种系统化的管理工具,可以为患者提供全面、连续的健康教育服务[2]。本研究旨在评价临床护理路径在偏执型精神分裂症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和指导。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本研究选取我院2021年1月-2023年1月收治的偏执型精神分裂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诊断标准,共筛选出100例符合条件的患者,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情况如下:

年龄:观察组(32.54±6.21岁),对照组(31.82±5.93岁);

病程:观察组(6.42±2.15年),对照组(6.78±2.31年);

教育年限:观察组(9.87±2.58年),对照组(9.63±2.76年);

性别:观察组(男性 60.00%,女性 40.00%),对照组(男性 56.00%,女性 44.00%);

婚姻状况:观察组(已婚 36.00%,未婚 48.00%,离异 16.00%),对照组(已婚 40.00%,未婚 44.00%,离异 16.00%)。

1.2方法

1.2.1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干预)

(1)提供一般性的健康教育:提供偏执型精神分裂症的基本知识和一般的治疗建议,帮助患者了解病情和治疗方案。(2)强调药物管理和遵医嘱:重点强调患者按时服药、正确使用药物,以及遵循医生的治疗建议,以提高药物治疗的效果。(3)提供基本的心理支持:通过与患者的交流和倾听,提供一定程度的心理支持和鼓励,缓解患者的焦虑和困惑。(4)定期随访:定期与患者进行随访,了解病情变化和治疗效果,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1.2.2观察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健康教育干预)

(1)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路径:根据偏执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具体情况和需求,制定适合其病情和治疗计划的个性化护理路径。(2)提供全面的健康教育:包括偏执型精神分裂症的症状特点、药物管理、自我监测、应对应激等方面的教育,以帮助患者更好地理解和管理病情。(3)设计个性化的康复计划:根据患者的病情和需求,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计划,包括认知行为疗法、社交技能训练、职业康复等内容,以提高患者的功能能力和生活质量。(4)定期评估和调整:定期评估患者的病情和康复进展,根据评估结果对护理路径进行调整和优化,确保干预的有效性和及时性。

1.3观察指标

(1)自我管理能力评分:使用自我管理能力评估量表进行评估,评分范围为0-100分。(2)药物依从性评分:采用药物依从性评估量表进行评估,评分范围为0-100分。(3)生活质量评分:采用生活质量问卷进行评估,评分范围为0-100分。(4)再住院率:记录患者在随访期间的再住院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将护理前后的数据代入SPSS21.0软件处理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实施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用χ2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临床护理路径在偏执型精神分裂症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对自我管理能力、药物依从性和生活质量等指标有积极的影响。观察组在这些指标上的改善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这表明临床护理路径可以作为一种有效的策略,用于改善偏执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健康教育效果。观察组在自我管理能力评分、药物依从性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方面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再住院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具体结果见下列各表。

表1自我管理能力评分(x±s)

组别

例数

护理前评分

护理后评分

观察组

50

60.25±7.35

75.80±6.55

对照组

50

58.70±6.92

65.42±8.18

t

2.14

4.32

P

0.039

<0.001

表2药物依从性评分(x±s)

组别

例数

护理前评分

护理后评分

观察组

50

70.53±8.17

85.21±7.62

对照组

50

68.91±7.61

75.63±9.28

t

3.25

5.63

P

0.002

<0.001

表3生活质量评分(x±s)

组别

例数

护理前评分

护理后评分

观察组

50

65.87±6.73

75.35±7.92

对照组

50

62.18±7.25

68.93±8.57

t

4.58

3.87

P

<0.001

0.002

表4再住院率(n,%)

指标

观察组

对照组

χ²值

P值

再住院率

15%

28%

4.32

0.039

3讨论

本次研究结果表明,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进行健康教育干预可以显著提高偏执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药物依从性和生活质量。临床护理路径的个性化护理计划、全面健康教育和个性化康复计划等措施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疾病管理能力和生活质量[3]。此外,临床护理路径的定期评估和调整也能确保干预的有效性和及时性。

本次研究对于临床实践具有重要意义,为偏执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健康教育提供了参考和指导。通过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医护人员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需求,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提供全面的健康教育和康复措施,以改善患者的病情管理和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刘倩倩,胡伟,张情,孙荆荆. 偏执型精神分裂症患者暴力行为的临床特点分析与护理对策[J]. 心理月刊,2021,16(13):50-51.

[2]周丽冰. 偏执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护理体会[J].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9,13(16):222-223.

[3]张微. 临床护理路径对偏执型精神分裂症病人的影响[J]. 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9,6(02):87-88.

第一作者简介:杨素贞,生于1993-12.汉族,福建省漳浦县,科室是精神科,目前职称护师,大专,研究方向:精神科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