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下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绩效管理创新途径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09
/ 2

大数据下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绩效管理创新途径思考

贾节旭

河北华电冀北新能源有限公司   河北省张家口市 075000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的大数据技术有了很大进展,并在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绩效管理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将大数据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相结合,不仅可以提高管理水平,还能挖掘员工的工作潜能,优化企业内部结构,促进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因此,企业要合理采用大数据技术开展人力资源绩效管理,提高管理成效。目前,国有企业的人力资源绩效管理还存在一些问题,应发挥大数据优势,对相关管理体系进行优化,创新管理手段。基于此,本文就大数据下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绩效管理创新途径进行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大数据;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引言

部分国有企业在开展内部管理工作的过程中,依旧在沿用传统的人工管理手段,这不仅难以适应时代节奏,也放缓了企业发展步伐,为此通过管理升级来适应外部环境,是国有企业现阶段亟待解决的问题。大数据新兴的高科技时代的产物,能够为企业的人力资源绩效管理工作提供强有力的数据支撑,使管理更加科学化、规范化和透明化,在更高层次上提升人力资源质量。

1绩效考核的概念

绩效考核是指在企业既定的经营目标下设立特定的指标标准,对员工的工作行为以及业绩进行评价考核,并能够根据评价考核的结果对员工的后续工作形成正确引导的过程和方法。绩效考核的过程是对部门和个人工作成果评估确定的过程,其目的是对部门和个人的工作成果进行准确识别和合理区分,为后续各项工作开展奠定基础。

2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

2.1绩效考核存在一定的主观性

目前,许多企业在开展绩效管理时,主要是对员工的信息进行采集和整理,由专门的负责人采用办公室表格等软件系统及时录入信息,并对信息进行管理,然后根据信息进行考核和评价。部分主管在考核时比较侧重工作人员某一阶段或某一方面的成绩,因此,无法保证考核结果客观、公正、全面。在这种情况下,各部门主管要合理运用大数据技术对绩效考核工作进行优化。同时,要仔细甄别数据的真实性与准确性,保证数据有参考价值,为绩效考核提供参考依据。此外,企业在进行投资决策之前,若不能考虑周全,不了解社会公众的想法,不能及时获取真实的信息,也会影响投资决策的合理性。

2.2绩效考核制度无法与企业战略目标进行匹配

国有企业的绩效考核制度要和企业的战略目标相一致,为了实现最终的战略目标要完善考核机制,这也是开展绩效考核的重要步骤,也是国有企业进行战略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在实际的运行过程中,部分企业依然没有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和绩效考核的对接,没有将企业的利益和业务内容有效的联系起来,没有实现国有企业的战略支撑。企业管理目标没有和员工之间的评价定量联系起来就会造成考核流程不流畅,企业的领导层就没有建立好与员工之间的良性互动,不利于企业的发展。

2.3绩效考核的执行缺乏有效性

国有企业绩效考核执行中往往缺乏有效性,主要表现在:一方面,由于国有企业一般都具有较多的管理层级,而绩效考核的指标一般又由企业高层决定,再由公司的不同部门根据具体的业务进行分解落实,在考核指标的层层分解过程中,很难保证绩效考核目标能够与所有员工相匹配,从而影响执行效果。另一方面,绩效考核的执行往往依赖于上级主管部门领导的评估,这种考核受主观因素的影响较大,而在国有企业内部往往又普遍存在平均主义思想,导致绩效考核的执行往往流于形式,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3大数据背景下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绩效管理创新需求

3.1合理进行人才规划

企业在开展绩效管理时,需发挥大数据技术的智能化特点,合理进行人才规划,满足企业的发展需求,确保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企业要将绩效管理与企业发展需求相结合,优化人力资源绩效管理体系,将人才规划与企业的竞争力提升相结合,确保企业能够引进优质的人才,对人力资源进行合理分配,做到人尽其才,各司其职。企业要利用大数据技术对企业的发展需求进行仔细分析,了解各岗位的要求与职责,对员工潜能进行分析,从而制定针对性较强的人才规划方案,帮助企业顺利实现战略目标。

