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器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09
/ 2

医疗器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策略

王秉瑞

63212519860505211X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医疗技术的发展,医疗设备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很多医院都已经引进了大量的先进的医疗设备,这不仅可以降低医务人员的工作负担,还可以提高他们的工作效率,极大地便利了患者的治疗,推动了医院的系统化、规范化和数字化发展。当前,医院拥有大量的设备,种类繁多,且在固定资产中所占的比例较大,给医院的管理与维护工作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所以,如何运用信息技术对设备进行有效的管理,就成了各医院必须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医疗器械管理;存在问题;优化策略

引言

据临床观察可发现,医疗器械是医院发展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涉及多种医疗项目,主要包括涉及的帮助工具、仪器、材料、器械等,还包括一些常用的高科技方法等电子软件,这些设备直接作用在人体上可实现临床诊疗质量提升,临床意义显著。也是受到这一因素的影响,医疗设备管理的重要性显著,当前已经成为医院发展中的核心业务,但是结合实际的管理可发现,我国的医疗器械管理中有着较多的不足,造成诊疗质量以及服务水平降低,对医院发展也会产生阻碍现象。为此,想要实现助推医院发展进步的目标,关注和重视医疗器械管理优化是很有必要的。

1医疗设备采购管理状况分析

近年来,在对我国医院等级制度进行深入审视的过程中,医院采购部门的规模逐步扩大,并组成了一支专业的采购团队,采购部门也逐步从医技部门中脱离出来。我国医疗器械协会的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1~12月,医疗设备的总资产占到了整个医院总资产的50%,有些大医院的设备使用率达到了70%~80%,并且这个数值还在持续增长。以“政府投资项目现状”为基础,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项目设计对设备采购价格有明显的影响,在实施阶段,有5%~25%的机会对价格产生影响。在此基础上,在采购过程中,每个环节都要加强控制,这将极大地影响采购费用,所以,对采购进行规范化的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但是,从实际工作来看,医院仪器设备采购的费用控制还停留在招标阶段。只顾购买设备单位价格,对设备采购过程和控制重视不够。如一些医院不对医疗设备采购的投入成本进行估算,就可能为采购编制不正确的预算计划。此外,有些医院为了规避风险,总是接受低价竞标,导致无法购买到合适的、功能良好的设备,造成大量资金损失,因此,科学管理的缺失直接影响了医院的健康发展。

2新发展阶段医疗器械管理问题的优化策略

2.1要求有关部门加大行业监管,重视医疗器械的生产规范

只有相关部门加大对医疗器械生产企业的生产质量监管工作,才能倒逼医疗器械生产企业依照国家标准落实各项器械的生产与装配工作。为实现上述目标,首先需要医管部门提高对医疗器械生产规范监管工作的重视程度;政府要加强领导,落实好绩效考核与平时考核工作,同时还要加强相关立法工作,让医管部门监管医疗器械生产规范有法可依,能够合理利用法律工具,约束医械企业规范生产。其次,由于医管部门市场监督管理工作的局限性,无法常态化地就医疗器械生产规范进行质量监管,只能周期性地落实好监管工作,因此关于医疗器械生产企业的生产质量管理,还需交付给行业协会这类组织。医管部门可以通过委派监督员联合行业协会进行医疗器械生产监管工作,确保该项工作能够周期性、常态化地开展,让医疗器械生产作业始终处于监管之下,从而避免违规生产情况发生。还要建立责任主体与考评机制,要求监管主体规范行使自身职权,落实好各项工作,避免监管工作流于形式。

2.2重视医疗器械管理工作优化

综合实际的管理能够发现,现阶段的医疗活动进行中涉及较多的医疗器械,不同器械其应用规范以及保养管理等都是不同的,为保障各项工作能够依据规范进行,需要重视管理工作优化,对其中存在的不足与问题进行处理优化,最大化规避其中存在的不足,对提升管理有效性有着积极的作用[6]。例如CT设备是医院诊疗工作开展中较为重要的器械,也是医疗实践中较为常用的大型精密化仪器设备,该设备有助于提升诊疗水平和服务质量,但是在实际的应用中会受到特殊原因的影响而产生故障现象。为保障该设备的运行实效,在实际的管理中需要对该设备的特征以及管理重要性进行分析,严格依据规范使用,并注重定期管理维护,根据实际的运用会发现,CT设备的运行有着固定的规律,在实际的管理中可以对设备运行规律进行模拟,针对其中消耗较大的环节进行针对性管理,既能够准确发现故障或者损耗现象严重的位置,还可以避免大面积的零部件拆装,对保障管理有效性有着积极的作用,并且不会对设备产生影响。总的来说,在实际的设备管理中关注和重视管理工作优化,能够对医疗器械的具体运行状态以及管理保养工作进行细化,及时发现并处理其中存在的不足,既能够保障器械设备运行的有效性,还能够降低其中产生的消极影响,对医院诊疗工作水平以及服务质量提升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2.3前端管理——采购管理过程中的优化措施

医疗设备采购过程是工程全寿命周期管理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所以,在实施工程全寿命周期管理的过程中,医院必须加强对设备采购过程的管理,以保证工程全寿命周期管理的实施。医院在购买医疗设备前,必须对其进行充分的需求分析,以保证采购过程中的严谨、合理。医院采购主管机构在采购设备前,要对其制造商进行充分的了解,包括其品质及特性,以保证其品质达到使用要求。应制定年度采购计划,结合计划管理,实行全面预算管理。具体的预算和规划过程:在每年的11~12月,各科室将下一年的装备需求计划递交到医务部→设备科,对其进行总结,最后再递交到医疗装备管理委员会,供大家讨论,根据医院财务科分配全年医疗设备采购预算总额形成装备采购计划表→将其提交到医院党委会进行审议→设备科根据采购计划开始采购工作。经审核未通过者,不予采购。按照医院的年度计划,从节俭的观点,加强对仪器设备的采购管理,防止因各种原因而盲目购置仪器设备,提高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率。在正式购买前完成论证工作。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及医院内控制度决定采购方式,严格执行采购程序。

2.4立法严管医疗器械外包,避免逐级外包的情况发生

要不断完善相关法律,要求所有参与医院医疗器械招标工作的企业,自身要具备医疗器械销售与生产资质,从而减少中间环节,降低医疗器械的采购成本。针对一些特殊情况,如精密医疗器械的招标,若中标企业无法自主生产其中一些零部件,需要在标书中详细表明,并在后期生产时严格依照标书中的说明,在后期落实好医疗器械零部件外包生产管理。要建立相关法律,要求接受外包的生产企业禁止将外包项目再向下分包。医疗器械生产企业也需加强对这类外包企业生产质量的关注,派遣质控员前往外包企业进行生产线监督,要求外包企业严格依照合同约定进行生产,避免生产条件不达标、生产欠规范的情况。企业在验收环节更要做好抽检工作,同时要成立终身责任制,依法利用法律武器,保障外包生产的产品质量[14]。

结语

总的来说,在医院的发展中关注和重视医疗器械的管理优化能够提升医院的服务质量和诊疗实效,对医院发展进步产生的积极作用显著。因此在实际的管理中需要对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处理优化,最大化规避其中产生的消极影响,有针对性地进行管理优化,对保障医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有着积极的作用,促进作用显著。

参考文献

[1]张毅俊,柳臻.医疗器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完善策略[J].中国设备工程,2021(02):58-59.

[2]王晓欣.医院医疗器械维修存在的问题及管理策略[J].医疗装备,2020,33(07):73-74.

[3]马明,邢舰,蔡雪娇,等.医院医疗器械维修中存在的问题及管理策略[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19,25(15):173-1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