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龄患者胃出血的特点与治疗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3-11-15
/ 2

高龄患者胃出血的特点与治疗策略

张军

桑植县龙潭坪镇卫生院  普通外科  湖南省桑植县427107

要:目的:探究高龄胃出血患者的临床特点与治疗策略。方法:2022年4月-2023年6月为时间范围,收录在本院接受治疗高龄胃出血患者共计100例,采用分层随机法将病例均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观察(奥美拉唑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症状评分以及血红蛋白水平变化情况。结果:经差异化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8.00%,49/50)与血红蛋白水平(118.22±12.25)g/L更高,各项症状评分明显更低,P<0.05,差异显著。结论:高龄胃出血患者予以奥美拉唑治疗效果确切,可促进治疗效果提升,可缩短止血和住院时间,可提升血红蛋白水平,建议推广。

关键词:高龄;胃出血患者;治疗策略

引言

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和人口老龄化趋势的日益明显,胃出血发病率也越来越高。胃出血属于消化内科的常见病症,以呕血和便血为主要症状,如果不及时治疗或者出血量过大,会导致患者出现循环衰竭与组织缺氧,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影响与威胁[1]临床治疗时,明确出血原因并对症处理,以实现尽快止血是关键。考虑到高龄患者身体状况较差,对临床质量的耐受度较低,部分患者因情绪波动大存在依从性较差的问题,影响治疗有效率。鉴于此情况,本文主要探讨高龄胃出血患者的临床特点与治疗策略,现将具体内容报告如下:

一、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22年4月-2023年6月为时间范围,收录在本院接受治疗高龄胃出血患者共计100例,采用分层随机法将病例均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男27例,女23例,年龄范围62-79岁,均龄(71.18±2.44)岁包括消化性溃疡出血20例,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22例,其它8例。观察组患者男29例,女21例,年龄范围61-77岁,均龄(72.18±2.44)岁包括消化性溃疡出血22例,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25例,其它3例患者各项基本信息经统计学检验显示无差异,其P值>0.05,具备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经X线、胃镜等辅助检查确诊为胃出血②临床资料完整;③患者了解研究内容并配合治疗

排除标准:合并其他重大疾病;②合并精神障碍性疾病;凝血功能异常。

1.2研究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包括输血、输液、使用止血剂等。其中卡巴克络注射液(生产厂商:吉林济邦药业有限公司,规格:5mg/支,批号:国药准字S19994009),肌内注射,2次/d,每次10 mg。治疗时间为4周。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选择奥美拉唑肠溶胶囊(生产厂商:修正药业集团长春高新制药有限公司,规格:20mg*14s,批号:国药准字H20033484)治疗[2]晨间口服,1次/d,每次20 mg治疗时间为4周。

1.3观察指标

①治疗效果:治疗后出血完全停止,患者生命体征恢复稳定为显效,治疗后出血得到控制,患者生命体征明显改善为有效;治疗后出血未控制为无效。显效+有效=总有效率;②症状评分:涵盖腹胀、胃痛反酸嗳气等主要症状,数值越高说明患者病情越重;③血红蛋白水平:在治疗前后均对1mL静脉血抽取,利用血红蛋白检测仪进行检验,对检验结果进行对比。

1.4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22.0软件完成对数据的处理分析,分别采取(x̅±s)和n(%)来表达计量和计数资料,并t和χ2进行数据的检验将P0.05作为判定研究结果具备统计学差异的重要参照。

二、结果

2.1治疗效果对比

经差异化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8.00%,49/50)远高于对照组(80.00%,40/50),P<0.05,差异显著。详细数据见表1

表1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n(%)]

组别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对照组(n=50

25

15

10

40(80.00)

观察组(n=50

26

23

1

49(98.00)

χ2

-

-

-

5.000

P

-

-

-

0.025

2.2症状评分对比

观察各项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显著。详细数据见表2:

表2两组患者症状评分对比x̅±s,分

组别

腹胀

胃痛

反酸

嗳气

对照组(n=50

4.25±0.42

4.16±0.43

4.06±0.41

4.17±0.43

观察组(n=50

2.64±0.21

2.16±0.22

2.22±0.21

2.27±0.24

t

13.279

16.037

15.470

14.943

P

0.001

0.001

0.001

0.001

2.3血红蛋白水平对比

血红蛋白水平治疗前两组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与对照组对比,观察组血红蛋白水平治疗后118.22±12.25)g/L明显较高,P<0.05,差异显著详细数据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血红蛋白水平对比(x̅±sg/L)

组别

治疗前

治疗后

对照组(n=50

85.95±3.95

103.43±8.38

观察组(n=50

85.88±5.35

118.22±12.25

t

0.062

5.895

P

0.951

0.001

三、讨论

胃出血属于临床常见病,可分为上消化道出血和下消化道出血。前者是指出血源位于食管、胃或十二指肠上部的出血。其特点是呕血,呕血时鲜红或咖啡色。后者是指出血源位于十二指肠下部、小肠或结肠的出血。其特点是黑便,因为血液在胃肠道内部受到消化作用后呈现黑色。引起胃出血的原因复杂多样,其中主要病因有两个:一是消化道溃疡,例如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溃疡创面引起出血;二是急性出血性胃炎,在酒精、幽门螺杆菌感染、应激影响下导致胃黏膜糜烂出血。根据相关文献统计得知[3],我国胃出血的死亡率已经达到10%左右,严重威胁了患者的生命。

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长,生理机能减退,胃出血患病率呈逐年攀升的态势。具体而言高龄胃出血患者主要有以下特点:①受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等疾病影响而加剧胃出血风险;②老年人凝血能力下降,一旦发生急性胃出血往往难以控制造成休克甚至死亡;③老年人因胃肠道平滑肌的弹性减弱导致机械性消化能力降低,且在日常生活中不注重饮食,使得胃黏膜受到刺激引发病变;④高龄患者伴有两种及以上基础疾病,诸如高血压、慢性胃炎、肝硬化等疾病同样会引起胃部出血。结合以上内容来看,针对高龄胃出血患者的临床治疗要结合个人体质、出血的部位以及导致出血原因等,进行对症治疗,以尽可能降低病死率

研究结果显示,经差异化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8.00%,49/50)与血红蛋白水平(118.22±12.25)g/L更高,各项症状评分明显更低,P<0.05,差异显著。分析原因:奥美拉唑属于质子泵抑制剂具有高效抑酸作用。应用在胃出血的治疗中,通过与胃壁上的质子泵结合,阻断胃酸的分泌,有助于减缓疾病进展和促进溃疡的愈合。唐华英[4]的研究中,对72例胃出血患者分组比较,结果显示奥美拉唑治疗有效率达到91.67%,高于对照组的66.67%,和本次研究结果相近。由于此次研究群体主要为高龄患者,具体的疗效还受到患者的病情、病因、治疗方案的合理性和遵循程度等因素影响,所以后续研究还需在此基础上加以完善,才能更好地推广高效率的治疗方法。

综上所述,高龄胃出血患者予以奥美拉唑治疗效果确切,可促进改善肠道功能并提升血红蛋白水平,具备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江兆军,曾凡云.大剂量奥美拉唑治疗老年胃溃疡合并出血的疗效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20,8(27):41+47.DOI:10.16282/j.cnki.cn11-9336/r.2020.27.029.

[2]李丹昱.80例老年胃溃疡合并胃出血患者的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21,19(08):89-90.

[3]邓明玉,刘慧媛,伍婵娟.基于循证理念的风险管理模式在急诊胃出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8,15(18):22-24.

[4]唐华英.奥美拉唑治疗胃出血的效果评价[J].当代医药论丛,2018,16(13):151-152.