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方油库战时油料保障探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09
/ 2

后方油库战时油料保障探析

方力

91737部队

摘要:油料是现代战争的“血液”,在战争中的运用越来越广泛,发挥作用也越来越大,战时油料保障的好坏,直接影响战争的规模、进程等,甚至决定着战争的胜败。本文结合战时油料保障特点以及后方油库油料保障存在的矛盾问题,提出了针对性地对策建议。

关键词:战时 油料保障 对策建议

油料是现代战争的“血液”,是军事技术装备主要动力能源。随着武器装备和作战样式的转变,油料在战争中的运用越来越广泛,发挥作用也越来越大,直接影响战争的规模、进程等,甚至决定着战争的胜败。新形势下,如何做好战时油料保障工作,是后方油料仓库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

一、战时油料保障特点

战时油料保障主要有四大特点。一是油料需求量大。现代高技术条件下的局部战争中,油料约占物资消耗总量的70%左右,日均油料消耗量动辄就上万甚至几万吨,需求量非常大。二是供应要求紧急。战争局势瞬息万变,物资供应刻不容缓。面对如此巨大的油料需求,谁能做到更加快速、高效、精准的供应保障,谁就更容易抓住战争的主动权。三是保障任务繁重。战争一旦打响,各种武器装备一齐出动,伴随而来的就是各种油料的跟随保障,各种油料装备的联发联动,各种供应方式的密切协同,保障工作非常繁重。四是受敌威胁性大。战时油库、外部收发设施以及运输保障线路,均是敌方重要的打击目标,极易遭受破坏,这对油料保障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后方油库油料保障存在的矛盾问题

新形势下,后方油料仓库面对全新的使命任务,聚焦实战条件下保障能力提升,大力开展设施设备更新改造,加快信息化、配套化建设进程,推进保障方式、管理模式、供应形式转变,油库建设取得了稳固发展的局面,但仍面临着一些不容忽视的矛盾问题。

一是动态化更新改造效果欠佳。部分后方油库库龄较大,加之油料收发频繁,设备超负荷运转,需要整治的安全隐患较多。虽然近年来进行了部分整修改造,但受调整改革、保障任务等影响,个别改造工程进度滞后,整治效果不够理想。另外,设备设施动态运行,解决问题不是一劳永逸、一蹴而就,新的问题随着时间推移、设备运转而出现,动态化跟踪管理工作仍需加强。

二是信息化建设管理水平不高。近年来,后方油库信息化建设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整体水平还不够高。虽然相继建成了较多管理和控制系统,但由于信息系统标准化建设不够统一,建设过程中也曾发生个别系统兼容性不够,综合集成程度不高的问题,信息数据无法完全实现实时共享,得不到充分有效利用。另外,后方油库信息化专业管理人才不足,导致部分信息系统运行维护效果不佳,不能充分发挥其实际价值,对保障能力的提升产生了较大影响。

三是实战化油料训练力度不强个别油库对油料专业训练重视不够,对实战化的内涵理解不深,对新的作战条件下油料保障手段和方式研究不够,仍存在消极保安全的错误思想,安排训练科目避重就轻,聚焦战时油料保障的“实装、实油、实保”型训练开展较少致使油料专业实战化训练水平不高。

三、做好战时油料保障工作的对策建议

(一)抓好设备设施更新改造

为满足现代战争对油料的大量需求,立足后方油库现有设备设施,加大更新改造力度,对储存条件不足的油库进行翻建扩建,对输转能力不强的收发设施进行更新改造,对存在安全隐患的部位进行专项整治,对技术状况不良的设备进行维修更换,对老旧油料装备进行更新换代,切实改善后方油库油料储存条件,提升油料供应保障能力。更新改造过程中,要结合工程建设管理规定和油库设备设施整修改造特点,构建以工程建设部门为主干、油料部门为补充的建设管理体系,即:涉及油料专业的技术、工艺、安全设备设施,由油料部门牵头建设管理,防止出现规划设计、质量监督、竣工验收出现缺陷,确保整修改造的技术性、整体性、实用性、标准性和安全性。

(二)提升油库信息化建设水平

首先,要加强油库信息标准化建设。进一步健全完善信息化建设和运行管理制度,统一信息设备选型标准、信息系统建设要求,信息数据采集传输规范,防止出现各自为建,难以兼容的问题。其次,要加大各信息子系统综合集成力度。建设网格化数据平台,确保各油库数据采集、传输实现网格化、自动化,能够实时共享、充分有效利用,为战时油料快速、高效、精准保障提供可靠数据支撑。最后,要做好高素质人才培养。信息化设备再智能,信息系统再先进,归根结底还是要人来操作和维护。油库信息化建设在注重硬件建造的同时,还要加强人才培养、提升人员素质,这是提升油库信息化建设水平的前提条件。

(三)加大油料实战化训练力度

现代战争突发性强、节奏快,对油料应急保障提出了更高要求开展油料专业实战化训练以提升保障能力至关重要。要坚持党委议训制度,把加强油料专业实战化训练作为主要任务常抓常议,加强对油料专业实战化训练的统筹计划和监察督导,切实把实战化要求落到实处。科学遵循保障能力生成规律,实施问题倒逼,查找制约保障力生成的关键要素,合理安排训练,在可利用的时间内练技能、练协同、练保障。要熟悉

受供单位的油料需求、保障途径等,针对单位的支援保障任务制定训练演练方案,通过预设战场、预设敌情、预想任务的手段,开展伴随保障、协同组织训练演练,提升油料保障分队快速机动保障能力,增强实战化训练质量。

(四)充分发挥应急收发装备作用

现代战争条件下,油库是敌方重要打击目标,随时可能遭受打击。在这种情况下实施油料保障,就必须配备移动式应急油料收发装备和野战油库、输油管线系统。平时在洞库口部、输油管线等多处设立应急收发接口,战时后方油库在外部设施、铁路专线、公路、车站、码头等遭受打击后,根据破坏程度选用不同位置的接口,可以通过野战管线连接到附近没有被破坏的铁路、公路上,利用移动式收发设备给油槽车、油罐车加油。利用应急收发装备的机动性和灵活性,能够随时更换收发位置,提高生存能力,确保打不垮、打不烂,随时能够收得进发得出,全天候为战争提供油料保障。

(五)加强后方油库的伪装和防护

油库的使命任务就是做好油料保障,要想保得好,首先得藏得好。在敌高科技侦查手段威胁下,加强对油库的伪装防护,设置先进可靠的防控预警系统,是提高后方油库生存能力的有效方法。收发设备和洞库洞口,要结合地形地貌做好伪装,使之融入周围自然环境,提高隐藏能力。利用高科技手段和仿真技术,设置假目标,以假乱真,提高防打击能力。同时,针对精确制导武器特点和敌空袭主要方法,配置灵敏、高效、准确的防空袭和报警系统是提高后方油库现代战争生存能力的重要措施。

参考文献:

[1]王洪昌,李仁贵,杨汝军.战略后方油库战时油料保障初探[j].仓储管理与技术,2002(5):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