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环境分区管控落地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08
/ 2

生态环境分区管控落地应用

杨叶

四川省环境工程评估中心  四川省成都市610000

摘要:实施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意见》提出,要在政策制定、环境准入、园区管理、执法监管等方面加强“三线一单”成果应用。各地积极实践,在政策制定、规划编制、环境准入、园区管理、产业布局优化和转型升级、执法监管等领域取得了大量成功案例,充分发挥了向前延伸源头预防的作用。

关键词:生态环境;分区管控;落地应用

引言

构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是落实生态文明建设战略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快构建生态功能保障基线、环境质量安全底线、自然资源利用上线”讲话精神的重要举措。在“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政策下,生态环境部探索近岸海域环境分区管控,尝试从空间准入、污染排放、海岸线利用等方面协调陆海关系。本文概述构建环境分区管控体系的意义,讨论生态环境分区管控落地应用措施,为各地生态环境分区管控落地应用提供技术支撑和参考。

1构建环境分区管控体系的意义

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是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大举措,这是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重要部署,是推进生态环境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迫切需要。中国当地的河口和海湾仍然受到严重污染,海岸带自然生境退化明显,大多数滨海生态系统处于亚健康状态。构建基于环境管控体系有助于从宏观上解决陆海发展的空间布局、生态环境约束等问题,更好地发挥环境综合管理在源头预防的作用。“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下的近岸海域环境分区管控体系以“一张图”“一清单”的形式提出一整套基于环境管控单元的生态环境管理要求,包括空间界定和环境质量达标、污染物排放控制、环境风险管控等要求,可作为国土空间管控的重要支撑。环境分区管控总体技术框架近岸海域环境分区管控的技术路线采用“问题—目标—分区—监管”四步法,统筹考虑陆海交互影响、相关规划区划、区域(海域)开发利用现状和保护需求等,划定管控分区、确定环境目标和管控要求。

2生态环境分区管控落地应用策略

2.1优先保护单元管控准入要求

饮用水源保护区内加大水质完全保护力度,加快水土流失地区生态修复进程,大力开发水源涵养林建设,禁止毁林开荒等破坏地表植被的行为;重要湿地保护区、森林公园等区域内设施建设必须采取一定的防护措施,防止对湿地及公园的破坏,强化各类自然保护区基础设施建设力度,重点保护水质和湿地,巩固退田还湖成果,严格控制过度捕捞,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生态林业、生态养殖业和生态旅游业;防治水土流失,防止污水流入河道和水库;湿地公园、森林公园内开发旅游设施,要做好水土保持和水体污染防治工作;提高沿河沿湖防洪标准和质量,确保堤防安全;严格防控农业面源污染。

2.2入海排污控制模拟

入海排污控制模拟是协调陆海发展与保护关系的重要支撑,也是制定生态环境准入要求的重要依据。基于近岸海域和入海河流环境质量改善潜力、环境目标可达性,综合考虑环境容量和经济技术可行性等因素,测算主要入海污染物允许排放量,对入海污染源提出管控要求。入海排污控制模拟的核心是根据海洋地貌、水文条件等特征,选择适当的数值模型,建立污染物排放与水体水质之间的定量响应关系。建立响应关系的具体方法如下:(1)采用数值模型模拟不同污染源排放情景下海水中污染物浓度分布,建立单个污染源的响应系数场。(2)结合近岸海域环境目标要求,设置水质控制点。基于水质控制点的环境目标和各污染源的响应系数场,确定各污染源对各水质控制点海水水质的贡献。(3)根据模拟的海水水质和环境目标之间的比较,分析入海河流及其他入海污染源的污染贡献。(4)根据响应系数场和环境目标,采用总量最优化法,得到入海污染物允许排放量和污染物减排要求,制定污染物排放要求。例如,当模拟水质超过海水水质目标时,进一步分析各类污染源的贡献。如果入海河流污染贡献超过其他陆源污染或海源污染,那么入海河流污染负荷需要在很大程序上进行削减。

2.3推动区域产业布局优化和转型升级

以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引领,打造纺织业转型升级样板地。为改善纺织企业粗放分散布局,解决纺织业发展产生的环境污染等问题,从空间准入、污染排放治理等方面入手,科学引导小微园区规划布点。将原来散落区块进行整合,引导分散纺织户逐步清退搬迁至符合要求的小微园区。以符合生态环境分区管控要求为基础,提出了小微企业聚集发展、合理布局、污染防治、集中配套环境治理设施等管控要求,成为当地政府开展纺织行业整治的重要依据。

2.4注重水资源兼顾水环境、水生态的具体措施

严格按照控制区管理,定期对相关水域和岸线进行调查,掌握和了解管理范围、区域生态环境、归属、水域和岸线类型等相关基本信息。根据不同河段的特点,需要明确岸线各方面的主要功能,考虑各种因素进行统一规划,合理考虑防洪治理、城市基础建设、河湖生态环境保护以及沿河地区国民社会经济发展的需求,科学界定岸线功能区,确定区域内资源环境保护利用的总体要求与规划。加强水资源保护规划、采砂规划、岸线利用管理规划等重要规划对河湖管理的指导和约束作用。科学制定滦河流域(承德段)节水制度体系,将每年的总用水需求调控在可循环、可更新、可补充的正常范围内。鼓励在农业生产中减少用水量,对以往的传统灌溉方法进行改进和创新,合理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减少用水量较高的水作物种植面积,大力支持发展生产旱作农业,降低农业中的灌溉定额。做好宣传工作,提高公众保护水资源的意识,需要政府、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努力,其中包括通过政府宣传、媒体宣传、社区教育等形式,向公众宣传水资源的珍贵性

[3]

2.5生态空间分区方法研究

在生态空间分区方法上,国际上整体呈现出科学性要求更高、分区需求以实现更精准化管控的发展趋势。现有研究主要采用地理科学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结合的方法,进行分区模拟预测或定量化评估。基于生态系统管理的保护软件也被大量运用于国际保护地的研究和实践中。中国保护地功能分区方法的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诸多学者做出了积极的探索,包括景观资源评价方法、景观适宜性评价方法、栖息地分布模型、聚类分析、指标体系法、层次分析法、最小费用距离法等。但目前这些分区方法多建立在类型学基础上,以资源类型、景观类型的空间分析作为分区依据,对保护对象的精细保护需求,以及人-野生动物关联性、动态性、适应性的认识不充分,亟须从生态系统管理角度出发,能够更科学理解人-野生动物行为空间关系的分区方法。本次生态空间分区,不仅结合区域生态功能重要评价结果,也结合各类保护地保护目标、区位特点,对不同生态空间分区进行分类管理,推进区域内各类保护地规划和管理向细化分区和精准化管理的实践。

结束语

基于环境分区管控体系,初步实现了海域的分异和精细管理,促进了更有效的近海海域空间分区管理。管控体系要做好与国土空间规划的衔接互动,发挥环境质量目标与环境管控单元的基础支撑作用。在实际工作中应进一步规范近岸海域环境分区管控的方法体系,统筹入海河流—海洋、海岸带两侧的质量目标—污染排放—管控分区。此外,该体系仍需要各个海洋环境管理部门和地方政府的广泛参与,以更好地发挥在海洋环境管理中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刘贵利,秋婕,莫悠.激活环境保护动力建立生态环境分区管治长效机制[J].环境保护,2020,48(21):20-24

[2]孔令辉.加快构建“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空间管控体系[N].海南日报,2020-10-21(A11).

[3]李元实,郭倩倩,王占朝.“三线一单”生态环境分区管控体系建设回顾与展望[J].环境影响评价,2020,42(05):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