3.2确保绩效考核制度与企业发展目标相符

企业绩效管理工作过程中,相关的工作人员在进行绩效考核过程中需要保证考核的制度和企业发展的目标相符。从国有企业的发展角度来看,可以将管理层制定的考核指标以及积分卡分配给各部门员工。国有企业可以按照企业的发展目标以及发展理念作为基础,根据不同部门的不同特点制定出平衡的积分卡,相关的工作人员也可以将不同的部门的期望值进行上报,制定出不同部门的考核标准以及发展目标。与此同时,积分卡也要落实到人,和员工签订各个阶段的绩效考核责任书,在一定的期限内完成考核内容。在考核的过程中也需要调整好管理模式和业务模式使得国有企业可持续发展。

3.3提高绩效考核的执行效率

要提高绩效考核的效果,必须从提高绩效考核的执行效率入手。绩效考核的过程是一个循环的过程,在执行考核前,首先,要确定一个合理的考核周期。不同的工作岗位和工作内容,以及不同的绩效指标下,绩效考核的周期应当有所区别。其次,绩效考核的频率太高或太低,都不利于绩效执行作用的发挥。最后,绩效考核的执行要尽量将工作细化,从职工的工作主动性、团队合作意识、敬业程度、工作成果、工作效率等方面进行全面评价考核,避免只从某一角度出发开展考核所产生的片面性,保证考核的公正公平。

3.4打造新能源数字化综合培训平台

人才优势是企业在信息时代市场竞争中生存和立足的根本,冀北新能源公司从提升企业战略执行力与核心竞争力的角度出发,加强对员工素质能力的系统化培训。冀北新能源公司充分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实现企业培训和考试管理手段及管理模式的创新。搭建知识输入端平台。将公司成立以来在经营管理、项目管理、生产管理等管理、技术和技能三个方向的知识积累、经验积累进行再梳理、再使用、再提升,传承知识体系,降低培训成本,加速关键人才培养和绩效转化,提升关键岗位能力,实现人才快速复制。搭建自动化监督平台。创新培训手段,提升培训管理能力,不断提高员工专业知识与技能。根据公司、部门、班组三级培训管理体系发布的培训任务,实施监督培训进度、学习完成情况等,实现精准培训,提升培训实效,提高企业培训效率及员工的技能水平。搭建练习、考试一体化平台。依托平台在线练习、在线考试,不断巩固培训成果,高效开展技能竞赛、岗位竞聘等工作,化繁为简,让考试组织高效便捷、公平公正,快速低成本地为企业搭建在线考试,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同时用于培训考试的集中管理、成绩汇总和分析,实现以赛促训、以训促学、以学促用,激发员工在平台上自主学习、主动学习的动力,推动专业队伍的快速成长,持续释放人才动力。搭建资源共享平台。通过一定的权限实现不同岗位之间的教学资源共享,实现培训、考试、发证与日常工作的一体化管理。

结语

综上所述,为促进国有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企业要高度重视人力资源绩效管理工作,创新管理体系,发挥大数据技术的优势,对海量数据进行分析和筛选,从中提取有价值的内容,有效提高人力资源管理水平,更好地发挥人才作用,提高企业竞争力。企业通过大数据技术可进一步了解人力资源的发展规律,明确发展目标,对现阶段存在的不足进行改进,创新理念和手段,确保绩效管理得到创新。企业要通过大数据技术构建专门的管理平台,对人力资源绩效管理进行优化,使其迈向现代化、信息化、智能化方向,使企业拥有强大的实力与更大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孟颖.关于战略性绩效管理与员工绩效激励问题的研究[J].中国市场,2022(11):110-112.

[2]王晓琛.机关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绩效管理创新路径探究[J].黑龙江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2022(6):70-72.

[3]王艳秋.现代企业人力资源绩效管理体系构建分析[J].全国流通经济,2022(8):103-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